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陷入心理困境与保健品乱象危机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1-11-27 02:11汪莎
魅力中国 2021年42期
关键词:保健品老龄化养老

汪莎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2015 年2 月26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数据显示,2014 年年末我国60 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124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5.5%;65 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55 万人,占比10.1%,首次突破10%。截至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2.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5.5%,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具体特点呈现:1.老龄化加速。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2.少子化。是生活压力加大和及时行乐盛行的必然结果,将给家庭和国家未来发展带来很大影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倒葫芦形的分布,最下方是婴幼儿与未成年人,中间是成年人,上方是走向老年的60 后、50 后或更早出生的人群,体现了老龄化基数大、发展快的趋势,然而在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模式还未成熟的条件下,整体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点。

二、现状分析

(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成年人承担着更大的工作压力与较快的工作节奏,更是无暇照顾老人与小孩,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亲情,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市人际关系日益疏远、淡薄

家庭与社会养老模式的不成熟不仅造成老年人心理安慰缺失,同时大部分老人还承担着照看隔代小孩的压力,心理慰藉的缺失与较大的家庭压力把老人推向了保健品乱象行业中重点销售对象,甚至不再相信正规医院的科学治疗,陷入抑郁、焦躁的负面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到底怎么样安享晚年?成为了大部分老人心里慰藉严重缺失的主要原因。出现失落、悲伤、焦虑和孤独的心理,情感脆弱、容易灰心、进取心差,严重的还会引起老年的精神障碍。在当前趋向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环境下,尽管子女亲人已经竭尽全力厚待老一辈,但思想偏向传统的老年人群仍会逐渐产生被边缘化、被冷落的感觉。他们既无传统权威又无现代生存能力,只能在内心回忆过去,缅怀传统,或时常对年轻人的行为发些抱怨之词,青年与老年的心理鸿沟被逐渐拉大。

(二)近年来,坑害老年人的保健品营销事件频频出现

这些保健品营销骗取老人财物,损害老人健康,甚至还有老人被骗后走上绝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现实中,一些所谓的保健食品或大胆声称其产品具有疾病治疗功能,或夸大其功能,各种虚假宣传现象泛滥成灾。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大量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行为没有被纳入监管。[2]如何规范和有效监管保健品市场,不再让老年人成为骗局的受害者,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盒售价几百元的普通保健品,摆在商场保健品专柜里,可能很长时间都无人问津。换个场景、改个名字,通过一些所谓的“健康专家”“海归博士”一番折腾,它就可能以数倍甚至数十倍原价的价格卖给老年人。“健康牌”“免费牌”“旅游牌”“讲座牌”等是“保健品坑老”屡试不爽的营销招式,且招招都戳中老年人格外珍惜身体健康、不愿意给晚辈添麻烦的心理。尤其让老人招架不住的一张牌是“感情牌”,几乎成为这种吸血营销手段的“必杀技”。对老人无微不至,嘘寒问暖已是“标配”,有些保健品销售人员甚至当众下跪叫爹妈,为骗钱毫无底线。

“保健品坑老”戳中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痛点——许多老人长期身体抱恙、心灵空虚,“亲情营销”为老人送来包医百病的“神药”或医疗器械,一次满足老人的双重需求,信任感一下子就飙了上来,理智的眼睛被蒙蔽,冲动的结果就是盲从。因此,多给老人一些关心,缓解他们的亲情渴求,这无疑是一剂良方。知易行难,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个家庭可能要赡养多位老人,晚辈很难有充足时间与精力给予老人悉心关怀,特别是一些子女在异地、失独的老人。所以,对于这种市场失灵,还是需要监管者伸出监管的有形之手将其管起来。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解决老年人陷入心理缺失与保健品乱象危机的对策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三、解决对策

(一)政府积极构建居家养老平台,搭建居家养老新模式

政府应高度重视此事,在城镇和农村分别设置相应机构,对居家养老的老人开展家庭生活状况的调查工作,包括他们的经济收入状况、生活自理状况、生活照料状况及对社区服务的要求等事项,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式,对居家养老帮扶这一全新的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大胆推行政府买单,进行市场化运作,为居家养老中特殊群体“空巢老人”提供低偿或无偿的日常看护、物质帮助、生活照料及相关家政服务,精神慰藉也列为服务内容之一。老年人的居家养老帮扶服务工作尚处初级摸索起步阶段,从事一般性劳务如打扫卫生、煮饭、购物、照顾老人日常生活的多,从事保健、心理咨询、思想疏导的少;在各种节假日集中服务的多,坚持经常性为老年人服务的少。各地发展不平衡,对老人的服务尤其是精神慰藉方面尚未形成体系,特别是在政策保障、制度建设、资金来源和管理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

