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文旅融合策略研究*

2021-11-28 06:56徐海冰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文旅河南省

文/徐海冰(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近年来,关于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的相关会议在河南省多次召开,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黄河流域的保护和治理应该受到各级单位部门的高度重视,摒弃传统陈旧的思想观念,大力挖掘黄河流域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强化文化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将辉煌灿烂的黄河文化展示给社会公众,促进黄河流域自然生态持续恢复,为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可以说,文旅融合给黄河文化的传播及黄河流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健全协同机制,建设知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有利于扩大项目综合效益,增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及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主动参与到文化保护及家乡建设活动中,贡献自身最大的智慧和力量,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地域力量。

一、河南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现状

自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相关座谈会召开以后,河南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掀开了全新的篇章,各级主管单位应该积极更新黄河流域的治理和保护观念,以传承黄河文化为根本任务,开发创造蕴含黄河文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争取给河南省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期以来,人们在开发黄河流域资源、保护地方生态环境方面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在新时期同样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秉持去芜存菁的宗旨,制定科学完善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方案,推动实践工作的长效开展。所谓文旅融合就是组织开展一系列的黄河文化挖掘和宣传推广活动,打造大量的旅游项目,提高黄河文化资源利用率,实施黄河文化的广泛传播,建立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文化品牌,促进地方经济的大幅度增长,对于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旅融合的优势在于:

首先,河南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因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汇聚了黄河文化的精髓,天然的地理优势决定了河南省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拥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流经河南省的大部分乡镇和市区,历经无数岁月形成了黄河沿岸双槐树遗址、青台遗址、汉霸二王城、西山古城址、大河村遗址、古荥大运河片区等文化遗址。透过对这些历史古迹的研究,可以窥见黄河流域的历史和辉煌的黄河文化,感受岁月变迁下黄河文化的发展,其也是河南省保护传承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黄河文化遗址的保护,藉此开发旅游项目,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被古老悠久的黄河文化所感染,由衷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自觉参与到保护黄河文化的相关活动中,广大民众齐心协力之下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势必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其次,我国产业结构的改革升级处于关键阶段,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国家和地方对于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予以了密切关注,加大了资金资源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融合进程。河南省政府重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体现在了政策支持、宏观指导、人才培养等诸多层面,增强了社会资本的投资信心,大量的资源朝着黄河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倾斜,越来越多的旅游项目应运而生,能够赋予黄河文化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黄河文化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河南省政府为企业单位、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协作创建了平台,不断有新思路、新理念、新技术被应用到黄河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中,注重培育黄河文化知识储备丰富、旅游管理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给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河南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文旅融合的重要价值

(一)文化价值

黄河流域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之地,世世代代居住在此地的人民对黄河报以感恩之心,以身为黄河儿女而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将保护传承黄河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所以迄今为止保留下来了大量的黄河文化古迹,成为大众研究黄河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依据。加强文旅融合,凸显黄河文化精髓,坚定公众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二)社会价值

众所周知,华夏儿女对黄河怀有热烈的情感,迫切希望能够亲近母亲河,近距离地感受黄河文化,受到文化熏陶。加强文旅融合,开展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利用多种渠道宣传黄河文化,塑造精神信仰,增强大众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激励大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中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有力抵御资本主义文化侵蚀,为和谐社会构建给予了有力支撑。

(三)经济价值

相比于沿海经济飞速发展态势,河南省以农业为支柱产业,产业发展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开创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刻不容缓。以保护传承黄河文化为切入点,运用文旅融合策略,调整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借助于黄河文化资源优势带动旅游、餐饮、酒店等行业的发展,激发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活力,为区域经济协同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三、发展困境

河南省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文旅融合正面临着重大挑战,尤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制体制不完善

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开展中可以发现,河南省各个地市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普遍,并没有健全完善的协调机制可以发挥作用,黄河文化资源被各个城市分割,无法体现出整体性,其价值将大打折扣。负责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文旅融合等工作的职能部门组织架构和配套设施建设存在滞后性,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不足以胜任岗位工作,致使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呈现了不佳状况,亟待得到改善。

