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芬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保障体系主要是指在坚持“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原则下,支撑二者建立和发展的保障性要素,例如教师队伍、学研平台、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宏观政策等。近年来,国家层面的重视,地方政府的配套支持,各高职院校的认真探索,社会层面的持续关注,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二者融合发展的研究和探索也在多层次开展,形成了很多鲜明的学术观点和探索成果。但高等职业教育因为其相对于传统本科教育客观存在的诸多不足,导致创新性不够,更多的是“拿来主义”,在双创教育保障体系构建上,存在明显的“消化不良”“两张皮”等现象,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脱节,没有发挥出教育效能[1,2]。
当前学界对于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在保障体系要素上的研究和探索,主要是在各自教育教学改革领域,集中在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本身,是在两个不同范畴和概念下进行研究探索,形成各自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体系。学界对于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保障要素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者教师队伍、校企合作等共性保障要素的融合上,没有形成鲜明的理论指导路径[3]。现代学徒制与双创教育的融合,必须打破平行化发展现状,必须把最基础的保障要素沟通、融合起来,真正做到“一盘棋”。
在政府宏观层面的引导下,现代学徒制和双创已然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要点,各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把二者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并通过双一流、卓越校等形式督促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引导和鼓励探索研究二者融合。但从课题组调研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存在被动落实、被动开展、被动达标等现象。其原因主要是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办学理念不牢,办学治学能力不足,高职院校教学关注和资源投入职业技能“证”和“竞赛”等显性工作多,满足于完成上级政策性要求,沉下心来步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深水区的能力和意志相对缺乏,忽视了对于二者保障要素融合等基础性、细节性的探索研究,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下发了诸多文件,对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所涉及的保障体系相关事项均有要求,但认真梳理文件政策,可以发现有如下特点,一是政策精细化不够,集中体现在规划性文件多,实施办法少,共性的要求多,分类指导少;二是地市级层面关注少,高职院校大部分属于地市级政府主办,也是高职院校所服务区域经济的主体,但正是这种最能体现差异化、精细化的行政层面,却没有部署开展相关工作[4];三是督查考核力度不够,省市两级对于高职院校落实各级关于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的政策要求评价考核开展不经常,任务未细化、责任未压实,政策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保障体系融合不是简单的“1+1”,而是在顶层设计上进行一体研究、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决不能搞新瓶装旧酒的概念式改革,在落细落实各级政策要求的同时,进一步认清、找准二者保障体系源头要素,遵循“对立统一”规律,确立好二者保障体系源头要素融合的基本原则。一是要强调目标性。现代学徒制与双创教育保障体系各要素融合应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这个目标,找出普遍性规律,共性的要素越多,二者融合就会越紧密,可操作性就会越强。二是要体现通识性。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的保障要素融合要从基本常识、基本要求、基本做法入手,强化二者基本属性认知。三是要发挥互补性。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在保障要素的要求上必然会有异同之处,这就需要在学年制主轴内拼接、嫁接二者异同要素,进一步强化二者互补效应。
区别于传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融合应在“学校—企业”“ 学校—政府”“ 学校—政府—企业”三种模式上建立学研平台,发挥其基础保障作用[5]。
“学校—企业”,可以围绕共创基地建设,与企业建立起密切的课题或项目研究关系,把现代学徒制更加贴近岗位的教学目的和双创教育研究型、启发型教学模式深度融合,把现代学徒制中企业主导功能转化为双创高阶项目教学的重要形式,二者相向而行,同频共振、互为犄角,可以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学校—政府”,以双创孵化基地建设为载体,政府投资兴建和完善硬件设施,并在成果转化应用上提供支持和帮助。由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确定一定数量的课题范畴,采取项目申报入驻的形式,由政府提供空间和部分比例配套资金,并根据课题完成程度进行适当奖补。
“学校—政府—企业”,三者关系为政府搭台,高职院校与企业同台共歌。以HY市为例,该市大力开展现代产业强市建设,招商引资了大量先进制造型企业,在2019年前瞻性落地了某独角兽级别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和新能源电池项目,在政府的引导下,该企业搭建了学习、研究、生产无缝连接的学研平台,很好的发挥了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融合优势,产生了推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生产力[6]。
一方面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高职院校要压紧压实教师在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融合中的主牵引责任,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队伍适应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的教学能力,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教学水平。一方面要选优配强企业导师。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高阶项目阶段均需企业导师参与,现代学徒制中的企业导师倾向于“教经验”,双创教育高阶项目阶段的企业导师倾向于共同“指导研究”,二者是完全可以融合到一起的,因此对于企业导师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必须选优配强企业导师,才能真正发挥出现代学徒制应有的教学效能。从课题组调研的情况来看,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融合发展,需要针对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来验证和推动,需要建立一套适应二者融合发展的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全方位的考察考核教学成效。一是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要针对院校实际,扬长补短,制定详细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进行课程设置,安排教学进度,实施相应教学保障。二是要开展教学过程考评。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阶段性考评,还可以采取现场督学、试讲示教、优质课示范等形式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三是要进行教学质量诊断。每学年围绕二者融合现状针对性开展教学诊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综合分析研判,不断修正和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需要成体系的政策配套支持,也是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需条件,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政策更多的是在引导和鼓励,鲜有硬性的条件设置和要求,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融合发展力度不够,特别是办学治学能力不足的高职院校本就缺乏创新动力。因此,首先要强化宏观设计,在政策源头就进行明确的规定,把现代学徒制和双创教育成效纳入双一流、卓越校的建设和考评主要指标体系。其次是要发挥地市级党委政府对于二者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通俗的讲就是要“给钱给物给政策”。第三是来综合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通过制定可行的奖补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投身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浪潮当中来,实现两促进、共发展。
在当前“以学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要实现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与“双创”教育的保障体系融合,改善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平行发展、被动消极、政策作用不足等问题,不仅要加强融合趋势,还要在利用好政策的同时也要发挥自身主动性,加快构建学研平台、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的体系,实现体系的完善流畅、行之有效,实现更加充分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