高职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耦合发展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2021-11-28 10:24杭彩云
科技与创新 2021年8期
关键词:无锡院校科技

杭彩云

高职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耦合发展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杭彩云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405)

高职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但是在新业态下,高职专业设置与地区产业结构结合度不高,科研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分离;高职院校科研导向不合理,校企科研合作缺乏长效机制等影响两者耦合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调整专业设置、加大科研投入,构建高职的科技创新体制,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促进高职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耦合发展。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地方经济;耦合发展

高职在为地方输送技术技能人才和科技创新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科技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因此高职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耦合关系。

1 高职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的耦合关系

1.1 高职科技创新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包含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是通过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管理模式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通过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新的盈利增长点,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2]。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高职教育在肩负着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人才、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创业职能的同时,通过全面、深度对接市场需求、更大规模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2018年无锡10所高职院校共有毕业生23 348人,到500强的人数为2 050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智能制造平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带动企业完成数亿资金项目,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1.2 地方经济发展促进高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本地区盈利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来判断。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可以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企业的发展会促进人才需求、新成品开发和新工艺研究等,其中对于科技研究,企业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委托开发、校企联合等方式来实现。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不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一般都会委托该地区的高校来完成。高职院校在完成企业委托的项目或者校企联合开发的项目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资金支持,加大科研投入,而且可以提升师生的研发能力,促进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2018年无锡高职院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为8 791万 元,纵向科研经费到账金额为2 650万元,技术交易到款额为2 508万元。

2 高职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两者关系现状

2.1 高职专业设置与地区产业结构结合度不高,科研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分离

2019年无锡市GDP总值为11 852.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第一产业增加值122.5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 627.8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 101.94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0∶47.5∶51.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5%。近几年来无锡的新兴产业有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微电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等,其中物联网产业产值规模占全省的50%,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规模仅次于上海,位列全国第二[3]。受传统支柱产业的影响,职校设置的专业大多为制造、电子信息和财经等大类。根据统计,每个高职院校基本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电子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4]。新兴产业开设的专业很小,配置的资源也有限,招生人数比例也很低。科研投入和科研教育与当前的产业和经济不匹配,导致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和技术无法落实。

2.2 高职院校科研导向不合理,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不强

高职院校对科研能力的评价往往聚焦于经费数额、科研项目数量、专利数量、发表论文数以及大赛获奖数量等,很大部分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等基础性研究相关,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科技服务却很少。即使有些技术研究,由于高职的科研基础比较薄弱,技术层次不高,研究的成果与地方经济脱节,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转化率很低。还有很多高职教师为了评职称而展开科研,在研究的过程中目的性太强,时间紧迫,不能很好地开发市场所需要的研究成果或技术服务。

2.3 校企科研合作缺乏长效机制,政府作用发挥不充分

目前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程度还比较低,校企合作的形式大多是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或技能培训,实习期满合作关系基本结束,双方之间未能建立长期合作双方共赢的机制。企业不愿与高职院校在技术研发上有更深入的合作,主要是高职的技术力量不能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同时,政府在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科研合作的进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有产教融合的政策,却没有落实的措施和对应的管理部门或服务部门,导致双方的合作存在障碍。

3 高职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耦合发展的路径

3.1 政府引领,深化产教融合,建立高职院校和地方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

地方政府作为当地社会的领导者,要推进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制订地方经济与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5],促成政、行、校、企多方通力合作,架构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桥梁和纽带。政府职能部门要创造各种良好的机会,促进双方的互动交流和相互了解;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全面推进现代化学徒制,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及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日益健全。

3.2 地方经济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提高企业的员工素质

企业要实现持续利益增长,需要一支高素质技术技能的员工队伍,不断地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以及技术改造、设备改进、管理优化等。高职院校作为地方企业员工的“加油站”[5],由高职院校提供的顶岗实习,定期或不定期培训,采用“订单班”培养模式,可以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不断补充基层的技术和管理力量,达到快速、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目的。2018年无锡市共有高职毕业生23 348人,留在当地毕业生人数为15 54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6.6%。高职院校不仅为地方经济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还拥有一大批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为企业解决应用技术难题。2018年,无锡市高职院校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平均值达到71.5%。地方企业,尤其是一些没有自己研发力量的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师资,为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提供服务。

3.3 调整专业设置,加大科研投入,与地方经济发展接轨

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学校的职责。新业态下,无锡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兴产业飞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加大,无锡高职院校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动态和专业发展动态,做好市场调研,预测专业人才需求,建立自我控制的量化指标,确定每年的新设专业、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和停招专业等,确保开设专业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2018年无锡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平均值为60.14%,比2017年下降2.5%,10所院校中有一半的高职专业对口率在50%左右,出现这么低的专业对口率充分说明院校在专业设置与经济结构不匹配,或者本地区院校之间重复的专业太多,形成了地区内人才的竞争。在科研投入上院校之间差异也比较大,2018年无锡高职院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平均为12 691元,比2017年提高了16%,然而最高16 477元,最低只有7 409元。

3.4 构建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体制,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首先,建立合理的高职科研导向机制[2]。科研活动的开展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需求,以社会服务、技术开发与应用、横向课题为主要的科研活动。2018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占无锡高职的76.2%,技术交易到款额占无锡高职的57.5%,非学历培训到款金额占无锡高职的44.2%。其次,根据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遴选指标,完善科技创新指标体系,建立合理的激励政策,激发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6]。最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高职院校要认真落实现代学徒制,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授课,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结合,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相互补,校企技术开发相融合,全面提升高职毕业生的质量和适应性。

3.5 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激活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潜力

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首要条件是有一支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的创新精神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热情。为了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可以拓宽实践培训渠道,虽然每年的国培和省培会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参加,但是与企业的结合度不高,可以鼓励高职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直接接触到企业的需求,调整课程内容。此外,加大教师参加各类大赛的参与面,提升参赛的奖励力度,以赛促教。

4 结论

科技创新是高校教学、科研、服务和传承的职能之一,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同时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会促进高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然而,随着无锡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契合,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不接轨。为了提高高职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耦合度,高职应根据产业机构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型教师建设,构建创新体制,地方经济也应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加快经济发展。

[1]李燕,伍文中,陈平.高校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20(6):27-30.

[2]单侠芹,李坤.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2):4-7.

[3]朱苏,周桂瑾.高职院校区域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以无锡地区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20(10):10-12.

[4]虞贞.无锡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探究[J].智库时代,2017(8):211-212.

[5]杨怡,张明.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合作发展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1):28-30.

[6]冯茂岩,王宏明.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8):41-43.

G712

A

10.15913/j.cnki.kjycx.2021.08.053

2095-6835(2021)08-0133-02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重点资助课题(编号:B-a/2020/03/11);无锡市科协软科学研究课题(编号:KX-20-B33);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2013137021Y)

杭彩云(1976—),女,江苏南通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新型染整技术。

〔编辑:王霞〕

猜你喜欢
无锡院校科技
无锡一棉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由2016年无锡中考17题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