(二)营造和谐养老社会氛围,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针对老年人精神慰藉问题的凸现及其现实原因,有业内人士建议,应该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等多方面入手,大力倡导全社会共同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以求真正实现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老人还总是帮助子女操持家务,独立安排自己生活的不多,而老年活动场所也相对较少,活动方式相当单一,这与目前社会老龄化状况相比配套服务远远不够,这是致使老年人孤独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老年人更应该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要提倡在广阔的空间交流,走出家门,加强与年轻人接触。老龄社会不仅是人口类型转变的标志,也是社会、经济、科技、医疗卫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社会对年轻人的道德培养和尊老教育方面还得重视,社会应该从各个方面来关爱老年人,理解老年人,重视老年人,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愉快的晚年。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对于老年人而言,社区是其晚年生活的主要空间。而社区所具有的邻里互助、情感交流、组织协调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正好满足了老年人的某些特殊需求,这就使得由社区来实现养老中的精神慰藉成了可能。然而,当前社区服务还远未发挥出它本能发挥的积极功能,活动室多为麻将室。因此,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应当成为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实现其健康老龄化的最基本的战略措施之一。唤回离退休人员渐趋衰退的他尊感,实现较高层次的精神慰藉。

(三)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文体娱乐养老服务机构

目前市场上专为老年人开发的产品特别是精神产品的匮乏令人担忧,针对老年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机构更是稀缺。有专家建议,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应提上议事日程,给老人们一个倾诉的机会。针对老年人的情绪变化比较大,心理问题比较多的实际,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使他们保持健康的身心。帮老年人摆脱孤寂的困扰,固然需要有全社会的关注,也需要老年人自身学会调节,要有业余爱好,参加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对缓解孤独感是有帮助的。学会从苦中求乐,在从事建设性、有意义的活动中得到自我满足的快乐。同时保持一定的社会交往,切不可长期呆在家里与电视为伴,要试着走出去。此外,还要注意鼓励老年人老有所乐,组织他们参加诸如棋、牌、书画、球类、旅游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美好的精神乐园。

(四)加强家人对老人的交流与陪伴

针对老年人孤独感,子女要“唱主角”。有时儿孙一句宽慰的话语、一封平安的家书、一个温馨的电话、一件有意义的礼物,就会给老年人一个惊喜、一丝慰藉、一点温暖。老年人孤独比贫穷更可怕。自己一直牢记着父母的生日,一般都尽力赶回家。万一赶不回去,至少打个电话。许多人在父母健在时,总以忙事业、忙家庭为由没时间孝敬老人,等忙出个名堂,自认为有钱孝敬老人、有时间陪伴老人时,老人多半已不在了,后悔都来不及。全社会都应关爱老年人的生存现状和精神世界,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五)丰富扩大老年大学服务对象范围

老人要排除孤寂,除了参与社会活动外,还有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老年人把老年大学当作勤于学习的场所,又视为老年乐园,重新回到社会生活中来,可以结识新朋友。他们对老年大学有很强烈的依恋之情,完成学业后,还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这是因为他们在老年大学集中精力学习,排除了过去愁病、怕老、无用、白活等消极心理状态,消除了孤独,满足了爱好,挖掘了潜力,掌握了本领,增强了幸福感和生存的价值,过着积极的健康生活。

(六)提高“保健品坑老”违法成本

“保健品坑老”频频发生,与低成本、高利润的现状不无关系。同时,应加强销售、宣传方承担连带责任,在引导保健品行业发展中,政府应居于主导地位。[3]从经济角度剖析,一个成功的骗局,收益往往数以百万、千万元计,就算被查处,罚金可能只有数万、数十万元,两者不成比例,威慑力不足。假如,大大提高经济处罚力度,或支持受害者的高额赔偿要求,让欺诈行为无利可图,情况就会好些。从查处率角度窥探,由于此类骗局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与隐蔽性,发现与查处不易,查处率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某些人的投机心理。

(七)加强市场监管力度,避免多头管理

和许多社会管理领域一样,现行体制对于保健品营销的监督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工商、卫生、食药监、公安等多部门的多头管理,导致各方管理责任不够明确、职责不够清楚、打击不够精准,偶尔还难免出现互相推诿、相互掣肘等现象。更深一层,法律供给也稍显不足。由于对这类行为的法律定性存在不同认识,各地对查处“保健品坑老”行为,多半是予以罚款等行政处罚,规制力度偏弱。对于传销式销售或是销售伪劣保健产品,骗取老人巨额财物,应该考虑采用刑罚手段,加大惩治力度,统一管理部门。

猜你喜欢
保健品老龄化养老
保健品知识ABC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养老生活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一次吃10种保健品,真的没问题吗?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