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2021-11-27 02:11江圆
魅力中国 2021年42期
关键词:红色思政育人

江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广州 510545)

一、前言

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谈到:“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强国的建设提升到了国家重要的战略高度,红色文化资源是带有红色印记的文化资源,具体指党和群众在革命各阶段形成的宝贵文化,既有可以触摸的文化遗迹,也有内化后的精神品质,属于特殊的文化存在体[1]。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独特的功能和强大的教育意义,是贯彻课程思政的重要文化资源。未来属于青年,民族复兴大业寄予青年。青年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的大任,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教育气氛、传承红色文化教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播地,高校在传播文化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在意识形态架构日益重要的今天,将红色文化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铸魂育人意义。将红色文化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当中也是我国在建构文化强国的一次重要创举,能更好的将红色文化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始终,这是对红色文化的后续发展,也是对思政教育本质的继承与发扬。同时,高校思政课的主课程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 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 年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 年版)》、《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 年版)》等课程中都有大量的革命精神、革命事迹、革命传统的红色文化教学内容。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 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为例,书中前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等都有体现红色文化的教学内容。由此说明,红色文化无论就其本身内容还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说,都充分说明了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红色文化发展的现状

据调查,当前高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许多大学生只是出于期末考试的目的,为的是拿到这门课程的学分,并没有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入脑理解、入心感受,更谈不上对其中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怀,具有重要的铸魂育人意义,这当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红色文化的学习与理解,也是课程思政的本质意义所在。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和传播逐渐被忽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由于联系不够到位,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往往没有与实际相结合,光从教师课堂上口述和思政教材课本上的描述是难以真正地感受到红色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灵震撼和感染,红色文化的科学价值难以彰显,形式死板往往无法对红色文化产生真正的认同感和热爱,容易造成形式主义,也无法体现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红色文化中的思想文化价值也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发挥。2005 年中宣部、教育部颁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 号),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此后,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思政课的实践课程及课程实践报告的撰写,但是报告的效果确并不是很理想,也没有从根本上加深学生们对红色文化的归属感。作为一名中国人,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我们必须要正视现阶段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现状,并要勇于面对问题,继续发展中国的红色文化资源[2]。

三、红色文化发展的前景

红色文化发展的前景富有无限生命力,红色文化教育中所培养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包含的中国革命观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借鉴和值得研究的中华优秀文化资源。红色资源的优势在于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与红色革命历史事实进行对话,与中国共产党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对话,让大学生在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信服的事实面前亲自去感知和体验[3]。学习红色文化能使大学生牢记革命历史、发扬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强国赓续精神血脉。红色文化在中国思想文化架构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她的发展前景往往拥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一方面,就社会价值而言,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会增加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归属感,依托政府的主导,红色文化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就教育价值而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能够实现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的双向提升。教育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向作用的结果,在这个双向运动中,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本性,在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课堂教育中,自觉做到学思悟相融合。作为教育客体的学生不是被动灌输知识,努力做到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参观红色旧址,从革命传统中感悟红色精神指导实际行动,自觉做到认知行相统一。

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体系,架构红色文化教育理念

作为社会思潮和舆论的主阵地,传播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丢失传统课堂教学这一利器,红色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思想与思政教育目的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在思政课教学中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要进行深入挖掘,适宜地将红色文化转化为教学资源,能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进行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

1.做到因人而异和因时而异

因人而异就是根据每个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实际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为区分,具有针对性的、指向性的为大学生实施不同的红色文化教育方式,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因时而异就是要做到红色文化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内涵,只有充分了解到每个时期红色文化所对应的内涵才能够以史为鉴,展望未来,在教学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红色文化历史观相结合融入到思政教育中。

2.思政课教师要逐渐转变对学生的教学观念

教学中注重方式与手段的创新,运用教学知识探索情景式教学、引导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把握好知识性与趣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平衡。同时,教师也可以大胆尝试情境式教学法,如带学生们到实地去参观红色旧址,在参观的过程中进行充分讨论、互相交流,以加深对于思政教育中的红色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强大的情感冲击力、心灵震撼力、精神感染力,学生自己亲身体会后才能够更好的将思想和理论相联系。如果不方便去现场参观,教师也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将信息化教学和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如播放电影或图片,让学生也能形象地掌握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

(二)加入校园基础文化建设,打造红色文化意识形态

校园文化主要以校园为文化传播空间,以学生为传播对象,以育人为价值载体,以校园精神文化为核心要素,具有感染力强、润物无声、感受性广等特点,能够对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价值理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产生深远持久的潜移默化影响。红色文化的底蕴丰厚,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理论。红色文化加入校园基础文化建设中,能创造良好的校园红色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育人性和感染性。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体现和影响着一个高校的学风,在统筹学校的基础建设过程中可以将红色文化与校园的基础建设相结合,以此来烘托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如在学校道路周围设置红色宣传专栏并鼓励学生踊跃投稿,还可以在校园中树立革命英雄人物的雕像,甚至可以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红色文化校史馆供校内外人群参观,在党和国家重要的节日期间进行适当的布置,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不断提升个人素质,规范日常的行为。

2.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如可在学校官网进行红色新闻的传播,还可以邀请革命英雄人物作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专题报告讲座活动,或者举办红歌歌唱比赛,让学生们重温革命年代歌曲,增强学生的斗志。这些活动的举办,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促进红色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播,都是能将校园自身的基础设施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有利方式,从而能够渲染学风和学习气氛,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三)纳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传承红色文化育人基因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沉积下来的历史文化,本身就具有实践性,是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阵地,为探索实践式的教育方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要将社会实践与红色文化联系起来。

1.制定红色文化实践教育机制

加强对大学生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经费投入,通过制定完善高校红色文化实践教育机制使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常态化。同时,切实提高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方案的可操作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使制度的执行力度、教师的教研力度、学校的支持力度、学生的接受力度保持活力,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的规范有序和高效化。

2.建立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

高校可充分挖掘学校周边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将以学校思想文化教育为根基的红色文化教育扩展到社会实践之中,大学生的红色社会实践是大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充分贯彻红色文化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影响到大学生的为人处世和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高校可以设立实践学分,通过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签订协议等方式,建立红色实践教育基地。创建校园内外和课堂内外的实践教育基地,开启“亲身体验式—开放教育式—共同研讨式”红色文化育人新模式,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五、结语

培养大学生对与红色文化的兴趣、增强社会主义的认同感,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时候强化国家对青年的使命。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将红色文化引入思政教育,丰富思政理论与实践教育内容,创新思政理论与实践教育形式,增强思政理论与实践教育的时代感召力,从根本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青年大学生能肩负祖国的复兴大业!

猜你喜欢
红色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