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丧葬礼仪的改革与对策思考

2021-11-27 02:11周晓光
魅力中国 2021年42期
关键词:礼仪传统改革

周晓光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丧葬礼仪属于一种传统文化,其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民族生命伦理的呈现,是“慎终追远”的重要渠道,包含着很多的风俗教化资源,具有特殊的意义。新时代下,如何正确对待丧葬礼仪习俗是需要深度思考以及谨慎认真对待的。目前各地方殡葬礼仪习俗改革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要想促进殡葬礼俗改革,就要依据我国丧葬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治理要求,以尊重生命的伦理观念以及慎终追远的文化关怀作为引导,全面尊重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认真地听取以及借鉴相关领域方面专家提出的政策建议,结合城乡的实际情况,采取双轨制改革,利用地方的乡贤、礼仪协会力量建设优质丧葬礼俗服务,积极的探索延续民族传统文化根脉,同时满足现代文明生活的改革渠道。

一、传统丧葬礼仪的当代意义

(一)包含很多的风俗教化资源

从理论角度来说,丧葬礼仪主要是礼仪的制定者掌握方向,历代法典中也有具体的规定以及表述,而立足于民间风俗角度来说,丧葬礼仪是重要的道德教化工具以及行为规范,能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熏陶和形塑民族文化的基本形态。

(二)是民族“慎终追远”的重要渠道

我国儒家对于丧祭的基本态度可以从《论语》中揭示,曾子提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丧葬礼仪侧重于情感,本来的目的就是要给突然亲人离世带来的各种负面情感得到合理的安放。慎终追远就是对亡者一生的哀思以及追忆,是对“孝”的深化,是稳固由家及国的道德保障。用礼仪引导人民,通过制定礼仪,而抚慰和宽厚世人心[1]。在丧礼中,孝子若是仁者,能够看到其爱心,孝子若是智者,可以看到其理性,是强者能够看到其意志。而追远则“虑事必豫”,需要全面考虑“齐齐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勿勿诸其欲其飨之也。基于实施慎终追远,来实现永远巩固忠信孝悌。

(三)是民主文化的重要载体

丧葬礼仪的传承过程十分漫长,在礼仪、礼器、礼义方面都有丰厚的积累以及多样的表达,凝聚了长时间以来各个地区、各个层级和民族的文化智慧,包含的文化内容具有多元以及复杂的特点。在丧葬礼仪中,能够看到传统文化在生活层面的传承。

(四)是民族生命伦理的重要展现

死亡属于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除了是肌体生理上的消亡,还是生命终结引来的情感连接和社会关系的停止、修复以及再造。对我国人民来说,死亡并非是终结而是转换,通过丧葬礼仪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留存,虽然生命消失了,但是其意义依然会留下来,并且维系和规范着相关的社会关系。

二、丧葬礼仪改革中的问题

现阶段很多地方都在开展殡葬改革,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改革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行政命令,依法强制。殡葬改革属于国家治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现阶段的治理方式主要是政和刑,孔子曾经说过如果用强权手段的行政权力、政策法律来管理一个国家,让国家的子民随顺,用压服的方式和强硬的刑罚进行约束,让人民实现“安分守己”,其实只是让人将不知羞耻的心隐藏起来。比如,上饶市在2018 年的四月份开始进行殡葬改革,提出要打好这场硬仗,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在年底让所有村都有公益性墓地;扎实做好通道沿线整治工作,确保可视范围内没有乱埋乱葬坟墓;积极促进绿色殡葬,保证2020 年底全市火化率为百分之百。为了完成这些目标,采取了一些不良措施,如,强行起棺、严格打击取缔生产和销售棺材、制止土葬用品流通、收缴焚烧等,辖区内的12 个县区为了响应改革工作,也先后制定了路线图以及时间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至少收缴和焚烧棺木数量超过5000 副,还有运动式执法的情况,看起来像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场竞赛。另外,还有可能产生殡葬产业垄断的问题,有的节省占地指标,之后拿去售卖。实践证明,单单靠行政命令和刑法是不可行的。其次,忽略了丧葬礼仪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的构成部分,人为割裂当代殡葬改革和文化传统的联系。如果文化传统被割裂,想要在恢复活力存在很大的难度。近些年来,有关方面的学者都在研究思考怎样在当代社会中有效的传承传统丧葬礼仪文化,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改革实践中,若是地方治理中强行割裂丧葬礼仪,就会丧失生命力,不利于维系传统文化。再次,一些地方的改革开展太过简单粗暴。丧葬礼仪可以解决民族传统文化传统中的重要问题,不能为了追求眼前发展而贪图功名利禄盲目的开展,而是需要提升工作的目的性,深度思考,谨慎、合理的落实。在制定殡葬改革制度的过程中,应该集中各方的智慧和力量,严谨慎重的实施论证,谨慎细致的实施,及时的反馈实施情况,以便灵活的调整开展措施。需要清楚认识到,粗暴的改革只会给传统礼仪文化带去伤害,这种遗憾不能修复。第四,城市和乡村殡葬改革不能统一。当前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乡村也面临快速的转型,但是二者生活存在显著的差异。在丧葬礼仪改革中,不能统一要求二者同步,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和实施适应民众生活要求的殡葬制度。第五,没有明确分辨陋俗和真正的丧葬文化传统。各个地方的丧葬文化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像是“坟头蹦迪”的不良习气,但是不能简单得把这些不良习气看成是丧葬礼仪文化传统。一些地方存在较多的不良习气就是由于文化传统割裂导致的,人民无法找到合适的仪式表达,进而被粗鄙的文化影响。

