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晓雯(北京印刷学院)
对于插画,《辞海》中的解释为:“插画亦称‘插图’,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到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英文翻译为“illustration”,源自拉丁文,有“照亮”之意,亦指插画有使文字意思变得更加明朗清晰的作用。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插画的表现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代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表现形式也因为插画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而丰富。除了被应用于传统书籍刊物中进一步说明和丰富文字内容外,插画还因其能够更直观地表现形象和更真实的塑造生活感而被广泛应用于影视、文学、商业和社会公共事务等领域。
总之,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的其他方式相比,插画艺术现在除了可以作为设计艺术实践目的的传达手段,还可以作为艺术的表现手法为表现作者内心世界而创作。
插画艺术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最早的插画可追溯到四万到六万年前的欧洲洞穴壁画。从西方古埃及文化中的象形文字到东方战国楚墓出土的精美帛画可以看出,一开始插画的目的是为了讲述故事或是传达信息。传说故事和历史事件等内容一直都是插画创作最为热衷的题材。
在现代艺术出现之前,插画一直都是服务于文学、词典、图鉴等传统文学,使其文字内容更加生动和有趣。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传统插画的载体逐渐从壁画转到手抄本再发展到石板、木板的印刷本,其中还包括精细少量的经帛卷印刷品。同时因在封建时代的统治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文化模式僵化,插画的发展一直处于缓慢前进的状态。
现代工业背景下,随着社会思想的解放,艺术追求自由的脚步逐渐加快。又因为现代科技的进步,绘画工具和材料得以不断创新。快速发展的商业与艺术在时代的推动下逐渐结合,插画在传统载体书籍以外的领域开始不断发展。
从古至今,插画艺术一直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创作题材也随着时代的演变不断更新。从本质上来看,插画其实就是将多种元素整合到一起的图像,而图像作为现代信息化社会的文化载体之一,注定要担负起重要的角色。插画在现代化社会文化领域中也因此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进而得到了更为广阔和无限的发展可能。
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但它本身是一种主观感受。人类关于美的本质、定义、感觉、形态及审美等问题的认识、判断、应用的过程是美学。而在美学中,美的定义是: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除了生活美之外,美的另一种最主要形态就是艺术美,这也正是本文所讨论的对象。
德国古典美学认为艺术形态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艺术创作活动本身就是理性的因素和感性形象的结合,它通过感性形象来表现一定的艺术理想,强调思想性在艺术中的重要性。
因此,艺术创作活动中的美——艺术美,可以被看作是艺术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与生活美丑特性在优美艺术形象中的结合。同时,艺术美也具有调节身心、温养情操、娱乐生活的作用。
人类自古以来就与美相伴相随。生活环境里的美感更是无处不在,自人出现以来,人就有意识地创造美,并渴望在身处的周遭环境中能追求美或者拥有美。
可以说,人们有意识以来就有一种追求完美,并逐渐在生活环境里增添美感的欲望。这种欲望促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希望自己比别人更加优秀、更有成就、更为圆满。这种促使我们得以进步的欲望也让喜欢创造美和拥有美的人用更大努力来换取他们认为美的东西——艺术品。
美是无处不在的,人们穷尽一生也只能发现美的一小部分身影,为了将这些美记录下来,于是艺术家创作出了承载美的艺术品。我们可以把包罗万象的美当成一条贯穿古今的河流,这条滔滔不息的河流淌进我们的生活,从中分流的支脉有的从我们身边经过,有的已经流过,还有很大一部分尚未流至。艺术品呈现的美——艺术美可以当成是这条河流中的倒影,这些倒影也映照出了生活中部分的真实感人的美。
美是属于任何人的,美可以自由地存在于目所能及的任何生活环境中。艺术家使用自己的表现方式将美诠释出来。有别于他人的角度去切入、去发现美,这会引导他们前往艺术创作的正确的方向。艺术总会有自己发展模式,每个时代最为流行的艺术风潮往往都是由当代最为杰出的艺术家所引领的。美的来源可以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真正能够捕捉到美并呈现出艺术美的人却极其罕见。而杰出的艺术家可以从平凡的场景中感悟到触动内心的美感,并力所能及地用艺术品呈现出这样的美。他们用自己与众不同的观察方法去观看,用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去体会。
可以说,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引领时代的艺术潮流,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富有创意的个人所见与感受。“美”也因此从懵懂迈向成熟,获得无限发展。
