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会鸟
冬季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来临了,几场秋雨过后,气温骤降,迎面而来的不再是秋的寒凉,而是冬的气息。大街上已经有人穿上了棉衣,一向秉承春捂秋冻的人,声称特别扛冻的人,也不再坚持,主动套上了保暖衣。凛冬将至,我们且来话一话冬之美。
冬的第一触感是冷,但也正是这冷,才有了雪。雪,以其洁白的本质,总让人与不染纤尘联系起来。在温饱得以满足,不需顾虑气温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人不喜欢雪,雪是对冬日最美的馈赠。可以说,冬之美,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雪的加持。孤独的人面对漫天大雪,顿然感觉自己非常的渺小,那无边的孤寂不觉已融入茫茫天地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初雪之际,邀三五好友,围炉小酌,闲话家常,“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诗意油然而生。这种雪与酒的組合已经很贴近我们普通人的日常。雪之美,在赏雪人的眼中,多了一段风流,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写尽了文人雅士赏雪之美妙。“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看到的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如一幅水墨风景画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本以为到此就结束了,张岱却道,“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赏雪遇知音,喜不自胜,“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雪,酒,知己,畅快之感不言而喻。
如果说雪与酒的组合,体现出男人们的乐趣,那么雪与梅的组合,则更能体现女人们的雅趣。踏雪寻梅,单看这个词汇就令人生出无限的意境和美感。《红楼梦》第五十回对薛宝琴踏雪寻梅的描写是这样的,“四面粉装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这样的场景,用贾母的话,活脱脱就是一幅仇十洲画的艳雪图。虽然《艳雪图》是曹雪芹杜撰的,但这段“宝琴立雪”所展现出来的画面感,如此之美,以至于后人将其与黛玉葬花、湘云醉卧,并列为《红楼梦》中最富诗情画意的三大场景。
而雪与茶结合,听起来就很清新脱俗,我国自古便有用雪水煮茶的故事。白居易有“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的诗句。清代震钧在《茶说》提到,“雪水味清,然有土气,以洁瓮储之,经年始可饮。”这里提到煮茶之雪水不要沾上土气。陆龟蒙在《奉和袭美茶具十咏》中写道:“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这里煮茶用的是松上雪。由此看来,古人以雪水烹茶是很有讲究的,他们用的雪水应当是来自未落地之雪。
冬之美,在喜爱饮食文化的人看来,或许更体现在两个有趣的节气,那就是冬至和腊八。古时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祉,所以这一天要多休息,有闲暇,就有美食,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而腊月初八,自古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又称为“福寿粥”,说是吃了以后可以增福添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民一直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所用材料虽不完全相同,但大多用糯米、红枣、花生、红豆、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桂圆、龙眼肉等同煮的。不管怎样,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又养生,确实能增福添寿。
(作者单位:焦作市文化馆)
(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