三、新时代丧葬礼仪改革的策略

(一)有关政策的提出和落实要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理清地方丧葬礼仪传统内涵

为了促进改革的开展,就需要先全面的梳理有关的文献资料,积极开展田野调查工作,进而掌握地方民族文化传统,有针对性得开展改革,不要急于求成和简单粗暴,否则可能会引发反效果。只有明确了解地方丧葬礼仪传统中的有关内容和信息,才能分清文化传统和陋俗,避免将当前的丧葬乱象当作传统[2]。

(二)分区城乡,采取双轨制

城市与乡村的发展情况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发展路径、步骤以及阶段,殡葬方式也不可简单的强调整齐划一,具体要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差别的政策导向。乡村殡葬制度,不仅要尊重历史传统,还需要将殡葬改革和乡村建设进行有效的结合。因地制宜的改革殡葬制度,有利于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建设,在实践中要依据治理有效的原则,结合地方的社会变迁方向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有目的性的制定改革政策,全面发挥出乡村殡葬文化的作用,合理的引导其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对于城市殡葬改革,可以把其和临终关怀进行结合,用传统丧葬礼仪文化的方式表述,做到有效的临终关怀,关注生者的情绪安抚。

(三)乡村殡葬改革要加强和地方礼仪协会和乡贤的合作,因利乘便

乡贤属于地方传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其掌握着地方知识文化,在很多地方有一些乡贤组建了有关的礼仪协会,这些是丧葬领域改革、传承的文化资源和动力。这些乡贤和礼仪协会掌握着地方文化传统、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社会变迁资料,可以为改革提供有效的助力。

(四)以尊重生命和慎终追远服务及引领改革

尊重生命伦理以及礼敬亡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慎终追远是民族传承和发展的基本哲学及生活理念,能够解决国人归属感问题,对家国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丧葬礼仪的中心就是尊重生命和慎终追远,所以,在改革中也要以此为中心,在仪式的时空方面提供理解和方便,提供有目的性的社会服务,例如尊重礼敬亡人的表达方式,避免由于要解决当下表层的现实问题而忽视根本性问题。

(五)改革需要吸纳有关专家参与,认真地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

在改革中应积极地的吸纳相关学科的专家参与,包括社会学、民间礼仪、历史学以及民俗学,听取专家学者有关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社会善治目标的达成。研究机构与高校学者应立足于各学科层面,深度的研究以及思考丧葬礼仪传统和实践。各个地方开展改革工作时,要认真的考虑学者的意见和想法。不同类型礼仪专家具有丰富的礼仪实践经验,系统的礼仪传承脉络,不可以简单地将这些礼仪专家进行的礼仪活动看成是“迷信”,而是要善于辨别、掌握,传承文化精华,摒弃没有必要的陋俗。

(六)强化殡葬人文建设的措施

首先,倡导殡葬服务中的人文关怀。第一,重视个性化服务。殡仪馆可以给各种信仰的逝者提供相应的治丧服务。比如在灵堂上布置逝者生前喜欢的物品;按照家属要求播放逝者生前喜欢的各种音乐。第二,坚持亲情化服务。殡葬职工需树立较强的服务意识以及能力。基于共情性的陪伴以及照顾,让客户感受到服务环境的人性化,促进职工价值的升华,基于亲情化的服务,让逝者安息,生者得到慰藉。第三,重视殡葬从业人员的人文关怀。该行业比较特殊,需要注重员工的心理疏导,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争取提升特殊岗位津贴以及基本工资待遇,促进职业美誉度的提升。加强宣传殡葬工作社会作用以及先进的事迹和典型,提升社会对于行业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其次,加强弘扬人文殡葬。深度落实人文殡葬理念,体现出殡仪馆文化蕴含以及文化表达,促进殡葬方式的改变,从注重形式以及物质朝着注重内容以及精神发展。工作中要渗透人文关怀理念,让服务对象感受到优质的殡葬。对各种服务对象尽量提供所需的服务,如安全、心理、生理和精神等,特别要让亡者的亲友感受到亲情感、温馨感以及家庭感,减少因为丧事导致的难过及悲痛感。对于治丧活动中的一些合理仪式,可以进行保留,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出其正面功能。促进现代殡葬礼仪体系的构建,评估传统丧葬习俗的价值,构建现代殡葬体系,在死亡阶段落实社会情感治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丧葬礼俗是地方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样态,在时空方面积累了人们生存的智慧以及对于生命的关怀,具有不可分割的历史脉络,其中还包含着很多生活恒久性的本质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完全取代。当前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转变成城市,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丧葬礼仪的存续就变成一个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怎样有效地融合“人生礼仪”,注重生命的终结,给群体以及社会提供团结统一的核心精神以及行为规范;怎样深入的挖掘传统丧葬礼仪中对于生命的重视程度;对时空的礼俗秩序的尊重;运用更符合现代生活的方式展现情感等,这些就需要在有关政策的引导下,立足于多学科层面实施综合研究,结合各地区和民族的实际情况,将微观和宏观进行结合,从而探索出能够兼顾民族传统文化延续、符合现代文明生活的改革措施,以促进传统丧葬礼仪的改革。

猜你喜欢
礼仪传统改革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改革之路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筷子礼仪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礼仪篇(下)
瞧,那些改革推手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