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按需维保体系构建

2021-11-27 02:11石瑾秦文李贵霖
魅力中国 2021年42期
关键词:电梯装置检验

石瑾 秦文 李贵霖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 100029)

一、整合电梯制造,安装,维保一条龙服务

1.要想实现按需维保,势必会增加制造单位制造成本。某些部件要想实现按需维保,必须要在设备上增加一些监测装置,或者监控装置。这就需要加速电梯制造标准的更新或者修改单的出台。在基于按需维保的试点大环境下,这就需要制造厂家提高制造水平,激发原创动力,能够利用自己的服务器等技术手段精准的判定电梯故障,并且将故障分类。目前电梯故障判定的精准程度还有待提高,电梯报故障了,通过服务器也显示故障代码,但按照故障代码的指示去维修设备部件,仍存在故障依然清除不掉的情况。

2.经验告诉我们,有些投诉是由于安装问题导致的。有些地方由于电梯增长速率过快,安装人员短缺,有些安装人员经过半年或者一年的短期培训,就自己开始单独安装电梯了,有些安装项目也不一定能顾及,导致后期投诉较多。安装验收过后,维保单位就接手了,有些维保公司对安装投诉项目拒绝整改,或者要求使用单位(用户)出维修资金才肯整改,但是使用单位不肯出这笔费用,认为这是安装单位的问题,安装验收已经通过,没有义务出这笔钱进行整改。那么问题来了,按需维保项目假如涉及到安装问题,而使用单位又不肯出这笔费用,导致整改项目一拖再拖,这块能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如何监管?

3.按需维保的话,是维保单位对电梯是否需要维保进行确认后,再进行维保行为。那么必然会存在一个问题,是所有项目都进行按需维保,还是抽取一部分项目进行按需维保?假如所有项目全部按需维保,有些维保项目确实不好界定。比如说某个部件,是均匀磨损还是不均匀磨损,磨损达到什么程度,维保单位就该维保了?比如底坑有垃圾,底坑垃圾堆到什么程度,维保单位就需要维保了?底坑是否需要安装监控?这就需要加快出台或者完善一些相应的制度文件和法律法规。假如部分项目按需维保,按需维保(智慧监管)改革就会不彻底,这样就会形成一部分项目按照一个月维保两次这种传统办法进行,另外一部分项目实施按需维保的行业格局。这样的话,虽然也进行了按需维保改革,但是会改革不彻底,仍然没有跳出传统维保方式的桎梏。

4.不同制造厂家的监测装置实现监测的途径是不同的,既然途径不同,是否会给后期维保单位增加相应的负担?假如使用单位更换维保单位,新的维保单位能否快速地掌握不同制造厂家监测装置的监测原理?维保单位自身已有的监测平台能否对接不同型号电梯的监测装置?都是需要急迫解决的问题。如果实现不了,是否会形成某些垄断?某些型号的电梯监测装置,只能由某些制造厂家授权的维保单位进行维保。一旦出现垄断,电梯使用单位可选择的余地就会大大减少,从而不利于按需维保政策实现不同维保单位之间的流通。

5.如果能有效整合制造,安装,维保资源,就能有效避免出现维保项目与安装项目脱节的现象。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维保单位说这是安装项目,与维保无关。如果不对安装和维保单位进行有效整合,按需维保如何实施?整合制造厂家是因为在按需维保过程中,能实现电梯零部件的快速更换,且零部件的制造质量也有所保证,有效提高按需维保效率。未来厂家制造,厂家安装,厂家维保的一条龙服务,能极大提高按需维保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二、开发相应的监管平台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互联网+维保”模式也随之被提出。借助互联网监管平台,实时监测电梯运行姿态,通过记录每次故障原因,困人后救援时效,更换了哪些部件,这些记录形成大数据以后,能预测电梯风险状况,提前预测哪些零部件寿命到期了,哪些零部件磨损达到了设计标准,使用达到多长频次后哪些零部件有可能出现问题,电梯困人后有没有及时把人救援出来,平均救援时间是多少。通过监管平台以及配套的监测装置,减轻了维保单位的维保压力,提高了维保效率,监管部门能实时了解电梯按需维保动态,进而对按需维保提供有力数据支持[1]。

但是,目前监管平台各个省份各自为战,都有自己独立的平台。但是按需维保是全国范围内的,只要有相应的维保资质,当地监管部门允许进入,理论上只要取得资质,各个省份都可以开展业务。这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为了成功接入各个省份的监管平台,同一维保单位是不是要开发多个平台,才能在多个省份开展业务?但如果维保单位只在某个省份开展业务,只需开发一套系统,但是这样不便于按需维保在全国各个省份的流通。

