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鹏
(聊城鑫瑞投资有限公司,山东 聊城 252000)
在住宅建筑中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有助于减少工程造价,缩短工期,并且生态环保效益突出。为有效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在住宅建筑工程中展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使建筑工程保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为了充分发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优势,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充分把握该施工技术的要点,在实际工程建设期间,严格依据相关规范与要求,实现标准化作业,全面提升建筑资源利用率,为工程建设施工提供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同步强化工程整体质量与效益。
(一)减少资源浪费的优势
我国住宅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源量巨大,很多西方国家都只是我们国家的一半,甚至更少,现在我们国家对建筑企业中出现的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或者是建设质量标准的情况,直接进行处罚。那么就会从根源上去解决很多的问题,比如:建筑企业对钢铁、水泥、河沙等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水泥的需求,正常情况下100kg 水泥只能搅拌1.2-1.3 平方米的混凝土,同时由于我们国家的技术比西方国家落后一些,住房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也能够占到我国总废气排放量的十分之一,这是一件十分恐怖的数字,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污染,对整个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就能够将这些问题全部都解决了,比如:污染环境、资源消耗过大,更加有利于保护好我国的环境。同时由于在建设过程中会使用到提前制作好的外墙混凝土板材,使住宅中的钢结构使用量减少十分之一,对木材的使用量也会大大地降低。
(二)保障施工质量
在建筑施工阶段,由于采取标准化与工业化方式预制建筑构件,类构件的制作精度较高,构件质量与施工质量并不会受到人为与环境等因素的明显影响。如在采取现浇方式制作装饰外墙面构件时,有可能出现渗漏、空鼓与混凝土裂缝等质量问题,而对预制外装饰外墙板的制作与安装,不易出现以上质量问题,有效控制安装误差,预防外窗渗漏问题出现。
(三)缩短工期
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建设期间,可以在现场与工厂车间两地同步开展施工活动,在工厂车间内流水化制作预制构件,再将预制构件运输至现场拼装。如此,可以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缩减施工工期,简化混凝土现浇、预埋件埋设、墙体开槽等工序。
(四)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在使用方面的优势
混凝土装配式施工的住宅建筑在使用方面主要有两大优势。其一是住宅的质量有保障,结构安全系数高。由于在工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对其结构尺寸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因此精度较高,安装误差比较小。在温度方面由于保温墙板的工厂化预制,使得装配式住宅的保温性能较普通住宅的高,更容易达到住户对温度的要求,使得住户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的同时也能得到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更为经济、实用。而预制结构的精确性决定了结构的安全性,装配式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高的抗震性,使得住户更易获得安全感,从而满足了住户居住安全的需求。总之,混凝土装配式施工在住宅上的应用使得住宅更加适合人们居住,在能源方面更加的节约。这一新型施工技术的发明创造极大程度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符合现代建筑对安全、适用、经济的要求。
PC 结构施工现场,施工流程引测控制轴线→楼面弹线→水平标高测量→塔吊安装→校正垂直度→粘结固定→组装连接件→螺栓紧固→剪力墙绑扎钢筋→模板固定→构件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链接→模具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施工→PC 配件施工→叠合板安装→现浇楼梯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捣→养护→预制楼梯→拆除脚手架排架机构→灌浆施工。现场监理要旁站根据图纸设计,预留预埋,图纸确认,验收策划,施工策划控制梁柱板的结合部位控制细化确工程质量。流程分解图PC 结构施工技术后应用措施如后。(1)楼层弹线测量水平标高,根据PC 板编号与楼面对号入座。(2)根据施工结构图有信号工指挥塔吊施工,现场质检员控制承重结构检查验收,进行工序报验监理验收,进行下一步混凝土施工。分别对剪力墙、梁支模浇筑楼地面叠合板等进行检验。夹心外墙板中的内外墙板拉结组件用玻璃纤维增强非金属连接。拉结点满足节能要求。外墙板连接处的密封材料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的相关规定。夹心外墙板连接缝外填充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满足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 中的A 级要求。