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运忠
(兰陵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山东 兰陵 277700)
猪肉作为当前人们生活中的主要肉食,在这样背景下生猪养殖速度加快,在此同时猪流感、猪感冒发病率在明显提升,直接影响生猪养殖效果。为保证养殖业的发展,应对猪流感感冒进行鉴别诊断,从而确保取得良好效果。
猪流感、猪感冒一般发于春冬季节,两种疾病相似容易出现误诊现象。对于两种疾病来说,如果不进行仔细辨别和剖析,则不能提供对应的参考依据,并导致病情延误。在两种疾病出现后,不及时治疗则会使养殖户的经济损伤加大。
作为一种由于猪流感A 型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是流行性感冒的一种。在感染猪流感A 型病毒后,整体传播速度较快,同时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此种症状治疗十分困难,整体发病率较高。对于猪流感发病后临床表现为高烧、呼吸困难,同时部分生猪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并伴有打喷嚏咳嗽以及眼角发红等症状,患猪口腔部位会有明显的黏稠液体,眼中带有血丝,粪便和尿液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1]。生猪仔患有猪流感后,尿液呈现明显赤黄色同时粪便干结,精神萎靡,如果在及时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同时康复,但如果未能有效控制,将会导致其他并发症例如支气管炎以及链球菌。在此之后猪的病情不断恶化,如果生猪在妊娠期,受猪流感的影响,将会出现流产、早产,严重者将会出现死胎。如果在妊娠期生殖,除伴有咳嗽之外,整个猪的身体会十分虚弱,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管理,将会出现死亡现象。
受营养不良以及外界空气较冷、气温突变的影响将会出现出感冒,在此同时,猪的抵抗力相对下降。猪感冒相对于猪流感来说,具有一定的不同。猪感冒作为一种单体疾病,一般不会传播,并不会出现扩散。在猪感冒发病后,猪会出现体温急剧升高的症状,一部分猪发烧会到40 度左右,临床出现食欲不振以及精神萎靡的现象,患猪在感冒后出现流涕咳嗽以及四肢下端血液循环受到阻碍,除皮毛失去光彩之外,部分猪还会出现腹泻等症状。对于猪感冒来说,和猪流感就有一定的不同,主要是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并没有依据具体的症状来进行判断。猪流感携带A 型流感病毒而出,感冒只是一种普通疾病。猪感冒受季节差异性的影响,一般在春夏季节为风热,而秋冬则表现为和春夏季节相反的伤害现象[2]。此外对于该病传播的主要原因为饲养条件不好,从发病规律上来看,猪感冒主要是大猪发病,而对于一些仔猪将会很少发。在猪感冒发生后和猪流感具有相似的症状,但是患猪体温一般不会明显升高,一些严重的猪会出现腹泻等症状,但此种感冒来说只需进行强化管理。作为猪感冒主要因素的季节变化,相比猪流感较轻,同时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在进行猪的管理中,可以采取其新鲜血液并做好相关试验,如果出现血液凝集,则不视为猪感冒则为猪流感,还应进行及早地诊治并做好相关治疗。
对猪流感来说,除进行治疗之外,还应做好预防工作。对于农村以及城市地区的养殖场来说,应做好卫生防疫并进行针对性地管理。通过定期定时进行猪圈消毒,如果出现病猪要及时地进行隔离,同时对其他猪进行给药,从根本上杜绝大范围的感染,确保及时的治疗。在整个过程中应避免出现扩散严重,杜绝继发性感染,应采用全面消毒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深入消毒,针对其剩余饲料还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例如焚烧或埋藏,在病猪的治疗中要进行营养的补充,以此来提高生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除此之外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相关药物的注射,避免出现继发性感染,主要是将饮水和药物进行混合,在饮水用药中从而添加相关治疗药物,确保有效饮用、在临床诊疗中青霉素以及病毒灵是主要的治疗药物。
