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建设探讨

2021-11-27 23:47:06林少霞
魅力中国 2021年45期
关键词:师德师师德高校教师

林少霞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海珠校区),广东 广州 510310)

习总书记曾在相关会议指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职责,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要承担起传授学生知识,教会学习方法的职责,还需要承担起培养人才,素质教育的重任,而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育人成为了主要的任务。高等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大学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且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发展特征,因此对于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以及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从而为学生树立好的学习榜样,以自己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影响学生,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从而真正的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作用,帮助学生成长为符合国家需要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建设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仍需相关教育学者展开深入研究,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设完善措施,为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提供助力。

一、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对于高校教育而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因此高校师德建设对于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形式多样的非主流思想冲击着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念,在这些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侵袭下,许多教师在心理上受极端主义思想观念的影响,进而在自身工作方面产生一些作风问题,高校教师道德失范现象频频发生,对于高校教师队伍的构建和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在这种背景下,相关教育部门及高校有必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师的思想观念,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自身文化素养等,从而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高校教育中,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与教师的教研工作也具有较强的联系,教师的师德指导着教师的工作,而教师的工作中也体现着教师的师德,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关乎着学校的名誉,也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对于高校发展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习总书记在相关会议上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因此在高校的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应该把提升教师的教育育人能力和加强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只有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教书育人能力和思想文化修养,才能为高校的教育工作做出贡献,促进高校的教育水平和综合地位显著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高校办学目标。通过师德师风的建设,促进高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思想文化修养稳步提升,才能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入高素质的人才,使高校逐步跻身为国内甚至世界上一流的高等院校。

现阶段,国际化发展趋势逐渐加深,形式多样的文化思潮不断涌入,冲击着主流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思想,甚至出现了一些反对共产党领导的思想,这种非主流思想侵袭着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对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非主流思想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教师应发挥好引导作用,以自身的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态度,因此对于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应在各种教学活动中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会辨别各类思想文化,并学会正确分析各类思想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能否帮助大学生应对各种文化思想冲击既是职责所在,又是评价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文化修养的重要指标,因此高校教师应加强自身思想建设,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为大学生树立典范,将其贯彻到日常教研工作中,从而帮助高校有效应对非主流价值观的侵袭。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可行性措施

(一)构建并完善高校师德师风制度体系

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对完善的师德师风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因此高校应提高重视程度,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并始终明确高校师德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在师德建设过程中以严格的制度体系作为约束。首先,高校应设置严格的人才准入机制,在招聘高校教师时严格把好入口关,在进行人才筛选和考察时,因着重考察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多种渠道多角度的探查教师的综合素质,将教师的思想文化表现放在考察的首要位置,应严格筛查人员中是否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对于这类人员给予坚决的否定,从而在源头上保障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发展。其次,高校应对教师设置严格的内部考核机制,在考核其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应将教师的思想文化修养和道德规范也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时监督教师的教学表现和行为规范,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师的教学科研表现和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针对师德师风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相应处理,是情况取消问题教师的评奖评优资格。除此之外,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执行力并有效监督建设工作执行情况,高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监督制度体系,通过高校教师对教师的监督,以及高校大学生对教师的监督,保障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得到有效提升。应该注意的是,进行监督的人员应尽量全面,包括高校管理层、高校教师、大学生,以及所有的校园工作者,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及时发现师德师风不正的教师并给予上报处理,确保高校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进程顺利开展并实施。

(二)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教育

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教书育人,引领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基本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并在教师内部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具体而言,高校应加强教师教育培训工作,学习和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高校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文化修养,高校应为每位教师都提供参与师德师风教育培训的机会,并创新培训的手段和方法,并确保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参与教育培训,从而帮助教师充分理解掌握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和作为教师必备的思想道德规范。其次,高校应在教师内部普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育培训工作,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活动,邀请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学者和专家传授经验,从而帮助教师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并充分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等内容,忠诚于党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遵循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除此之外,高校应根据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工作的表现和成果,选树师德师风榜样,在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考察各位教师在之后的日常教研工作中的表现,并据此选择在师德师风和教研工作方面表现优异的教师作为榜样,从而激励其他高校教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省并加以解决,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帮助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取得稳步发展。

(三)高校教师自觉提升师德师风

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教师是主体,因此应发挥好自身的约束作用,明确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定位,明确自身的使命责任,将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作为教学目标,并在各项教研工作中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理念,以此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动力源泉,从而对大学生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教师还应明确自身思想道德和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才能为学生树立典范,发挥好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成长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应自觉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通过自觉学习高校教师从业规范和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知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思想理论体系,强化自身的思想认知,提高思想觉悟,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高度关注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内容,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取经,深入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从而真正地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并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从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约束开展工作,提升自身师德师风水平。

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的发展时期,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至关重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发挥好教师教书育人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是打造高校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要准备,是提升高校教育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关键,也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应充分动员高校全体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构建并完善师德师风制度体系,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监督,配合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升高校师德建设的水平。

猜你喜欢
师德师师德高校教师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48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井冈教育(2020年6期)2020-12-14 03:04:32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1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8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