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华
新时代社会背景下,如何提升高校领导力建设,关系高校可持续发展速度与程度,是建设一流高校的重要课题。
1.明确办学理念与方向。高校其实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高校的特色与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制度等有直接关联。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必须坚持办学的正确方向。有中国特色的办学理念是我国高校教育的根基和优势。当今形势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理念,是创建一流高校教育的基础。
2.高校教师要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高等院校的领导权掌握在信仰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的手中。高等院校的领导、任课教师等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与原则,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以党的政策方针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
3.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党的组织体系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高校党委、二级单位党组织、基层党支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组织体系,夯实筑牢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工作根基,确保党的各项决策要求畅通迅速落实到基层,层层压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积极关注时代发展需求,精准把握当前高等院校的普遍性原则,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高校制度。
1.高校管理章程要健全、科学。对于高等院校来讲,高校章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以积累的经验、自身优势、办学环境以及社会需求等客观因素为前提,健全切实可行的章程,并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为建设一流高校提供最基本的理念和制度遵循。
2.坚决落实执行党委决策。高等院校校长要准确把握时机,掌控大局,确保各项政策顺利落实。在高校内部,党委是最高的决策机构,校长参与决策制定,结合党委给出的具体意见,负责政策的落实。高校的党委书记承担党委首要领导责任。校长为高校的法定代表人,受党委的领导,负责相关决议的实施,同时行使相关的职权。
3.推动高等院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不断优化内部结构,准确划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界限,畅通高校教师与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民主渠道,最大限度地激发办学活力,切实优化内部管理体系。
1.加强对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全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优化。注重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推动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健全教学管理体系,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针对当代高校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意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面发展,成长为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有用人才,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作贡献。
2.促进科研管理体系的改革,积极提升科研能力与水平。高等院校的科研改革,不仅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也是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在科研体制、学科建设、科研团队、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激发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科研能力与水平,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服务。高度关注创新与改革,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促进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切实提升科研能力。
3.积极打造高水平的师资团队,促进人事管理体系的改革。师资团队至关重要,决定了高校未来发展。积极打造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加快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优化绩效分配制度,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发挥制度的激励功能,参与到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中。
1.优化组织成员的年龄结构。组织成员的年龄结构需根据不同的年龄配比组合,不但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有承前启后的中年干部,还要有奋发有为的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具备较高的治理水平,发挥出各自的最佳效能。
2.优化组织成员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知识系统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它既有个性,又有社会性。在成员组成上一定要注意知识和专业的互补。组织成员所具备的知识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形成一个稳定的知识结构。
3.优化组织成员的类型结构。由于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工作范围以及领导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领导组织里的成员应各具特长,有多种类型。在调整领导成员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考虑不同类型,以保证组织成员能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新的时代,高校领导力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的动力。提升高校领导力,要实现高校全面改革,提升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健全现代高校制度,为推动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