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跑选手参赛安全风险应对措施分析

2021-11-27 13:19王施懿
当代体育 2021年38期
关键词:越野跑赛事运动

王施懿

参加越野跑存在安全风险,选手需要进行充分的赛前准备才能降低风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借鉴运动训练、运动营养、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等相关知识,根据越野跑的项目特点,梳理选手参赛安全风险的应对措施。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通过赛前医学筛查检查身体健康水平;二是根据运动能力评估结果和参赛目标,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适应越野跑的参赛环境;三是学习户外运动技能,包括:急救知识、规避自然风险的方法、装备管理;四是理性报名和参加比赛,正确的信息处理,纠正认识的偏差。

1 引言

越野跑是在户外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跑步运动,具有距离长、爬升大的特点,并且沿途补给较少,因此需要参赛者有较高的跑步技巧、野外适应和生存能力。我国越野跑项目起步较晚,第一场商业化越野跑赛事是2009年北京TNF国际越野赛,由于国家政策支持、社会环境引导、个人需求推动等多方面因素,越野跑发展迅速,短短十年时间,2019年我国越野跑规模赛事达481场,参赛人次达40.65万人次。(来源:《2019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在越野跑赛事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包括审核监管制度不完善、部分赛事主办方经验不足、社会舆论过度引导、参赛选手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2021年5月22日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灰犀牛事件发生后,越野跑的参赛安全问题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除此次事件,根据研究人员的不完全统计,2014-2021年我国越野跑死亡事件高达10次。查阅相关文献,对越野跑赛事安全风险的研究多站在管理者的角度,通过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对赛事安全风险,缺少在选手角度的研究,参赛选手是越野赛事最重要的主体,只有主动应对风险才能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2 模型构建

越野跑参赛选手应身体健康,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并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根据越野跑选手应具备的参赛条件,提出实际应对措施(图1),包括通过医学筛查检查身体健康水平,通过运动训练提高身体素质、适应环境,在心理方面纠正认知偏差,掌握户外运动相关知识技能。

3 参赛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3.1 赛前医学筛查

建议越野跑选手在比赛前进行医学筛查,评估身体健康状况,参赛频率相对较高的选手可以进行定期体检。筛查的内容除了常规体检,还需要检查运动心电图、动脉顺应性,评估心血管疾病,预防运动性猝死。选手具有以下身体状况不适合参加越野跑:(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3)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4)冠状动脉病和严重心律不齐;(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6)比赛日前两周以内患感冒;(7)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8)妊娠。(来源:北京马拉松赛事官方网站)

3.2 运动训练

3.2.1 评估运动能力

建议越野跑选手在比赛前请专业的教练进行运动能力的评估。完成一场越野跑比赛需要选手具备长时间的有氧能力,具备力量、速度、耐力、平衡性、灵敏性等多种身体素质。同时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与核心力量不足、平衡性差、主动肌和拮抗肌不均衡有关,采用FMS、YBT等方法對基本运动模式、下肢动态平衡功能及肢体两侧的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找出自身的短板,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2.2 科学的赛前训练

有些选手会请教练进行专门的赛前训练,如果比赛设置了陪跑员,选手还可以请教练在赛道上给予指导和帮助,例如美国西部100越野赛。也有一些选手会依据著名选手的训练法进行训练,但选手的身体情况和参赛目标不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虽然我国越野跑比赛的大多数参与者为业余选手,但是越野跑属于极限运动,选手有必要进行科学的赛前训练。针对越野跑项目,需要掌握热身方法、越野跑技术、恢复方法以及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根据比赛难度进行适应性训练,根据比赛日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充分的热身能够升高体温、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加速血液循环、加快身体散热,使身体逐渐适应比赛,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越野跑的时间很长,所以热身不要消耗过多的能量,要采取高效的热身方法,例如动态拉伸技术;并且拉伸的时间和动作的选择需要根据比赛当天的温度适当调整;同时依据越野跑的动作模式,下肢的热身时间要长于上肢。

