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韩国语专业发展现状与专业改革模式探索
——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

2021-11-27 11:02王飞飞
魅力中国 2021年31期
关键词:韩国语韩语方向

王飞飞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一、韩语专业发展现状

我校-渭南师范学院-是由2009 年建立韩国语专业,同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此后连续招收三届学生,到2012 年因学校发展模式变化停止招生一年,采用隔年招生,直至2015 年及以后恢复每年招生。2009-2011年是韩语专业在陕西省火热发展期,2009 年之前仅西安外国语大学开设韩语专业,2009 年之后在西北政法、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等高校随即开设韩语专业,且随着三星半导体入驻西安,掀起了整个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的韩语热潮。本校最初设立韩语专业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招生,进行四年制教学。最初的韩语教学,依然是开设基础韩国语、韩语会话、韩语听力等基础课程,零基础教学,重点强调单词、语法、句式结构、阅读理解与写作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狠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强化语法练习,努力提升学生阅读与听力。同时学校与韩国培材大学、同德女子学校、顺天乡大学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送留学生,邀请韩国老师讲授会话。最初几届学生,学风良好,基础扎实,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韩语人才,进入国家部门、韩企等单位,有的选择继续攻读博士。

从2016 年起,学校积极进行教育改革,首先是硬件方面,将教室传统黑板都换成交互式黑板,设立多个高端语音教室,成立专业教师团队,录制慕课视频。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型人才,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每学期增加学生的实践课堂活动,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韩语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设置的有韩语语音实践、韩语办公自动化实践、韩语文化体验实践、韩语贸易谈判等课程,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这些课程的设立初衷是好,但真正实践起来很多是浮于表面,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随着中韩关系的降温及2020 年爆发的疫情,当前本校的韩语专业目前现状不太乐观。首先从就业上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就业仍然依靠于西安三星半导体公司,受疫情与经济因素影响,三星半导体公司人才需求量下滑,相关协力社紧随其后。毕业生就业不得不另寻出路,去往外省或进行与本专业无关的行业,这直接影响到韩语专业的招生。特别是随着00 后步入大学,韩国本身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申报韩语专业的人数减少,甚至录取后申请转入别的专业。以本校2000 级韩语专业为例子,全班27 人,有7 人申请转入其他专业。整个韩语专业发展形势前景堪忧。

二、“韩语+方向+选修”改革模式探索

本学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韩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紧紧围绕此办学目标,忌夸大其词,更应该针对此理念调整培养学生的人才方案。对于本校而言,不排除部分考研学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针对非师范类的韩语学生应该培养除纯韩语之外的一技之长。据2017 年一项针对青岛韩资企业、行业、企业工作人员、往届毕业生等为调查对象,深入10 家韩资企业对人才需求做出调查。结果显示,韩资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不再仅限于韩语能力,而是趋向多元化,能掌握另外一门专业优先录取。比如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要求除精通韩语外,要了解海外通关流程及掌握excel 等办公软件。

故此,提出“韩语+方向+选修”的教学模式,“韩语”是指本专业,是以本专业为主,四年制学习,其中一二年级是基础知识阶段,加强学生基础词汇、语法、句式、语篇、文化、交际等,课程结束后,学生的韩语水平要达到中级(3.4 级),能流利地进行日常对话交流,可以翻译生活化文章。三年级阶段开始分方向教学,针对学生今后的毕业方向进行专业方向的分级:选择考研的学生,开设韩国语语言学概论、韩国文学及文学史、韩国语翻译(笔译和口译)、韩国历史、跨文化交际等高年级的课程,帮助学生考研;选择就业的学生,开设韩国语导游课、韩国文化体验课、韩国语贸易会话、韩语商务谈判等就业基础课程,同时针对就业学生的需要,再开设选修课程,比如三星电子术语课程、半导体术语课程、汽车零配件术语课程、对外汉语教育、韩汉双语教育教学等社会所需课程。从班级人数来看分方向教学,除了精读课程统一授课外,其他课程基本将一个班级(2000 级班级人数20 人,2019 级班级人数26 人,每年考研人数在10 人左右)划分为两个班级进行授课,这样每个班人数大致在10-15 人左右,达到小班教学人数,能细心照顾到每位同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选修”是指选修跨学科课程。针对所有韩语学生,依然开设高级韩国语等高年级课程,保证所有学生毕业时韩语听、说、读、写水平达到高级(5,6 级);同时,针对所有韩语学生,开放跨学科的课程选修,比如想要考取韩语教育学方向研究生的同学,可以选修本校教科院的教育学课程;对语言感兴趣提高语言水平,可以选修英语或日语或其他语种的课程;也可以选修历史、汉语言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动漫设计等其他学科的课程,保证韩语专业的学生完成大学课程时,既具备了本专业的语言能力,又掌握另一门技能。

其次,这样的改革模式,可以参考其他院校的办学理念。其他学校早已开始这样的办学模式,比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提出“韩语+英语+辅修课”的双语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4 年学习熟练掌握韩语与英语两门外语,同时强调熟练掌握计算机及外语相关计算机基础知识。本学校也可以在专业教学计划之外,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他经济、贸易、法律等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将基础知识教育、专业方向教育、应用技能训练和跨学科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多语种、多学科、多功能、复合型的高级韩语专业人才。

三、改革模式面临的问题

第一,教师面对提高自身知识的挑战。“韩语+方向+选修”的教学模式,虽然能解决韩语专业就业面窄的问题,但是面对各科选修“方向”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目前本校的韩语教师的专业方向大都是语言学、文学及翻译等,类似于韩语贸易、韩语导游、商务谈判等之类的课程需要教师们不断拓展自我知识宽度,积极学习新的知识。

第二,学生自身面对“方向+选修”的改革时,要首先清楚自我发展蓝图与自身优势。在三年级阶段,是选择今后继续读研还是直接就业,催逼学生作出选择。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今后想干什么,势必先解决学生在这个阶段的迷茫与彷徨。另外,学生还要清楚知道自己的优势。除韩语之外,还擅长哪些或感兴趣哪些方面:比如有些学生交际能力强,这可以选择导游等方向;有些学生思辨能力强,可以选择商务谈判;有些同学本身语言天赋不错,二外习得地也好,可以辅助选修英语或日语等其他语言。这要帮助学生认清自我认知,扬长补短,达到优势最大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根据本专业当前发展实情与本校情况来提出“韩语+方向+选修”的改革模式,这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将会事半功倍。每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都有利有弊,开展的过程中尽量趋利避害,将弊端降到最小化,最大限度提高韩语专业人才发展优势,做到对学生互利互惠,提高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韩国语韩语方向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韩语教学策略分析
构式理论与韩国语“?”句式教学
韩国语 "V+ " 与汉语"V+死了"对比研究
谁说我们学韩语只是为了追“欧巴”?
韩国语中的敬语表达方式总结
多媒体技术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