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丰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用以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发展。
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是我国定向型货币政策的又一创新之举。通过这一工具,可以精准、直达地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并由此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全方位政策体系保障支持引导作用,才能在艰难转型中走出前人未走之路。
这是一场事关生產乃至生活多层面的深刻革命。在其推进过程中,既要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更要加速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要在一大批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和关键产业领域持续取得重大突破并且迅速推广应用。
仅就一般经验而言,前沿技术、产业因其高风险性,很难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扩展,因此世界各国有为政府无不将支持引导战略新兴技术、产业列为自身重要职责。而这种必要的政府支持与引导,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理当发挥比以往更大的作用。
绿色低碳发展是当前以及未来时期全人类的全新探索,中国在此进程中不仅基本无“后发优势”可比鉴,而且作为该项探索中的关键引领者,中国已经在全球清洁能源产品供应链中占有较强主导地位,在风能、光伏、氢能、地热、能源互联网等新能源技术创新领域也已具有一定领先地位,而这种引领者的角色,决定了前行每一步都可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除了要帮助克服不确定性,政府要发挥更大作用的另一个着力点是帮助克服成本收益的不对称性。因为某种程度而言,绿色低碳发展是人类首次向“公地悲剧”发起共同挑战,这个进程中的大量成本,只能依靠具有高度责任担当的有为政府与公共治理体系去协调解决,比如,在基础研究、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力转移、人才培养等领域莫不如此。
当然,发挥政府更大作用以帮助克服市场失灵,与坚持市场主导原则并不矛盾。此前,光伏等行业曾经发生过的重复投资等教训,说明在市场本身就不太完备的情况下,过犹不及地直接调用资源介入到市场运行机制中去,很可能反而加剧价格扭曲、竞争失当,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我国始终注重两条腿走路,如在碳减排支持工具使用中,明确要求金融机构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融资支持。而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府、市场相互协同,应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长期进程中坚持、坚持、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