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惠敏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8)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影响青年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重要场所,在全校青年学子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径,引导广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从而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外化为具有过硬本领和高尚品格的新时代青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通过思政课,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科学、系统、具体、深入地阐释,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龙去脉,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具备引领、凝聚和稳定整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系统的功能。在思政课堂上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在教学中贯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历史知识,教会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其所以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任务驱动、情境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诵读原著,进行辩论赛、主题演讲等课堂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吸收,真正入脑入心。
一方面,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专业课程在对人才的需求、知识的底蕴等方面本身就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专业课教师在潜在思政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开发,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悟背后的价值理念和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在思政教学中加强专业课程的逆向反哺。思政课教师应了解所授课班级的专业背景,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思政课程的有效融合点,准确进行学情分析,在备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融入相关案例、活动等,让价值观念上的追求落实到具体的知识点上。可以通过开展课程思政跨专业集体备课、公开教研活动等方式,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具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滋养着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着民族的创造力,涵养着民族的发展力,成为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1]
在学校环境内创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可以从寝室布置、教室环境、校园设施体现;可以安排晨读、黑板报、琴棋书画等评比;可以在传统节日之际依托社团举办相关主题艺术节等活动,期间要善于运用新兴技术把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演绎,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青年心中站稳脚跟,建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遵循党的政治路线,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永远跟党走。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围绕百年党史开展的学生演讲、微电影制作、手工作品展、红色游戏启发、红色场馆教育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感受到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而增强担当使命的责任心,为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个性的体现,它对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个性人格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通过校歌校训、校园环境规划等基础部署突出校园浓郁的办学特色。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这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的理工类高职院校,学校围绕交通主题打造特色的通途文化,映射到建筑风格、楼栋命名、道路规划中,建设了主题鲜明的校史馆、贵州交通博物馆、西部山区道路运输安全警示教育基地、贵州交通红色教育基地等特色场馆。在学校设计理念下,各系各专业甚至各班级再结合实际情况,打造专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学生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不自觉的沉浸到这种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督促自己向老一辈交通人学习,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交通人。
互联网基于开放性、自由性、交互性和快捷性等特征,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的载体、拓宽了新的空间、丰富了新的渠道,但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鉴于新形式提出的挑战,一是要积极利用校园资源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互动电子屏、校园公众号、微信群QQ 群等媒介,将主流意识形态制作成视频、音频以及漫画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形式传播。另外还要高度关注舆论热点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灵活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发布中国声音,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搭建专题平台,通过“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就业指导”、“在线咨询”等方式,克服面对面解决问题的局限,及时化解学生的难点疑点问题。三是搭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严密的技术体系,净化校园网络环境。高校通过积极监控、密切关注,对敏感的网络热点、负面信息进行及时、合理的解读。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基本生活空间进行培育。
家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对一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的家规、家训、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在大学生活中,可以充分利用思政课堂、社团活动或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如演讲、制作海报、拍摄微电影、出演话剧等活动,鼓励学生去寻找、挖掘优秀的家规、家训、家风故事,让学生在寻根溯源的过程中感悟家规、家训、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与家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命脉息息相关有更深的理解,从而愿意从提高自身修身做起,自觉投身到建设美好家庭,传承传统美德的行动中来。
1.首先,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很多学生之所以到大学开始松懈堕落,就是因为没有学习动机,或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引学生学习的目的。因此,从新生入校开始就要做好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大学学业;强化心理健康辅导,助力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引导学生把远大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中国梦和青春梦相结合。
2.其次,端正学习态度
一个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对他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是至关重要的。相比高中阶段,大学生很容易懒惰和放松,甚至逃课,这就需要借助外力先纠正这一错误的行为方式。一方面树立校规校纪的权威作用。在开学第一课和班会上强调校规校纪,对违规违纪行为及时跟进,通过日常教育和管理约束学生做到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用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认真独立完成作业,诚信考试,形成良好的自律习惯,受益终生。另一方面教师应多与学生谈心谈话,走进学生心里,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态度上、行为上的一些困惑或难题,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3.最后,学会独立思考和钻研
大学不同于高中以前阶段的学习,对于第一次接触到的专业和课程,在掌握老师教会的知识基础上,还需要自己进行独立思考和钻研。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授课教师要尽量避免直接给出答案,采取不断提问、不断验证的方式,让学生摸索研究出答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把基础打牢打扎实,让学生真正爱上这门课、这个专业,愿意为这个事业而奋斗。
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志愿服务,是提前进入社会的一种方式。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能够更深层次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上的要求和“奉献 友爱 进步 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可以深刻体会到为社会建设发展奉献力量的存在感和获得感,提升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1.一是确立志愿服务目标
正确目标的指引才能保证志愿服务价值理念的实现和教育功能的发挥。目前在当代青年志愿者中存在着三种动机:即以“责任感”为轴心的传统性动机、以“发展”为轴心的现代性动机、以“快乐”为轴心的后现代性动机。[2]志愿服务活动的目标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把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3]高校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与自己所身处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逐渐形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信仰。
2.二是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首先是宣传好志愿服务活动,广纳英才,壮大队伍。制作宣传片、宣传展板,充分利用新生见面会、校园广播、宣传栏、公众号等方式进行志愿服务的宣传推介,做到覆盖全院各系部。其次,管理好志愿者服务队伍,创新管理模式,规范管理制度。结合学院特色拟定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统筹学校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各项管理工作。最后,建设志愿者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依托学院网络技术平台,建设志愿者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认证等服务,不断完善志愿者信息档案,形成志愿者服务履历,提高工作效率和公开透明性。
3.三是深化志愿服务内容
以“服务校园、奉献社会”为工作指导,形成服务层次多样,辐射带动广泛的志愿服务总体架构。每学期向各系征集志愿服务项目,加以整理形成“菜单式”志愿者服务项目向校园和社会进行推广,让志愿服务紧贴学生需求,紧跟时代步伐。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督促学生关心学校发展,关注社会民生,思考如何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在为社会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达到凝聚人心、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在大学阶段,充分运用好课程载体、文化纽带、实践养成三个渠道作用,从知、信、行方面对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内化和提升,成为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