预制墙板水平接缝上的座浆厚度20mm。强度等级应高于预制剪力墙一个等级以上,且应满足砂浆流动度(130mm~170mm),一天抗压强度值(30MPa)预制楼梯与主体结构平面用干硬性砂浆强度不低于M15,PC 技术对混凝土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一)过于注重装配式住宅发展规模,忽视质量管理。根据当前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来讲,无论是政策规定或是开发商方面,都过于注重装配式住宅发展规模,对于质量管控这一方面关注度明显不足。据相关文件统计与分析可知,对于装配式建筑发展,当前我国各省市的发展重点在于“建立技术体系”“完善标准体系”“规模化推广”等方面。正因为过度关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规模,而不利于提升质量管理。
(二)全产业链质量管理机制不完善,合力作用不明显。随着“低碳、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化,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大势所趋,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到了这个行列当中。但针对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理相关政策标准规定仍不完善,这种情况将大大制约装配式建筑质量的提升。比如说,装配式建筑建造质量管理体制缺乏系统性,当前颁布的很多管理文件“碎片化”特点较为突出,很多都属于“应急类”“启动类”,并没有构成一个完整、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
(三)集成设计能力有待提升。装配式建筑并非从施工阶段开始关注质量,而要从设计阶段就开始关注。要求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构件生产、拆分等情况,并实现一体化设计。但目前,想要达到这一要求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一方面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对设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建筑行业都采用了分工条块化,这种观念和管理方式很难一时间快速转变,致使建筑设计和项目策划、生产和施工产生脱节现象。
(一)预制品制作与运输要点
首先,在生产阶段,技术和材料要与标准相适应,依托于有效方法合理优化施工工艺,并对各参数加大控制力度。其次,在运输方面,装配式住宅拥有不同类型的预制配件,为了推进施工进度,要采用良好可行的运输方式运送部件与材料,确保所有材料精准送达,同时不会影响施工,采取各种类型运输模式直接精准送达,以保证不会对施工进度造成任何影响;采用各种运输方式,提升运输质量,能够避免部件受到破坏。最后,在预制部件叠放方面,特别是墙板部件的堆放,一定要根据现场的安全性进行检测,确保堆放部件不会给其质量带来影响。
(二)构件安装
构件的安装主要有现浇式连接、机械式连接。构件连接处狭窄时应选用现浇式连接,其对混凝土的脱模要求较高,达到相关标准后,方可顺利进行脱模。机械式连接具有强度高、不易收缩等特性,可提高构件连接稳定性,机械式连接对连接钢筋的要求较高,须使用高强度的钢筋方可达到应用效果。构件在进行安装时,须进行精准定位。预制构件进场后进行清点编号,按照施工顺序放置构件,根据流程对照轴线、墙板控制线进行楼板与墙板组装,放置构件支撑,调节墙板垂直角度,再将其脱钩,安装下一个构件。
(三)灌浆施工技术要点
众所周知,灌浆施工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期间处于核心地位,在施工期间需要充分考虑施工情况,准确开展灌浆施工,并充分搅拌灌浆液。为了避免灌浆中出现墙板再次位移的问题,应该保障灌浆后的密封工作做到位。同时,由于PC 板具有较强的耐火性、采光性,可以被运用到灌浆施工中,并给予PC 板的安全固定支架足够的重视,在拼接与矫正工作完成后进行灌浆浇筑。最后,墙体混凝土浇筑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期间,需要严格、精准地对混凝土的质量、强度进行测试及监管。在混凝土灌注前,在底部浇筑石子上浇筑水泥浆,采用分层的建筑方式来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在灌注期间为了保障混凝土灌浆的均匀性,应该做好振捣工作。
(四)构件拼缝防水
1.观察构件边缘部位是否存在豁口,使用密封胶对构件豁口进行填充处理,禁止使用水泥砂浆等材料,避免在豁口部位出现积水现象。
2.如果构件拼缝部位残留水泥浮浆,提前清除拼缝部位浮浆,再填充密封胶,避免浮浆影响拼缝密封效果。
3.在打胶期间,严格控制填胶量,如果在后续刮平步骤出现空洞缝隙问题,应及时对构件拼缝开展补胶作业。
4.在构件拼缝施胶作业结束后,将构件与密封胶静置一定时间,在密封胶完全固化后,在开展湿作业。而在出现密封胶鼓泡现象后,需切除鼓泡部位,开展补胶作业。
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提升使得建筑行业开始衍生出全新施工技术,这些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全新产物,可满足人们对于住宅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居住舒适度,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设施工技术是极具代表性的现代特色技术类型之一,能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高频度应用且应用范围较为广阔,有利于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投入,促使建筑企业获取更大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提高建筑企业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