(二)文旅融合产品缺乏创新

一般来说,文旅融合需要长期性、持续性的建设黄河文化品牌,创新产品和服务,给大众带来眼前一亮之感。但是目前河南省黄河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融合不够深入,尚未建立在市场上有着较强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黄河文化品牌,大众对黄河文化产品的认同度不高,缺少高精尖的黄河文化产品占领市场份额,河南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

(三)黄河生态开发与保护的难度较大

以往我国对黄河流域资源的开采毫无节制,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大量泥沙堆积在河底,河道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比较突出。在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中势必要对这些历史遗留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无疑会增加实践工作难度。如何能够实现生态保护与文化开发的并重,促进黄河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层次融合,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优化策略

(一)科学处理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要想保证河南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加速文旅产业的有机融合,需要巧妙化解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建设协同机制,鼓励各单位、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共同解决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现实问题,以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一是尽量保留黄河流域历史遗址的原貌,适度进行修复和改造,坚决不允许为达到商业化目的做出大肆破坏原有景观的行为。二是将黄河文化的保护视为一个整体,协调好各个地市的资源,开发周边环境,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链条,避免重复建设,达到提质增效目标。三是引导企业和高校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服务人才,在为游客提供服务时潜移默化地渗透黄河文化,满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实际需求。

(二)挖掘黄河文化内涵,有效融入旅游产品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在保护传承黄河文化的过程中应该融入时代元素,以便大众能够更加充分的认识黄河文化内涵,在勤劳务实、团结奉献的黄河精神引领下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行,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勇攀高峰,努力争取成为行业脊梁,实现个体价值。

文旅融合背景下,相关单位及人员要结合黄河流域的历史对黄河文化和黄河精神予以深入解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黄河文化内核,运用线上线下协同模式对黄河文化进行宣传,开发独具创意的旅游产品,走精品路线,向大众展示旅游产品的寓意,发挥其载体功能,提高大众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将迈出成功的一步。

(三)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

为旅游产品增加附加价值,就是要将黄河文化元素应用到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加工阶段,指导旅游产品的创新,致力于为公众创建能够充分展示黄河文化的创新型旅游项目,让大众感到流连忘返。时代社会的进步及市场经济环境的来临,意味着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要基于大众的审美和文化需求出发,在充分保留历史古迹原本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造,借助于现代信息与互联网技术将旅游产品广为宣传,视频、音频、图形图像等元素的结合会给大众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激发他们深入探索黄河文化的欲望,进而实地参观黄河文化古迹,使游客数量不断增加,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力。

(四)创建文化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

旅游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各个地区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纷纷将自身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河南省要想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要突出黄河文化的特征,加强文旅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让大众心甘情愿的为旅游产品的品牌溢价买单,河南省经济效益将同步与日俱增。

首先,针对黄河文化内涵进行充分挖掘,做好品牌定位工作,有效设计品牌形象,使其形成鲜明的标志,牢牢扎根于大众脑海之中。其次,立足于大数据时代和融媒体优势,对创设的文旅品牌进行有效传播,实现文旅品牌的推广。最后,对品牌商标进行及时注册,有效提升品牌形象魅力的同时,推动黄河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助力河南省经济的有效增长。

(五)市场作为导向,注重遗产活化

科技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力量,体验旅游进入了大众视野,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是否成功,能否受到大众青睐,关键取决于是否满足大众需求。在文旅融合过程中,要在有效保护河南黄河文化基础上,运用高新科学技术活化遗产,拉近大众与黄河文化的距离。例如,引入VR技术,使文化旅游产品更加生动,充满趣味,增强体验感。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了黄河文化和互联网之间的联系,实现黄河文化宣传渠道的拓展延伸,还能为大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旅游服务,提高大众对文旅产品及服务的满意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改造河南省黄河流域旅游景区,精心设计旅游路线,体现出差异文化特色,推动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

五、结语

新形势下,河南省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迎来了发展机遇,具体工作开展中应该科学处理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深度挖掘黄河文化内涵,有效融入旅游产品之中,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同时创建黄河文化品牌,加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应用,提高文旅品牌知名度,以市场和大众需求为导向,注重黄河文化遗产活化,从而为河南省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及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文旅河南省
送伞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