艺术中的美,有专注于形体、质感和色彩的具象的美;有强调单纯的几何形状与空间的抽象的美。艺术创作中没有墨守成规的单一形式可言,我们可以用取悦自己的方式画出一幅能取悦自己的画作,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这就是一幅好的艺术品。具象和抽象仅仅只是艺术美的两种表现形式,只有创作者的诠释方式才是衡量艺术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艺术家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决定了“美”的形态。经受过时间考验的艺术品一定是有其独特的艺术美感,并且艺术表现极具创意。无论是用忠于现实的写实手法来刻画细节,还是用表现精神世界的表现主义手法来概括创作,都能诠释出真正的“美”。
“美”取决于感官,而非理智。就像我们在观看艺术展时所看到的那样,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品都是为了商业目的而被创造,我们应该用开放性的态度来看待那些带有实验性质的艺术品。在时间长河的冲刷下,无论是表现具象的美还是抽象的美,都会在艺术发展的潮流中占据其独属的地位。
现在,随着时代的演进,艺术已经成为一种个人表现的广泛工具,插画作为艺术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更是需要纳入各种新颖的表现形式,融入人们当下的生活中去。无论是专业插画师还是商业插画师,都应该善用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将某些题材进行重新编排与整理,熟练地运用各种手法,将自身的理念通过画面展现出来的同时,更强有力地表达艺术美。
“美”并非是艺术创作者独有的财富。任何人,包括那些不懂美、也无法诠释美的人,都可以发现和表现艺术美的主题。例如研究动物的学者通过观察动物外在的形体与运动方式,进而了解动物本身的生活习性与生长条件,他们也能体悟到动物生长的韵律与形态的优雅。而在插画创作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运用自身熟悉的线条、比例和色彩,使画面中的动物更具有真实感和说服力。
合适的创作主题可以展现更多的“美”。首先,在我们能够观察到美并能用纯熟的技法诠释之后,我们可以寻找不同类型的主题来表现不一样的“美”。比如,我们自己建立的主题档案就收录了现实生活中感兴趣的主题,这除了帮我们养成了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外,档案中的这些主题正是表现生活中的“美”的最好选择。虽然从某些方面而言,我们这样收集到的主题都是别人已经使用过的,难免会有模仿的嫌疑。但我们可以只提取这个主题档案中的重要信息,再融入自己在空闲时间的草图或速写,又或者是和自己外出时记录下的照片与笔记进行结合,来创造出适合自己的生活中的“美”。
其次,在日常逛过的艺术展中,我们可以知晓艺术发展的现状,从中寻找出适合现代艺术或科技创新的创作主题,以此来呈现那些独特的带有实验性的艺术美。
如果我们想表现强调色彩的艺术美,我们可以到时尚、自然或影视类的杂志中寻找。这些杂志都有着娴熟的文字和色彩排版技巧,以此总结出能够体现色彩的创作主题。
最后,人文主义永远是社会的热点之一。社会政治与文化的评论,甚至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职业,都是我们表现对社会现状反讽与思考的人文性艺术美的主题来源。
简洁的画面更能表现“美”。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简洁能够让插画创作更为“传词达意”。尤其是画面越小,画面设计就应该越简洁。在插画创作时,应简化纳入画面的题材元素。
我们可以把题材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必要且有助于表现“美”的题材,将其保留,另一类是不必要且无助于“美”的题材,将其去除。
设计后的画面更能突出美感。在创作流程中,插画是总会先画个小草图,在草图中反复思索画面大致的轮廓与形状,将不必要的题材去掉。虽然草图的画面简单,但是图案明确,整体画面在远处依然能清晰大致地表现出美感。插画师利用这样的小草图作为创作参考,在接下来的较大插画创作中就可以投注更多的心力用在画面的细节上。
简单的画面能让“美”更有冲击力。当我们开始创作时,总会开始逐渐注意到先前忽略的细节上,而主题越复杂,包含的内容越丰富,画面效果越容易杂乱。这样的画面跟简洁而不失趣味的画面相比,反而不如后者更一目了然,美感冲击力更强。在创作中我们可以只专注于眼前景色中最有趣的部分,并运用迷人的色彩与严谨的构图将美感强调出来,放弃那些太过冗长繁杂的细枝末节。就像文字创作一样,越是简练的文字,越能发人深省。
艺术都有相同的特性,无论是绘画、舞蹈、戏曲……所有艺术,都需要艺术创作者拥有能诠释富有情感的生命力内涵的能力,这也是追求美和创造美不可或缺的能力。如果一位插画师拥有赋予画面情感的能力,我们会发现在他的创作画面中充斥着奇妙的氛围,其中每个线条都像是被施展了魔法,似乎是另一个世界中真实存在的生物那样拥有了生命。让人印象深刻,并意犹未尽。
这种赋予画面情感的能力,需要插画师拥有高超的表现技法。所有的艺术,都必须透过媒介传递;所有的情感与想法,都必须要靠操控媒材的技巧去演绎,无一例外。这需要我们用心融入创作中,灵活使用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然后开始无休止的练习,努力表达与实践自身对美的追求,随着岁月的磨炼,直到能将情感与技巧完美的结合。最终在实现自身对“美”的诠释的同时,感染所有的欣赏的人。
作为插画师,如果没有对“美”的想象与企图,没有对“美”的各种形式的追求与憧憬,没有对自我艺术的坚定的方向,那他注定不会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个人对“美”的追寻,不但能让插画创作精益求精,并提高对插画艺术创作的兴致和成就感,还能为整个艺术创作生涯累计成就与福祉。每一位年轻插画师都应该明白,艺术生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过巅峰必定就有低谷,因为现实世界中的艺术风潮会持续改变。艺术是人类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真正需要的是创作者的想法与时俱进,在创作中不断融入对“美”的追求,才能促使艺术进步与发展。在为了“美”而画的当下,我们需要研究更多关于“美”的知识,以更有创意的想法与更高的要求,真诚地感受生活,通过技巧上的不断的训练以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能力,才会有表现思想、情感与内涵的感染人的画面。只有能看到更多的“美”,我们才能诠释更多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