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8 06:56赵婷婷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民办教学活动思政

文/赵婷婷(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任,近年来为了满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相继创建多所民办高职院校,这些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如何才能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为摆在民办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问题。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国家基于目前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活动开展的需要而提出的新要求,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提升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能发挥出积极的推动作用。课程思政侧重于引导每一门学科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深度挖掘课程的思政教育内涵,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实现完美融合,这对于改变传统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德育教育缺失问题有很大帮助。民办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在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借助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也能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此项工作是目前高职院校必须要特别予以关注的。

二、课程思政与传统思政课程的区别

在民办高职院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活动之前,必须要正确认识课程思政与传统思政课程的区别,如果对此问题没有清醒认识就很难使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得到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是指在学校专业课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政教育的相关理念,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科的德育教育功效得以发挥。思政课程是指,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及与课程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各类高等学校中思政课程主要是指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公共政治基础课。与本科院校有所不同,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学制较短,所以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只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对比传统思政课程都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都是为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实现对人才的培养。一般思政课程教育的内容比较固定,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思政教师可以灵活掌握。但由于没有具体的标准,导致教师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力度不足的问题。

三、民办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高职院校在办学实力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在学生文化课基础方面也有着较大差距,所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民办高职院校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大多数民办高校而言,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借助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能促使专业课教师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不断强化对自己所学专业课的认识,并以更积极的态度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中来。借助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有助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所以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民办高职院校要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二)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要求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作为民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要在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上下功夫。而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仅凭借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很难使教学活动发挥出理想效果,只有借助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充分改变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观,才能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融入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中,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正视自己,这对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发挥出积极作用。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得到充分调动,就能有效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使课程教学发挥出更大价值。

(三)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要求

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高校一样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需要借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所以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要求。对于这项工作,民办高职院校必须要有清醒认识,只有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才能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育人氛围,才能使学生借助学校和教师的引导,适应民办高职院校的学习,使自己在学校获得更好的成长。

四、民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思政理论基础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但是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与公办院校教师存在着巨大差距,而且民办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流于形式的问题,这就导致民办高校教师在思政理论基础方面与公办学校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一问题会对民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活动的开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在目前如何做好对教师的思政理论教育,提升任课教师的思政理论基础,这是民办高职院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学生认识问题

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与公办高校存在着巨大差距,由于多数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差,他们对于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多数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认识还停留在高中阶段。且大多数学生也错误地认为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活动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并没有多大意义,是耗时耗力的工作。由于学生缺乏对此项教育活动的正确认识,导致学校所开展的课程思政建设活动很难发挥出理想效果。

(三)管理机制问题

管理机制问题在目前也表现得非常充分,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学生所交学费,这就导致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受到很大制约,在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也缺乏专门的机构和制度加以引导,多数学校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学校的就业工作上,这对民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活动的有效开展也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五、民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活动有效开展的对策

(一)不断加大对任课教师的思政理论培训

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为了有效改变目前民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高职院校要积极做好对任课教师的思政理论教育培训,要将此项活动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使每一名任课教师对思政教育理论有全面认识,才能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将思政教育理论与专业课教学融合起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引导,使课程思政发挥出理想效果,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借助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充分融入课程教学活动中来。

(二)将课程思政与校企合作密切结合

民办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借助校企合作来为企业定向培养优秀人才,所以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要将课程思政与校企合作工作密切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利用这种方式能够改变以往课程思政教育活动无法得到有效开展的现状,使课程思政教育活动能够渗透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

(三)不断加大对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力度

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对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平时不断加大对课程内容的研究和反思。教师要特别注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紧紧围绕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的教学习惯,要善于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挖掘思政教育素材,例如对于英语专业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结合文化自信来对学生开展教学引导,对建筑类专业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就要侧重于从建筑质量和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违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要积极将学生所学专业与思政教育的内容结合起来,不断加大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力度。借助以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推进民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建立起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保障机制

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保障机制的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着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结合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活动有效开展的需要尽快建立起课程,思政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保障机制,这是目前教师必须要注意的问题。为使保障机制工作能够取得理想效果,民办高职院校要建立起学校主要领导参与的课程思政教学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出完善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对各个学科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进行规范化引导,同时也要将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的成效,列入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价活动中来。只有借助建立规范的课程、思政教育活动保障机制,并强有力地执行学校制定的相关政策,才能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其发挥出理想效果。同时学校也要特别注意为教师充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一线提供机会,让教师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强化对企业的认识,对学生未来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能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才能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做好课程思政教育活动。

(五)积极借助顶岗实习来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对于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在教学活动中,顶岗实习是学校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民办高职院校在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借助顶岗实习来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因为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会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指导教师能够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引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会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对自己未来工作的重要意义只要高职院校能够不断加大对顶岗实习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教学力度,就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使学生能够借助参与此类活动,强化自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融入相关教学活动中,借助参与活动来全面提升自己。以幼师专业的学生为例,在他们开展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就要积极和幼儿园加强合作,在实习过程中,充分将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内容融入实习之中,对学生进行师德师风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借助参与教育活动不断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就能有效提升民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活动的有效性,让此项教育活动得到有效开展。

(六)积极利用互联网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对于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都已经习惯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育,所以学校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对互联网的利用力度。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好学校所开发的在线教育平台或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一些内容新颖的德育教育素材,在专业课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利用这些内容新颖的教学素材,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借助这种方法实现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也能在教师提供的德育教育素材的推动下,不断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课的认识,这能够有效提升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以积极的态度融入学习活动中,当学生充分体验到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给教学活动带来的变化之后,他们也会对课程思政教育活动产生新的认识,这对于教学活动发挥出更大价值能够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七)积极推进思政课程教育改革

课程思政建设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思政课程教育活动的推荐,在以往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中,民办高职院校大多存在对思政课程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民办高职院校要特别注意积极推进思政课程教育改革力度,在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为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之间沟通互动提供便利条件,使相关教师都能借助有效的教学互动来强化对学生所学专业的认识,才能结合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使教学活动能够发挥出更大功效。为了使此项工作能够取得理想效果,需要高职院校相关教研室积极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活动,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积极征求学生意见,结合目前民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好对学生的教学引导,使教学活动能够发挥出更大价值。

六、结束语

民办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实际,民办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借助不断加大制度建设来积极推进各门学科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使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充分融入学校的教学实践中,使其发挥出理想效果。同时民办高职院校也要不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力度,使每一名教师都能积极地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充分应用于课堂教学。

相关链接

高等职业院校包括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教育,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非师范、非医学类的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应逐步规范校名后缀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而师范、医学类的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则应规范校名后缀为“高等专科学校”。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猜你喜欢
民办教学活动思政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