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巾帼精神,扬国粹瑰宝
——国家京剧院《杨门女将》赴外演出成功案例分析

2021-11-27 08:28于依平
魅力中国 2021年27期
关键词:京剧院女将京剧

于依平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101)

引言

一支勾勒眉角的笔,一袭染尽红尘的衣,一段委婉动听的唱腔,一出荡气回肠的曲艺。京剧——中国的国粹,“东方的歌剧”,流传千古,熠熠生辉。纵观两百多年的历史,京剧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秦腔的精华,博采众长,历经几代大师的传承和发展,不断推陈出新,以“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皮、黄、锣、鼓”的伴奏结构,“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成为闪耀于世界的“东方明珠”。

一、匠心独运—塑造经典之源

(一)巾帼形象—讴歌不朽经典

京剧《杨门女将》讲述了杨府设宴庆祝杨宗保五十寿辰之际,却传来杨宗保在前线沙场为国捐躯的消息,宋天子因朝中无人领兵挂帅想与敌国求和,杨家遗孀强忍悲痛,佘太君挂帅、穆桂英做前锋,杨门女将上阵杀敌的英勇故事。这是一部赞颂忠义爱国、勇敢无畏的经典之作,放在今天,仍对世人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普世价值。这部作品一改中西古典戏剧中女性一贯的配角地位,将女性移至舞台表演中心,塑造了杨家女子在悲情之中依然英勇出征、立志报国的巾帼形象,体现出中国女性英勇独立的一面。

(二)亮点呈现—讲好中国故事

1.艺术特色

《杨门女将》在艺术表现上可谓行当齐全。剧中青衣、刀马旦、老旦、老生、文丑、花脸等都各有发挥空间,特点鲜明。尤其《探谷》一折,技术精湛,声势浩大,烘托出月黑风高的环境氛围,刻画出勇往直前、化险为夷的人物故事,实可谓移步不换形。在这一折中,再现大量京剧中的传统元素的革新,将传统刀马旦的身段、青衣的唱、高拨子的板式等等,与剧情相融,产生新的戏剧效果[1]。

2.流派特色

剧目设计和安排角色时,充分考虑了人物与流派的关系,以及演员自身学习流派的特点,以学谭派的孙岳出演宋仁宗,学马派的冯志孝出演寇准,学言派的毕英琦出演采药老人。经过舞台的检验,他们三人无愧各自流派的优秀传人,对这三个人物的演绎十分完美。尤其是毕英琦老师言派风格的二黄唱腔,留给了观众最深刻的印象。

3.演唱风格

穆桂英在剧中前半段运用青衣行当表现,有大量唱段;后半段则是武旦刚当,有对打、翻身等动作,对演员素质要求极高。剧中穆桂英的“风萧萧雾漫漫”成套高拨子唱腔,佘太君的“一句话气得我火燃双鬓”成套西皮唱腔,佘太君“乘月光了敌营山高势险”成套二黄唱腔等等,都成为了各自行当的经典唱腔,传唱至今。

二、享誉中外—渲染京剧之美

《杨门女将》作为国家京剧院经典之作,自上演以来,先后在国内外多城市举办巡演。2013 年,《杨门女将》的创演单位国家京剧院与出品方中国国际演出剧院联盟首次合作,通过中国国际演出剧院联盟的“CIVA联盟院线”平台崭新的运营模式首次推出,在国内联盟剧院包括绍兴大剧院、福建大剧院、杭州剧院、宁波大剧院、南通更俗剧院、江西艺术中心、湖州剧院共演出十余场,皆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收获无数赞誉,对于弘扬国粹精神,传承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际市场上,该剧先后赴美国、英国、俄罗斯、葡萄牙、日本和香港等20 多个国家及地区进行巡演,舞台之上是历史传奇的经典再现,舞台之下满是雷鸣般的掌声,《杨门女将》所到之处,皆为观众留下珍贵的观赏体验。

2015 年6 月26 日,《杨门女将》亮相于美国纽约林肯中心玫瑰剧院并拉开中国文化周的序幕。“三五人千军万马,六七步四海九州”,京剧《杨门女将》以惊艳的表演、华美的唱腔,将女将英勇出征的故事,演绎得荡气回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此次巡演,国家京剧院组织了演员、伴奏乐队、舞美等共71 人,是该院自以往规模最大的一次赴美展演。同时据国家京剧院前副院长陈樱介绍,此次赴美演出是国家京剧院首次尝试的海外商业演出,上演前3 天,3000 张门票基本售罄。因此,这不仅是人数最多的一次巡演,也是一次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跨文化传播交流活动。

2019 年2 月6-13 日由国家京剧院长、党委书记宋晨带领,一行69 人,赴葡萄牙里斯本圣卡洛斯国家剧院、南部城市拉戈阿演出两场传统经典剧目《杨门女将》。以其动听的唱腔,华美的身姿,独特的表演,向西方观众展示中国戏曲的百年京韵。演出在一次又一次的掌声中完美落幕[2]。

三、卓尔不群—发扬国粹之光

(一)丰富宣传手段,拓展新媒体渠道

1.意义非凡的文化交流宣传

2018 年末,习主席赴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主席在访问期间,用这句谚语,形容中国和葡萄牙作为“好朋友、好伙伴”的真挚友谊。“陆止于此,海始于斯”。自古以来,两国就有着密切的往来基础,这使得两国得以打造双方可共享的文化财富,传播优秀文化知识。借助“欢乐春节”活动将优秀作品带到葡萄牙观众的面前,是意义非凡的因此,《杨门女将》这部作品作为中国文化名片深入葡萄牙,凭借优秀的故事内容以及文化意义引人注目。