猪流感和猪感冒同属于感冒的范畴,但由于病原体不同,因此还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在猪流感的治疗中应降低体温,避免继发性感染[3],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主要药物有青霉素、庆大霉素以及安乃近注射液,应根据病猪的体重以及于实际的发病情况选择合理的药剂,避免用药不当的情况。养殖场出现发病后应进行隔离,一些没有临床症状的猪还应接种疫苗,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在治疗大约一周后,症状将会明显消失,在整个猪圈恢复健康后,还应继续观察。
对于生猪来说,受管理以及思想不科学的影响,因此会造成感冒,在进行感冒的治疗中应加强相关防范意识,确保做好猪圈的保温、防暑以及消毒消杀等工作。通过合理喂养,保障生猪营养协调,针对生猪的具体情况并添加合适的营养物质、微量元素来提升整体免疫力。对于猪感冒的治疗,一般采用西医方式。通过进行对患猪进行肌肉注射安乃近以及复方氨基比林以此来缓解感冒症状,除此之外还采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以此从源头上进行病毒的消灭。对于养殖人员来说,猪感冒病情较轻,应注意避免延误最佳时机引发支气管炎等病症。
除此之外,中成药在感冒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使用甘草,黄芪,冰糖,杏仁在混合研制时,并每隔4 个小时服用一次,连续服用4 天[4]。在根据生猪的具体症状辅佐西药以及青霉素、安痛定能够有效提升抗病能力。
第一,在生猪养殖中,猪流感传染性较强,针对此种情况要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注重生猪养殖喂养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关注营养的均衡性。通过定期消杀,避免病毒的滋生和扩散,以此来降低猪圈圈养数量。部分养殖场由于数量过多,同时密度低,一些养殖场通风不良因此容易出现流感。因此如果出现此种状况,应在短时间内进行迅速隔离,杜绝传染并进行有效的消杀消毒消菌,杜绝出现感染情况。在进行治疗中,着重补充营养物质并结合准确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关事迹,避免出现继发性感染。通过对生猪进行检测,把握其发病症状,在分析判断的同时深入掌握症状以及主要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
第二,对于猪流感的主要发病因素来说,相比猪感冒难度较高,在临床中主要药应以解热镇痛为主,同时采用饮水疗法(水中加入药物)提升免疫力,为了避免猪流感造成的损失,要树立良好的预防意识,通过消毒消杀减少细菌概率并确保消毒工作符合人员要求,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分析猪流感发病情况以及发病规律的同时,避免产生不良影响[5]。
第三,建立良好的免疫体系。为提升生猪养殖效果,应将国家标准作为相关依据,进行流感疫苗的注射,以提高猪群的整体免疫能力为主,在流感预防的过程中,通过加大养殖场环境管理,重视并合理摄入饮食,添加维生素c 增强免疫水平,在确保整体通风性较好的同时安装设备。如果温度变化较大应做好保温防寒工作,确保养猪场环境恒温[6]。
猪感冒以及猪流感均和养殖环境有密切关系,如果注射环境不佳、潮湿因此容易出现疾病。在日常养殖中应加强环境检查,通过保持卫生干燥,采用物理方法同时进行监测,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隔离猪群,由兽医进行专业性的诊治。在密切关系天气变化,避免出现降温降寒,从而避免感冒的情况发生。夏秋季节应做好换气工作,确保能够排出气体,同时饲养过程中要准备温开水避免天气较冷情况下饮用凉水引发感冒[7]。通过做好管理确保条件良好,做好定期的消毒消杀工作。从源头上消灭病毒,尽管猪感冒症状相比于猪流感较轻,但还要引起重视,防止出现治疗时期延误,从而引发其他的疾病。
在兽医诊疗中,猪流感、猪感冒均为感冒,疾病相似性大,但引发原因不同。前者主要是受流感等的影响,猪感冒则较为普遍,二者具有本质区别因此应进行精致区分,以此来降低损失。猪感冒、猪流感分别作为单发性、群体性疾病,猪流感传染范围大同时发病迅速,传染性明显,危害大,因此要注意做好相关区分工作。在做好治疗的同时,给予药物,并进行消毒消杀,保证环境清洁,在做好疫苗接种、物理防范的同时给予对应治疗。除此之外,对于猪感冒来说,应做好保温维持等工作,确保猪舍能够通风,排除有害气体,根据具体情况提升治疗效果,给予针对性的防护,建立相关体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