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和方法探究

2021-11-28 08:08:47刘浩
魅力中国 2021年35期
关键词:环节管道人员

刘浩

(江苏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引言

房屋建筑的给排水施工,存在前、中、后期资源统筹工作不具体等隐患问题,需要通过施工技术的多维度研究,维持施工过程的稳定,逐步增加技术应用的可控性,并对物料的存储与保护问题、施工方案的细化与审核问题进行介入处理,这是依照现实情况,研究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切入点。给排水施工不仅与房建施工的整体质量密切相关,也包含了住宅区后续使用舒适度这一问题。因而,如何理解给排水施工的整个过程,如何处理技术与周边施工环境之间的影响关系,如何解决接口施工现存的问题,是当前进行技术研究时值得注意的重要课题,更是一门系统问题。

一、给排水系统施工流程

(一)前期施工环节

如果在施工前期阶段,缺少合理的、完整的工序划分,那么就难以根据施工场地的现实条件,做出施工技术的改变。同时,面对图纸规划中的任务分配问题,还需通过会审、预备工作研究的方式,进行明确且系统的安排。做好施工前期的任务规划工作,既能让施工人员按照整体规划任务了解不同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也能对工作布局里存在的具体问题加以解决,使前期阶段的工作更加具体、更加符合项目建设的要求。其次,技术落实不到位等现实突发状况的出现,其暴露出的问题不仅是重难点技术应用环节的管控工作缺失,还揭示了对各项施工环节的统筹力度不足这一短板。给排水施工技术的研究,对于房建施工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目前在许多工作环节还没有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二)中期施工环节

中期施工环节的技术细化工作为何难以展开,主要原因是在质量验收环节、施工方案的执行环节,依旧面临不少难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为施工管理人员难于规范具体的施工流程,这不仅加大了技术交底任务的难度,还会导致技术细化工作的时间有限,继而难于提高中期施工环节的技术应用效果;其二,相关作业人员接触到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通常较为混杂,这就导致相关人员在细化技术工作中,难于按照现场施工条件以及项目建设的整体需求,进行作业工序的安排及作业方案的审核与交底;最后,中期施工环节不仅需要相关人员进行现场作业工作的规范,还需依照施工方案进行各项要求的交底工作,相关人员应了解不同施工技术的应用特点,在技术落实问题上做到“对症下药”、及时沟通这一工作要求。

(三)后期施工环节

在后期施工环节,需要意识到安全审核工作、试压、焊缝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此进行相关工作的实践安排,解决渗漏等隐患问题时,对管道接缝位置出现的滴水等情况加以检修。管道接口处的问题不仅受到了管道敷设方式的影响,是在应用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提及的对象,而为了增加房建施工的整体效益,其也往往是易于忽视,甚至可以回避的地方,这不仅增加了后期施工与审核工作的难度,还会相应地降低给排水系统的可使用寿命。因而,想要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做好前期、中期环节的技术管控工作,以此降低外在环境、管道敷设方式的影响。最后,为了做好后期环节的检查及试压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对管道接口的处理方式形成科学认识,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外,保障焊接处、接口处的质量。

二、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施工程序不规范

施工工序包含了落实HSE 管理标准,确保施工技术的细化的要求,这就需要依照现场条件,对管理工作、技术把控工作设置一定的参考标准,使其兼顾管理任务的同时,降低对后续施工任务产生的影响。一旦无法对后期施工环节的资料进行分类划分和科学编制,那么就很难在维修中全面且常态化的开展相关工作。目前,研究施工程序不规范的问题,通常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其一是做好施工程序的合理性安排;其二是在施工过程、竣工过程相应地提升工作要求。因此,如何按照整体流程找到技术应用上的不足之处,引入具备头筹性、易行性的管理计划外,对HSE 管理框架做出相应的调整,是当前给排水施工的困难之处。

(二)施工工艺水平参差不齐

工艺技术的应用方法存在差异,BIM等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载体欠缺,使得新材料、新技术的应有效果有限,难于解决客观层面的问题外,增加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可靠性。这就需要在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流程和方法上做出改变,去掉同种重复出现的应用技术外,按照噪音控制要求、防火分区的配置要求,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维持作业条件稳定的同时,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其次,施工过程中进行工艺水平的控制工作,应针对渗漏问题、爆管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但现实的情况是此类隐患问题的处理方法仍然不具体,要么有技术无方法,要么太程序化不灵活,这对给排水施工的作用效果有限,其提供的现实应用价值也就值得考量。