越野跑上坡时身体前倾,前脚掌着地,应缩短步长,加快步频;下坡时上体稍向后,全脚掌着地,在下坡最后的8-10米,可以加快速度,顺势跑进;在草地、松软的地面,应缩短步长,加快步频;在从相对较高的石头或土坡向下跳跃时,要注意着地缓冲。同时要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以免陷入洼地、被树枝或石头绊倒、被树枝擦破或被前面选手“带走的”树枝抽打。长时间错误的动作模式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研究表明跑姿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跑姿控制训练调整,但对路段的预判、视觉动作协调能力、动作经济型都需要“进山”,通过越野跑的专门练习不断形成完善。

恢复的方法有睡眠、主动拉伸、被动拉伸、手法按摩、饮食恢复、药物、水疗、桑拿、心理调节、呼吸调节等。很多跑者注重训练进度而忽略了身体疲劳,导致能量物质消耗和身体机能的下降,所以平衡运动与恢复的关系十分重要。一场越野跑的历时长,在比赛中的恢复也同样重要,一些比赛的补给站中可能会配备手法按摩的工作人员,选手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

越野跑主要供能系统是有氧氧化系统,属于长距离耐力性运动项目,需要发展有氧能力,也要注意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氧训练方法包括LSD、间歇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法特莱克法、无氧阈法等。训练手段以越野跑为主,但只进行越野跑的单一运动,下肢的关节和肌肉长期将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容易造成损伤,可以采用路跑、游泳、自行车、上下楼梯等训练手段进行交叉训练,例如在越野跑的第二天,出现了膝关节不适,可以通过游泳保持有氧训练,同时缓解肌肉疲劳。力量不足是跑者膝关节损伤的高风险因素,所以进行有氧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入抗阻训练。

越野跑比赛前需要适应比赛难度、天气、营养以及装备等。(1)比赛难度:查找上一届比赛官方轨迹,根据比赛难度安排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有意识的感觉在不同环境下的身体和情绪变化;(2)天气:如果比赛中可能出现高温,平时的练习需要包括循序渐进的耐热训练;(3)营养:通过平时训练了解自身在不同环境下的营养需要、身体适应的能量补给、胃肠不适的情况,同时适应在进食后运动;(4)装备:在比赛前熟悉的装备的使用,避免在比赛时使用新装备。

3.2.3 进行合理的营养补充

越野跑比赛前的24-36小时摄入高碳水化合物,结合赛前减量训练方法,通过糖原储备,延长选手持续运动的时间;脂肪适应法是在赛前5-10天采用高脂肪(60%-70%)和低碳水化合物(15%-20%)的饮食,增加脂肪氧化,减少肌肉对糖原的利用。

比赛中建议食用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补充电解质和液体。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进行运动,水分随着出汗大量流失,脱水可能会导致中暑、热射病等,同时汗液流失过多导致电解质紊乱,增加肌肉痉挛的风险,而当液体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低钠血症和肢体肿胀,建议饮水量限制为300-600mL/h,每升补液应该包括460-690mg钠。

3.3 户外运动技能

3.3.1 掌握急救知识

越野跑选手在参加比赛前应该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在越野跑中可能发生中暑、失温、过敏、低血糖、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头痛头晕、关节疼痛、擦伤裂伤、肌肉拉伤、肌肉痉挛等状况。选手在比赛中发生突发事件,大多数情况,选手能够自行到达补给站,甚至休息调整后还能继续比赛,但也存在选手在补给站之间受伤比较严重的情况。越野跑在户外自然的环境中,两个补给站的距离大约10公里,在赛道信号满足选手求救,且赛事主办方及时调配赛事保障团队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到达选手所在位置并找到选手,选手受到伤害的时间可能已经达到3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简单的自救是必要的,同时错误的伤害处理方式可能会增加损伤程度,所以需要選手具备有效求救、野外常见伤病处理和医疗常识。

