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角下文化创意产业问题探讨

2021-11-27 02:11李想
魅力中国 2021年42期
关键词:美学消费产品

李想

(北京 100083)

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以北京市为例,从2004 年到2018 年,文化产业经济产值的占比增长到北京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扩大了就业规模。为推动文化创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形态的有效转变,实现产业竞争力与生命力的持续增加,有必要着眼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特性,从美学视角,充分利用审美规律与经济规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标志着世界经济开始从资源要素经济发展模式向科技、文化和创意为内生增长要素的经济发展模式升级的趋势。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是基于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结构升级的内在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向更具人性化高度文明发展的需要;更是为了尽快满足国际、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形态,主要依托产品内容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产生经济价值,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内容创作者、制作方的专业能力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1]。根据著名经济学者凯夫斯的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大致上具有创意产品需求难以预估、创意产品属性多元、创意产品个性鲜明以及创意产品持续盈利等基础特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消费习惯、消费能力的持续改变,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特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强大的渗透性以及外溢效应,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对不同资源的组合优化,形成更具审美价值、更富有吸引力的文化内核,这种文化内核逐步转为具有高附加的知识产权,进而形成大量的文化衍生品,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2]。例如日本的动漫产业,动漫作者在创作文化内容的同时,漫画作品的经济价值链条逐步延伸,形成了纪念版海报、手办等衍生产品,实现了动漫文化作品经济价值的外溢。根据日本动漫协会提供数据,2018年日本动漫产业市场规模2000.9 亿日元,同比增长9.9%,成为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文化创意产业经济附加值与外溢规模与产品的内容创意有着密切联系,为保持文化创意产品内容与目标群体之间的黏度,刺激消费需求,培养稳定的消费群体,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审美规律的引导,有目标的、有层次地对文化产品的内容、形式等进行创新,以保证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影响力。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将创意发掘、内容制作以及产品研发等工作与美学领域结合起来,旨在通过美学规律的参与,消除文化创意的不确定性,保证创意内容可以引起正向的市场反馈,在满足消费者文化产品需求的同时,发掘文化创意产品的经济价值,对于后续产业活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方向性引导。

二、文化创意产业美学现状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美学现状的探讨,细化审美规律的应用情况,为后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美学理论的应用、美学价值的提升以及经济价值的挖掘提供了方向性引导,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文化创意产业审美效用弱化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核在于通过文化产品内容、主题的迭代更新,满足消费者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属性与文化属性,要求从业人员在进行产品创意的培养的过程中,应当着眼于消费群体的不同,在美学规律的引导下,依托社会实践,结合自身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进行创意的构建,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审美属性得到较好的凸显,以美学价值为基础,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进行相关文化产品消费,获得经济收益[3]。但是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文化创意产品标准化的倾向,部分企业在产品内容制作的过程中,忽视了产品的审美效用,着力将文化产品按照大众消费观念进行打造,这种处理方式,固然可以使得文化创意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从长远来看,其文化产品缺乏精神内核,无法真正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消费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文化创意审美效用的流失,对于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妨碍作用。

(二)文化创意产业忽视了审美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属性为美学经济,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领域,均涉及到如何把我国丰富而优质的文化内容创造性地融入其产品的审美之中。

随着文化市场体系的完善,在形成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的同时,消费者文化感性消费的特点日益突出,文化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势必要求文化创意企业在开展各类创新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以需求为导向,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合理划分市场类别与文化审美需求,通过需求的精细化区分,有针对性地开展审美创新,实现文化创意的有效培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多数文化创意企业在开展相关产业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将美学规律用于消费市场的划分,一方面导致文化创意市场消费群体的不够细化,结构层次不清,审美需求不明,造成了文化创意的盲目性[4]。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企业只能遵循大众文化的消费惯例,被动性地进行文化产品的创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品自身的审美创意,无法充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产品消费需求,长远来看,无助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美国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相关企业在文化创意培养的过程中,极为重视文化创意的审美价值,将美学规律运用到文化产品的研发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好莱坞电影等文化创意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消费需求。

(三)文化创意产业缺乏美学引领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审美需求作为人类的精神需求,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类别,而审美需求往往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主要输出路径,其根据公众的审美需求,进行文化产品的创造,打造个性更为突出、内涵更为丰富、主题更为鲜明、形式更为自由、表现更为多元的文化产品形式。但是,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部分从业人员在文化创意环节,没有美学观念的引导下,进行相应的文化创意发掘以及培养,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妥善地处理以及解决,将导致文化产品与审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不仅无助于精神需求的满足,还影响了文化创意企业的竞争力,无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尝试借助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将美学规律纳入文化创意之中,以审美规律为引导,推动文化创意活动的有序开展,加速文化创意产业全新业态的形成。

三、美学视角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

美学视角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从业人员以问题为导向,兼顾审美、盈利等因素的考量,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切实促进文化创意活动的审美化、产业化以及跨领域化,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业态。

(一)加大文创产业人才培养力度

受到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路的影响,从业人员没有正视起美学规律对于文化创意企业的重要性,没有能够从产业发展的整体角度出发,在精准把握美学规律的前提下,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市场需求发掘以及创意培育方式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构建[5]。观念更新的不及时以及认知的片面性,限制了文化创意产业活动的进展成效。根据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针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匮乏的现状,尽快培养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高级人才是当务之急;尽快培养一批具有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知识、文化见识、美学素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政策分析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实战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的研究型与应用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就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众心所向。

(二)工作方式的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式的创新,对于文化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以及认可度,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这种内在联系,要求企业管理者从实际出发,对文化产品创意的产生方式、衍生方法作出适当调整,通过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实现文化产品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在满足公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延长文化产品的经济链条,保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潜力。例如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充分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通过对不同文化要素发掘、整合以及应用,丰富文化创意的内容,将更多的文化形式纳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之中,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联系,实现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通过美学要素的持续丰富,拓展了文化创意的范畴,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例如通过国内动漫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借鉴了日本动漫产业的相关经验,在综合分析消费者审美取向的前提下,对动漫的主题、内容、场景、色彩、人物等进行了创新,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馈。

(三)工作体系的健全

美学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为激发创作者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从全面性、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备的工作机制。必须高度重视、重新审视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当务之急。例如可以借鉴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相关经验,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以制度为基础,推动文化创意生产体系的完善,有效解决过往文化创意企业在文化创意发掘等方面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文化创意生产机制,服务文化产品要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强化整体竞争力。

四、结语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标志着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时期的到来,意味着文史哲应用化时期的开始,更预示着一个全新而美好的消费时代的降临。文章从美学角度出发,在掌握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基础上,深刻总结过往产业发展的经验,在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美学不足的前提下,采取针对性举措,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美学价值的提升,为相关文化产业活动的有序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猜你喜欢
美学消费产品
盘中的意式美学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外婆的美学
40年消费流变
纯白美学
新消费ABC
“妆”饰美学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