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西州 416000)
随着我国餐饮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对中西面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各个高职院校对面点专业进行了改革,利用1+x 制度试点的优势来促进中西面点课程的发展。
1+x 制度的核心内容指的是构建一个与专业对等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培训考取各种证书来增加自己的就业技能,提高自己的就业资本。1+x 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基础上积极地接受多类职业技能的考核,并获得等级证书,加强自己的就业创业能力。1+x制度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了职业资格的考核,由国家授予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来证明持有人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技能,可以从事该项专业的工作,同时也是在晋升和加薪时的有效凭证[1]。因此,职业资格证书属于入门的门槛。虽然职业资格证书在国际上认可度不叫高,但是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最终被叫停,只有部分含金量比较高或者是需要保持职业存在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包括教师资格证、律师资格证等等。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指的是大众可以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或者职业培训后获得的某个职业的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不是进入职业的最基础要求,是在一定标准下的证书,证明持有者在某个领域中职业技能在某个范围内。
第一,能够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实现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大众的方方面面,对各种行业的产业调整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各个行业进行产业调整的过程中,对于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职业岗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对人才的专业化程度和专业的技能水平出现了更高的要求。1+x 制度将学生的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能够推进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与职业创新能力,对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供需矛盾进行有效缓解,为我国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第二,能够迎合改革的需要。从2013 年开始,我国相关部门就陆续取消了很多职业资格证,使得就业门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1+x 制度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融合,为各个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创建了良好的平台,在协调处理校企合作的同时迎合了改革的需要。
第三,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创新作用。学生通过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够获得某一个职业中的不同的等级职业技能,1+x 制度能够紧紧把握住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方向,并结合实际的工作需要针对技能等级证书的内容、功能定位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有效地将教育教学工作和岗位需求进行有效的链接,为职业院校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一,要做好正如入校的考察工作。1+x 制度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对于证书的目录缺乏标准化,所以,各个高职院校必须要做好对证书的考察工作,根据本学校的专业要求和教学内容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遴选,不断提高证书的含金量,提高证书在社会中的认可度。
第二,不断加强培训工作,并设置评价组织,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在高职院校当前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建立的,因此要接受学校委托或者是学校协同组织学生进行培训工作,加强学生的专业化培训内容,有利于拓展学生在某一个领域中的技能。同时还要设置评价组织,对学生参加培训进行评价和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不断改进培训工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从而保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具有时代性。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培训组织方案编制的完善工作,从多方位多角度来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确保学生通过培训能够掌握较高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3]。
第三,能够不断地完善考核制度。1+x 制度促进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进行有效的合作,建立并不断完善考核制度,根据高职院校中的专业建立考核站点,将专业课教育和职业技能考核进行有效的融合。考核的内容主要针对学生未来工作中的技能需求。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对学生的考核进行联合监督,避免出现考核放水或作弊的现象。
第四,加强对培训的监督,提高证书的含金量。为了能够保证1+x 制度下证书的含金量,各个高职院校必须要利用学分制度来完善学生的学习成果认证和转化,提高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间的融合。鼓励学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创业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够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来限制学生毕业,保证学生是自愿参加各种培训和考核。
1+x制度下,高职院校要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做好阶段性的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在课堂中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要将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系统的连接起来,使得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能够作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基础和起点,同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专业课程的课外延伸和拓展,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为培养全面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路径。
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将教材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内容[4]。中西面点课程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必须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所以,仅仅靠教材内容是远远不能达到实际的工作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利用1+x 制度来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除了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还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更优秀的中西面点教师,让学生了解到更高级别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技巧,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
在中西面点课程的实际操作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创新的思路,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面点制作水平。教师在实践操作课堂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将班级中的人分为不同的小组,以小组的形式来改进制作方案。当各个小组制定出操作方案后,将其进行评比和科学的分析,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一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方面的知识渗透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1+x制度的认识程度,让学生主动地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在中西面点课程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一方面要督促学生提高对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的重视程度,还要注重食材的选择,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卫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中西面点课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面点师的身份,帮助学生融入实际操作中,做好小组配合工作,发挥出个人的操作技巧完成面点任务。
学生是1+x 制度试点中主要的培养对象,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培养。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将企业对人才的职业需求和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进行有机地融合,通过1+x 制度试点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就业,为社会提供创新复合型人才。
学校在对高职专业进行课程他设置的过程中可以邀请企业进行共同的参与,将教学大纲和企业的岗位要求、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结合,不断完善中西面点课程内容,打造出涵盖公共课与专业课的教学体系,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有机融合形成交叉式教学模式[5]。中西面点课程中实践课程应当占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比重,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通过实践课程掌握好专业的技能,打好专业技能基础。中西面点课程中不仅仅只有专业的面点知识和面点技术,还要设置食品原料知识课程、营养学课程以及卫生知识和食品安全课程等的。同时,还要对面点工具进行深入地学习,学习如何挑选优质的面点工具,如何选择合适的器具,如何对面点所有物品进行保养等等,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为学生进行更高级别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核评价是对学生进行中西面点课程学习的一种客观评价,能够很好地衡量出学生是否通过学习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在1+x 制度下,学生不仅仅要接受学校的教学考核,还要接受各种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后获得证书。因此,学生面对的考核内容除了包括教学规定的各项课程,还要面对能够表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核,主要包括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西面点技能大赛等等,并对此进行综合性的评定。如果学生考核达到合格的标准,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和荣誉,为未来的就业增加砝码,考核评价的重点在学生的主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方面,主要是中西面点的制止水平和创新能力上,从而能够保证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实践能力。
中西面点课程教学在创新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不断地更新面点课程中的原辅料。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众对面点的要求也随之增高了。面点制作的原辅料也在不断地改变和增加。这样的改变能够增加面点食品的口感,提高面点食品的营养价值,同时还能增加面点食品的花样,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第二,在进行中西面点课程中增加营养学。当前大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要求事物不仅仅要具备好看的外观和好吃的口感,还要具有比较高的营养价值。所以在进行中西面点课程中增加营养学内容,能够增加学生对影响学知识的储备,有助于学生进行面点食品的创新,将面点食品和营养学进行结合,通过把营养和美食结合在一起来吸引消费者,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营养需求,还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中西面点课程教学想要保持与时俱进,就必须要不断优化面点加工的技术,培养复合型中西面点人才,1+x 制度试点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强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