2.声入人心的广播电视宣传

《杨门女将》在葡的宣传铺天盖地、立体新颖,掀起了一股强烈的“中国风”。7日下午,应葡萄牙国家电视台诚挚邀请,宋晨院长携郭霄、毕小洋、宋云飞、郭明月等主要演员赴电视台进行了《杨门女将》片段的现场直播。据葡萄牙国家电视台音乐制作人克莉斯汀娜介绍到,该节目不仅是在葡萄牙国家电视台、SIC 电视台进行直播,更是在互联网媒体进行全球直播,覆盖更加广泛的收视人群,不仅涵盖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当地学生群体,同时,年轻时尚的消费一族和家庭观众也占很大比重。

3.跨界融合的3D 网游宣传

国家京剧院联合3D手游联名推出穆桂英京剧套装“月照关山”。这是《闪耀暖暖》上线以来推出的第一套联动套装,还原京剧《杨门女将》中穆桂英戏服,以飒爽之姿,扬女将风采。《杨门女将》作为国家京剧院的代表作和京剧经典剧目,在制作套装时完全参照该剧中穆桂英一角的真实戏服进行制作,并完全还原细节[3]。此外,套装每个部件的命名取自《杨门女将》的唱词,对部件的描述也取自戏文。游戏通过戏文唱词让玩家在游戏的同时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杨门女将》这部经典剧目所传达的故事与精神内涵。国粹京剧,用一方舞台演绎家国故事,折射万千世相,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艺术审美,每一件行头都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点滴渊源。

(二)强化品牌认知,传承民族化道路

1.以民族化进行定位、重视文化输出

京剧《杨门女将》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涵盖中国传统文化典故,还涉及了中国的传统哲学、历史、民俗、艺术、古典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它以“巾帼英雄之风融入武术元素创作中国民族特色京剧作品”为定位,全面塑造人物形象的立体感与形象感并进行戏文独白的创译,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还原再现,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又符合西方观众审美想象,让国粹实现真正的文化输出。与此同时,京剧的品牌推广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开幕前的剧目导赏与传统文化详解,精准的外文字幕,特别是国家京剧院新晋推出的讲演相结合的剧目推广方式,艺术上坚守民族化传统,宣传上用传统表演艺术赋予文化品牌新的含义,使京剧的传承与发展、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更加有效。

2.以国际性进行推广、塑造文化品牌

提升文化软实力,其重要途径是保持开放性思维,合理规划对外文化品牌国际性推广,采取分步骤的策略,从优秀文化品牌入手,注重宣传。例如政府层面在国内外举行的综合性文化交流活动,这种国家性的文化品牌文化活动输入能够让观众直接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国质量。知名品牌“感知中国”、“欢乐春节”这种走出去类文化交流节目,不仅提升了我国优秀文化的品牌认知,也培育了一批海外忠实观众[4]。

四、扬帆起航—拓宽跨文化传播之路

(一)加强民间文化交流,讲述中国故事

文化交流是沟通各国人民感情的桥梁,增进不同国家人民的理解、信任和友谊。政府要积极引导、开展民间文化交流。以中国文化为基点,选择恰当的中国文化认知内容,进而以科学的内容传播策略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切实平衡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多元文化的融合,提升跨文化交际与中国文化传播的整体质量与水平。剧院要把握国际演艺产业变化发展的命脉,以换位思考的思维模式、主动创新的战略思维,实现中国元素、中国文化品牌的国际输出。文化部门一方面要以推陈出新的精神发扬“角的艺术”;另一方面,在融入角色的同时要有弘扬优秀文化传播的责任与使命担当,讲述中国故事,更好地让优秀文化作品“走出去”。

(二)借助商业化渠道、进行市场化运作

目前国家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项目,但是大多是注重社会价值性的政府资助性演出,商业价值研究上还比较欠缺。从海外角度来看,中华文化“走出去”应该坚持政府性与商业性并重,利用市场化运作来推行。要促进民族文化和市场需求的对接与融合,用优秀的艺术水准来契合当今观众的欣赏诉求;不断用宏观性的国际化视野来看待走出去的演出。

(三)坚守京剧艺术本体,不断“京”益求精

京剧的本质是写意性,在跨文化传播中要坚持写意性美学原则,回归京剧本体;以发展的眼光,让传统适应新的时代。新变,不是颠覆性工程,是给传统注入新的血液的积极养生,不要一味地将西方戏剧“写实性”元素,强行孱入于京剧本体中[5]。要坚守中国优秀文化的敬畏之心,用优秀文化底蕴去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增加受众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认同。

(四)打造经典文化品牌、延伸文化产业链

国家京剧院一方面可通过创建品牌部—具体负责剧团团的品牌定位以及衍生产品的设计开发,开发更多周边产品,例如音像制品、演出服饰纪念品。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名角人格化”效应,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例如,张火丁赴美演出不仅将京剧艺术带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化人格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中国对外文化演出公司作为张火丁访美系列的活动的主办方,成功的探索到了张火丁作为个性化艺术家的独特魅力,同时,应当积极参与双边文化年、文化交流年项目;尝试与国外剧院合作创排曲目,扩宽国粹艺术跨文化传播渠道,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延伸中国文化品牌的产业链。

结语

《杨门女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以巾帼精神触动人心,承载了文化交流的非凡意义,其赴外演出的成功给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考和借鉴。笔者愿国粹艺术能被更多人品鉴,让世界欣赏更经典更绚烂的“中国之作”,同时希望京剧能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张代表性名片,成为跨文化交流中“可认可、可传承、可持续”的品牌,让世界更进一步领略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价值独特之美。

猜你喜欢
京剧院女将京剧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黄梅前辈
——丁俊美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杨舒涵“杨门女将”毫不惧怕 让Hiphop来得更猛烈些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
京剧的起源
上海京剧院半年挣了一年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