目前现有的物联网技术是否能达到所有维保项目监测的目的,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有些监测装置如果采用无线传输数据的技术手段,有些偏远的地方或者井道内是没有无线信号的,不利于无线信号的传输。但采用有线信号传输,势必会增加布线成本。如何将这些监测装置,有效的低成本地融入当前电梯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对于老旧电梯,是否需要增加这些监测装置?如果是,是算改造、重大修理还是一般修理?老旧电梯加装这些监控装置难度有多大?老旧电梯的主板能否接收这些增加的监测装置的信号?主板是否需要升级,升级费用是多少?加装成本是多少?用户是否能够承受这些高昂的加装费用?还是政府出钱,解决一部分费用问题。这些都是需要通盘考虑的问题。

三、使用单位(用户)满意度调查

使用单位是主体责任,按需维保,或者说是智慧监管效果怎么样,是使用单位(用户)说了算,用户觉得满不满意是最终目的。要形成以用户满不满意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配合(或者是上报)监察机构,倒逼维保单位把电梯质量搞上来[2]。

应把故障率,困人率等重要指标纳入按需维保评价体系。电梯三天两头的故障,用户肯定不会满意,故障率太高,用户怨声载道,不能让用户满意,有可能按需维保,或者说叫智慧监管,就是纸上谈兵,或者可以说就是失败的。使用单位(用户)满意度调查,我认为这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指标。最终判定这项改革举措是否成功,取决于用户(老百姓)满不满意,这项政策是否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四、建立健全零部件报废标准

与相关部门沟通,加快出台一些零部件或者整机报废标准(达到什么状态,或者磨损程度,就强制报废,有利于按需维保业务开展)。当前整个行业迫切需要提供一个完整的零部件行业报废标准,或者零部件报废年限。比如这个零部件到底该不该换?其具体服役年限是多少?比如安全钳,寿命是10 年还是20 年?达到年限了是需要大修么还是需要更换?再比如导靴,磨损达到多少就需要更换?现在没有一个统一的量化指标,没有一个强制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这个需要与电梯制造厂家沟通,形成相应的标准文件[3]。

五、制造成本

要想实现按需维保,必须研发一系列的监控装置。这些装置的研发,势必会导致电梯整机出厂价格也就是制造成本的飙升[4]。价格的升高是否会导致客户市场的减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虽然研发这些监控装置,有利于按需维保政策的实施落地,但相关部门是否考虑到制造成本问题?监控装置的可靠性也是一个问题,如何验证这些监控装置是可靠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再者,对于验证这些监控装置的可靠性,是否需要纳入检规范围?检规是否需要重新修订?都是政策制定者及检验机构需要考虑的问题。

六、时间成本

假如按需维保相关监测装置纳入了检规体系,是否增加了检验机构的检验负担,当前检验机构人手不足是常态,人机矛盾比较突出[5],假如增加这些监测装置的检验项目,单台电梯的检验时间是否会增加?再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提出检验检测分离,这些增加的监测装置的项目,是归于检验还是检测?检验机构目前来说大部分还是公益性质的,但是检测单位不是,检测单位是营利性质的,增加的监测装置项目检测,势必会增加检测单位的时间成本,检测单位能否承受?

七、培训成本

按需维保既然是新试行的政策,必然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推动政策的落地。新的监测装置假如纳入检规范畴,整个维保行业从业人员需要重新学习,检验机构人员也需要学习新的检验方法,培训成本的增加,检验检测机构能否承担?维保单位能否承担?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也需要重新进行培训取证,使用单位培训成本能否承担?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八、问题与思考

“互联网+维保”监管平台的应用,虽然极大地提高了按需维保效率,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假如物业更换或者维保单位更换,之前的物业或者维保能否给更换后的物业或者维保单位提供相应的数据库?而且这些数据库能否兼容新的监管平台?不同物业或者维保公司所使用的监管平台差距会很大,如何能够进行数据库的兼容,势必会成为下一个热点问题。按需维保冲击了传统的维保模式,因而传统的监管方式必然不适用。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方式和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猜你喜欢
电梯装置检验
教你辨认枪口装置
苯中水分的检验
倒开水辅助装置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被困电梯以后
电梯,电梯,“飞”起来
轰趴装置指南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电梯不吃人
被困电梯,我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