(三)施工人员管理不到位

人员管理工作过于复杂、程序化严重、执行效果不足也是重要的管理缺陷,一些管理方法在被引进房建施工时,通常难于在系统层面与给排水施工任务进行结合,这就导致了规划任务、技术交底工作中易于出现潜在的隐患问题,继而难于在基础层面解决盲目管理这一问题。其次,由于参与房建施工的现场作业人员,其素质水平及对施工技术的了解程度通常不高,过于复杂的管理制度不利于其理解接受,而为了形成较为高效的管理框架,解决冷热管接口问题外、对交叉串接等现实问题做出处理,还需要通过一定的介入指导,拓宽管理工作的影响方位。可见,解决渗漏问题和管材的安装损坏问题,首先需要找到与项目作业相互契合的管理方法,通过技术交底的方式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施工质量,维持管道系统的稳定。

三、房屋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分析和措施建议

(一)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措施

多方协同,才能解决排水干支管及立管的敷设问题,为排水系统带来更多的可维修空间。排水支管的敷设工作是确保给排水系统稳定、满足泄压、静音等一切功能条件的基础,设置阻火圈、引入高质量阀件的核心目的在于,让排水干支管敷设的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技术保护,实现给排水施工管道敷设要求外,保障住户室外管道敷设的稳定性。其次,对所敷设的管材进行压力等级和抗腐蚀性能的测试,可以考虑通过统筹规划的方式,并按照重力排水和压力排水这两大类型,进行金属及耐热塑料管道的选择。可见,针对给排水过程中的不同问题,需要按照区域低段进行管道材料及压力等级的划分,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消防知识、识别管道压力等级的技能,按照给排水管道敷设的消防要求以及功能性要求,给予具化和细化,才能方面水封工作的进行,最终在室内空间避免反臭问题出现,在室外空间符合消防使用的条件。

(二)接口施工技术措施

给排水施工过程需要长期的资源投入,不能急于求成,以便减少给排水过程的渗漏污染问题、资源浪费问题的发生,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大对排水设备的安装管理力度,建立正规且合乎标准的安装流程外,通过对各配件质量的检查,增加给排水设备的可使用周期。为了达到此目的,需要对接口施工过程进行技术处理上的分析,做好建筑防水工作外,针对楼板位置的接口,选择不同的给排水管道,这既需要在施工过程进行通水的测试,还需依照不同的给排水条件,减少接头等易于引起接口处渗漏的配件使用。可见,处理接口处的渗漏问题,能够提升给排水技术探究的价值,并在水资源保护以及给排水管道的安全性上做出改变。最后,房建施工的给排水系统需要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因而引入水压检测实验,搭建出具体的工作流程,可在接口验收和渗漏水抽检中进一步加强给排水管道的防水效果。

(三)支吊托架施工技术措施

做好支吊托架施工任务的安排,应加大对管道空隙的管控力度,加强支架与管道之间的密闭性外,持续、有效地完成相关技术的培训,最终降低因人员操作问题,而诱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的发生。其次,建立评估反馈机制,提高此项施工过程的要求,推动规范化施工管理工作的发展外,对支吊托架施工中易发性较高的支架滑动问题进行技术上的介入,确保支吊托架施工程序稳定外,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使其具备较好的能力对支架安装过程做出灵活的选择。再次,相关人员也需提升对人员安全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根据现场施工作业的条件,以及现场施工作业的特点,进行安全防护网的搭设,在保护施工人员操作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升降脚手架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空间。

四、结束语

为解决给排水施工的渗漏水问题、管道接口的处理与保护问题,并让支管敷设的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技术保护,需要针对管道敷设的方法,以及管材的基础特性展开多维度研究。同时,技术落实不到位等突发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于重难点技术应用环节出现管控问题所致,也在侧面体现了各项施工环节的统筹力度不足这一弊端问题。最后,给排水施工与房建施工的整体质量密切相关,应在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流程和方法上做出改变,按照噪音控制要求、防火分区的配置要求,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维持作业条件稳定的同时,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猜你喜欢
环节管道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工会博览(2024年8期)2024-03-31 03:53:14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25 02:30:28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2
粗氢管道腐蚀与腐蚀控制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人民调解(2019年2期)2019-03-15 09:30:54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 02:11:38
MARK VIe控制系统在西气东输管道上的应用与维护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