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子玉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开端环节,承担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比拟的关键作用,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肩上承担着亿万幼儿终身发展和未来国家综合国力的重大历史使命。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幼儿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专业发展,是当前以及未来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学前教育关系到幼儿早期教育的全面开展,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实施者,幼儿教师的素质关乎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因此提升保育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幼儿教师的核心素养。
一、幼儿教师核心素养概述
幼儿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儿童。教育需要爱,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归根结底是跟据幼儿的个性,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社会的需要的人。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要有一颗大爱之心,教师带着这颗爱心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尊重幼儿的个性,与他们一起对话,交往,探索,用儿童的视角来观察儿童的世界,而不是居高临下地颐指气使。
幼兒教师要做到有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在教育教学上教师应该具有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引人入胜的教学技能,百科知识的储备量。书本知识的学习能让教师了解学前教育的大致内容,而实践操作才能让教师真正感知幼儿教育的种种。这要求教师要有将自身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可以服务教学课堂的技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幼儿如沐春风的内化课堂中知识点,获得教育价值。
除此之外,在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核心素养时代下的教师还应该具备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
二、幼儿教师核心素养的影响因素
第一,教师有良好的身体基础决定是否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前教育工作中来,是否可以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第二,教师的内驱力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也影响着其提高自身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积极主动地学习可以更加高效的提升自己。第三,高校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时,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幼儿教师进入工作岗位时的执教能力以及教育理念。这三方面都会影响幼儿教师在日后工作中提高核心素养的因素。
三、幼儿教师核心素养的发展途径
(一)立足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1.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身处教育岗位上,就要不断地吐故纳新,学习各方面知识,增加知识的广度及宽度,获取必备的基本知识与能力,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使自己的教学理论、思想和能力与时代形势的发展相适应。
随着大数据智能时代的来临,科技化设备的普及,幼儿教师要主动自觉地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培训,如视频剪辑、ppt课件知制作、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等,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2.更新观念,取长补短
当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时,随着眼界的开阔,对照自己在教学能力和知识上的欠缺,要积极抓住每次学习的机会,多听课、观摩,学习老教师扎实教学基本功,学习年轻教师富有创新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虚心学习听取建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加强反思,促进水平
一位优秀的教师必定是善于且乐于反思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一定是成长速度较快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总结经验,教师对于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设计内容是否符合幼儿年龄发展规律,在“情感、技能、知识”三个价值点都关注了吗?这样的反思对于积累教学经验,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样的反思能够在接下里的教学活动中避免不足,进一步完善,让“教”与“学”更加的有效。
(二)政府与社会的支持
教师核心素养的提高必然离不开政府出台的保障政策,完善的监管体系,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稳定的,安全的工作环境,保教队伍才会更加健康的成长。
总之,教师拥有什么,才能给予幼儿什么,幼儿教师核心素养的高低程度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幼儿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也同样需要外部力量的共同参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