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卓?陈莹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人才培养
【作者单位】郑卓,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莹,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融入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的有效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20.026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就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新时代引领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战略和新思想。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社会变革、文化繁荣的时代,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不但推动了我国高校教育理念革新和教育体制完善,而且以“立德树人”为前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人才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
1.课程思政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新闻舆论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新时代新闻人才观,认为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多次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做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因此,课程思政必将成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拉启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序幕;2018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等具体要求[2];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 [3]。
可以说,课程思政是实现新闻传播学专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培养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作风优良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有力抓手。作为与意识形态工作紧密结合的新闻传播学专业而言,更应主动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新格局,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前沿同步,全面践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共识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新闻传媒竞争激烈,加之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新闻传播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聞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自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点的发展共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则成为该学科领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革命理想、价值意识、辩证思维、科学方法在新闻领域的集中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新闻事业性质、功能、使命、原则、目的、方法、规律的总体认识[4]。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不是一般的知识性专业课程,而是带有鲜明的思想性、政治性、指导性的专业课程,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充分体现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学科特色与定位,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天然的内在耦合关系,必定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因此,只有在专业课程中强化价值引领,才能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讲好、讲透,才能使其入脑、入心。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之路,已成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重要任务。但无论何种探索与创新,都必须要落实到以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的具体教学中。按照课程建设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整体化和系统化开展。
1.设定明晰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根本,是课程教学预期效果的说明。为使教学目标更具全面性与精准性,笔者参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认真研究、精心设定,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中不应只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要充分融入思政目标,并将三者有机统一。
因此,本课程的知识目标为: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历程,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性质、功能、原则、方法、规律,深刻领悟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重要论述。能力目标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各种新闻事件、新闻现象,回答和解决新闻工作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运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创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思政目标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政治立场、职业道德、个人修养。政治立场层面:增强政治认同、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职业道德方面:树立崇高的新闻理想,形成正确的专业思维,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职业目标;个人修养方面:培养追求卓越、勤奋好学、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团结共享的精神品质。
2.挖掘充分的课程思政教学元素
在课程教学体系中,教学内容是最关键的一环,涉及“教什么”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开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及其思政功能,并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从而提升课程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现阶段,由中宣部、教育部共同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2019)是高校的通用教材,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内容的大致依据。这本教材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涉及的一系列重要知识点进行了专题性论述,全书分为十二个单元,形成十二个知识专题,梳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内容的思政融入点和思政教育点(见表1),其中每个专题都为课程思政提供了良好的育人条件。虽然同样的思政元素会在不同的专题中反复出现,但是侧重点有所差异,也因如此,思政元素得到了有效巩固。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中,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新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与我们党长期形成的新闻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政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闻思想精神实质,还要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闻新人。
3.选择恰当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仅仅有好的内容,不足以构成一个完整、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恰当的教学方式是课程内容的呈现载体。为使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专业知识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选择案例分析法、互动讨论法、实践训练法等教学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效地提升育人效果。
选择案例教学法,渗透思政元素。如讲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等专题时,笔者以好记者为榜样、以好作品为素材,选择鲜敢、吴姗、汪晓东等新闻记者“把人民至上写在抗疫战场”的故事,培养学生强烈的使命担当意识和对党、对人民的深厚感情,点燃学生握紧笔杆谱写新篇、拿起镜头记录时代的新闻热情。
选择互动讨论法,思辨思政元素。如讲授“实现新闻传播权利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专题时,笔者播放相关新闻报道,让学生分组讨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西方新闻观的不同点”“新闻工作的权利边界究竟在哪儿”等话题,深化学生对新闻法律法规和新闻职业道德标准的认识,引导他们肩负崇高的媒体责任,自觉规范自身的职业言行。
选择实践训练法,践行思政元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生命力在于其对现实的观照和呼应[5],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要充分借助主题活动、学科竞赛、专业见习、社会实践等实践平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开展以国情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注入新闻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4.建构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所获效果的诊断和检验,对后续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应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所占比例,反映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基于学生思政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不仅要注重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使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有效性。一是对任课教师的评价。评价主体涉及学生、教学主管部门、思政课教师、学科同行,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思政素材挖掘、切入及结合度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所涉及的评价主体最终要形成一份系统合议的评价结论,与任课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奖评优、定级定岗等相挂钩。二是对授课学生的评价。最终成绩包括过程性评价(占60%)与总结性评价(占40%),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如课堂提问、分组讨论、主题演讲等)和平时作业(如新闻采访、报告纂写等),其中还包括自我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总结性评价以书面考查为主,也就是期末卷面成绩,但期末卷面试题主要侧重综合应用类分析试题和开放性无标准答案试题,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记忆类题目,集中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新闻传播学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是一个相对漫长、艰辛的实践过程。这需要任课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理论素养、能力素养的基础上,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自觉做好教学设计,将“课程思政”渗透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學评价的全过程中,真正让理论“落地”,让思政变得“可见”。
|参考文献|
[1]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EB/OL]. (2018-10-17)[2021-09-25]. http://www. moe. gov. cn/jyb_xwfb/s271/201810/t20181017_351821. html.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6-01)[2021-09-2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 html.
[3]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 (2018-09-17)[2021-09-2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 html.
[4]徐光春. 怎样学习研究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2021(3):1-4.
[5]韩宪洲. 课程门门有思政 教师人人讲育人[N]. 中国教育报,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