3.3.2 规避自然风险

越野跑在户外环境中,存在落石、滑坠、降雨、雷暴、高海拔等危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学习应对措施,做到有效识别、快速合理的决策是降低风险的直接途径。(1)落石:遇到落石可以躲到崖壁下或大树后,以手臂遮挡保护头部;行进中不小心踏落石头,应提醒下面的选手;(2)降雨:降雨可能导致岩石松动,提高落石、滑坠、滑倒的风险,雨水打湿衣物,容易引起失温,所以要穿着防水的冲锋衣,减少雨水的渗透,同时避开经常被水冲刷的石头。(3)雷暴:远离制高点、较大的水体、暴露区域和大型金属物体,保持低姿势,双脚并拢,不要趴下或者躺下,尽可能避免跨步电压造成的伤害,双手捂住耳朵,保护鼓膜。(4)高海拔:高原反应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等,参加高海拔的越野赛,需要提前到达比赛地,并有意识的摄入充足的水分。同时即使一个人两次上升到相同的海拔高度,也可能出现一次高原反应,一次安然无恙的情况。

3.3.3 装备管理

越野赛有关于强制装备、建议装备的规定,也可能有禁止携带装备的说明,需要选手仔细阅读参赛须知。越野跑装备包括越野包、登山杖、头灯、遮阳帽、头巾、手套、野跑鞋、软水壶/水袋、一定能量的食品、急救包、救生毯、救生哨等。(1)冲锋衣:冲锋衣具有防水、防风、透气的功能,为了较少雨水渗透,建议选择防水指数高、带防风帽、压胶的冲锋衣。(2)肌效贴:肌效贴可以帮助肌肉收缩,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和关节疼痛、稳定关节的作用。(3)袜子:越野跑选手起水泡是常见的问题,水泡疼痛可能导致选手动作技术变形,发生运动损伤。(4)急救包:必备包扎绷带、创可贴、碘伏(2021年柴古唐斯强制装备)。越野跑比赛前根据具体赛事特点和个人需要选择适合的装备,长距离组别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换装点,需要做好装备的管理。

3.4 纠正认识偏差

3.4.1 理性参赛

理性参赛包括理性报名赛事和理性参加比赛。我国越野跑赛事有春季和秋季两个高峰期,在这两个时间段赛事密集,一些参赛选手出现背对背参赛、周周参赛的现象,越野跑距离长,身体消耗很大,选手在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的状态下参加比赛,提高了参赛安全风险。对于没有做好赛前准备、运动伤病、赛前突发疾病的选手,需要调整参赛目标,甚至放弃比赛。

3.4.2 广泛获取和正确处理信息

广泛获取信息和正确的信息处理方式能够减少认知偏差。在自媒体时代,媒体报道推动着越野跑的发展,然而信息碎片化,部分媒体报道的片面性,造成很多人在尚未完全了解越野跑的情况下盲目参赛。然而越野跑的特殊性,决定了业余选手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赛前准备。全面的收集信息、多角度看待问题、时常反思已经习惯的思考判断和行为决策的方式,降低由于认知偏差造成过度自信、趋同效应等不良现象。

4 结论

参加越野跑存在安全风险,选手需要进行充分的赛前准备才能降低风险。(1)通过赛前医学筛查检查身体健康水平;(2)根据运动能力评估结果和参赛目标,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适应越野跑的参赛环境;(3)学习户外运动技能,包括:急救知识、规避自然风险的方法、装备管理;(4)理性报名和参加比赛,正确处理信息,纠正认识的偏差。除此之外越野跑经验、去比赛地的路程规划和时间规划等都可能对选手产生影响。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越野跑赛事运动
本月赛事
Cross-country running:Risk and injury prevention 越野跑:风险与损伤预防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户外“撒野”指南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不正经运动范
越野跑专项训练动作解析
边跑边“玩”为什么从路跑转向越野跑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