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1-11-27 02:11张小梅汤晓俐
魅力中国 2021年42期
关键词:育人生命大学生

张小梅 汤晓俐

(1.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纪检监察室,重庆 404020)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基点的教育,是一种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的教育。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提醒我们要对生命和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更要对生命教育进行反思。后疫情时期,加强生命教育可谓是适逢其时,如何加强青年大学生生命教育也是当前教育的重大课题。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及现代化的推进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潮,美国杰.唐纳.华特士在20 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最初的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教育青少年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暴力等问题,而今的生命教育内涵早已不再限于此。在当前形势下,有的学者提出有关生命、生存、生活的问题都应该一并纳入现行的生命教育范畴当中。[1]

顾明远先生提出:教育的本质是提高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2]生命教育是以人的生命为基点、贯穿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教会学生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引导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失落与痛苦,培养学生对自然、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爱情怀,提高学生对生命及其存在价值的认识,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从而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2020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广大学生上了一堂深刻的生命教育课。新冠肺炎造成的大量人员死亡,抗击疫情涌现出来的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既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强化了生命可贵,又会促使学生反思有限的生命究竟因何超越和增值?这些感触和思考,有利于帮助学生激发生命情感、锤炼生命意志、追求生命价值和寻找人生意义,从而提高生命的幸福指数和精神境界。[3]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而90 后、00 后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作为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大学生意外死亡、他人伤害等现象日趋严重,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事件逐年增加,因此,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变得愈发重要,愈发紧迫。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可从学校、家庭、学生三个层面描述。

(一)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

1.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尚未构建完善。近年来,各地高校为防止大学生意外事故的发生,重视学生肉体生命保全、心理健康,逐步开设了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教给学生安全知识、生存技能和心理健康知识、自我调适技能。大部分高校对辅导员开展安全教育要求人人讲、时时讲、处处讲,但对于“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尚未完善。

2.生命教育师资队伍不齐。目前,高校“生命教育”的主要开展者是辅导员,他们的专业背景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为主,但也有很大比例的辅导员既非所带学生所学专业,也不是大思政的相关专业,本身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更缺乏生命教育的专业知识。同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课程的任课老师也缺乏将相关的生命教育理论融入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和主动性,甚至是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素养。

3.生命教育实践形式化。生命教育是一种直接触及人的心理、感染人的灵魂的教育,必须渗透到实践活动中进行体验。[4]目前,很多高校的寒暑假“带薪实习”“三下乡”、专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和“四点半课堂”“市民学校”等青年志愿者活动、认知实习等,只是少数人重复参与,覆盖面有限。我们应当扩大参与率,让更多的学生在这类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命的价值,只有体验的东西,才能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融化为生命的一部分。

(二)家庭生命教育的缺失

中国家长大部分缺乏生命教育的知识和素养,也没有生命教育的意识,不会主动对孩子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很多家长还有“学校包办学生所有事情”的思想,很少有家长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教育问题,辅导员在家校沟通过程中发现,家长主要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在校表现,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价值观和思想政治素养关心较少。从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发现,家长们与孩子的沟通不多,他们认为孩子成年了,相互间有代沟,没有共同交流的话题;孩子也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所以就少于联系,即使联系,沟通的内容主要是学习生活问题。所有,家庭生命教育十分匮乏。

(三)学生生命问题显现

受中国传统文化“重生轻死”影响,人们避讳生死问题使得中国生命教育缺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相当迅速,精神境界大幅提升,可随之却出现了“孔颜之乐”“娱乐至死”的现象,当前大学生特别极端行为外,熬夜、酗酒、网贷等不良习惯也是对生命不负责的体现。当代部分年轻人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浑浑噩噩,没有生活目标和人生追求,没有确立自己正确、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吸毒、酗酒、通宵打游戏等不良现象泛滥,拜金主义、拜物主义层出不穷,当今青年大学生存在严重的“空心病”现象,如此种种,都是缺乏生命教育的表现。

三、构建“四位一体”的生命教育保障体系

生命教育的实施要靠社会、家庭、学校分工合作,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而学生作为受益个体,也必须主动学习,多渠道获取生命教育知识,保全肉体生命,完善社会生命,提升精神生命。

(一)倡导舆论引导,强化政策指引

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人人都离不开整体的社会大环境。而社会教育往往被大家忽视,但它却是每个个体必须要经历的教育。其一,促进生命教育的发展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运用行政手段促进生命教育发展。其二,利用大众传媒,倡导正确的价值观。抓住“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数字化生存特点,利用全媒体构建一个生命教育信息全域、全员、全时的传播生态。同时,新兴媒体还要加强对舆论的评析和监督,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一方面,当今大学生生活在网络时代,新媒体对于网络信息的汲取相对传统媒体范围更大,了解更深;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使新媒体有着更丰富的内容和更有趣的方式,能够在传统教育方式上进行创新,使得生命教育更容易渗透到大学生思维之中,成为生命教育的促进因素。

疫情后,政府、社会的舆论引导也更应该加强生命教育知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能的广泛传播,以不断增强人们的生命意识,提升生存技能。同时,更要舆论宣传引导作用,积极宣传身边的英雄人物及其先进事迹,通过这些“可触摸”的人物,引导人们叩问心灵、思考人生的价值,提升生命的意义。

(二)坚守校园主阵地,构建科学育人体系

高校要进一步推广生命教育理念,促进青年大学生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对教育来说,生命就是一切教育过程的起点,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开展生命教育,就要从生命的整体出发,着眼于生命的全过程。[5]

1.规范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最直接的办法。同时要完善生命教育课程教学评价机制,以保障教学实效。

2.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习总书记说:“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因此学校需要积极引进生命教育专业课程教师,同时也要加强对学校现有师资的培训和培养,不断强大生命教育师资队伍,促进生命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效的不断提升。同时充分发挥政工干部、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中不断融入生命教育的作用,切实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3.建立专门的生命教育研究机构

建立专门的生命教育研究机构,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生命教育研究,坚持科研实践齐抓并进,在研究与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生命教育策略,最终形成完整的生命教育模式。构建社会实践育人体系,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的关键环节,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回馈社会,并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价值,获得自尊感、成就感和生命价值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形成积极进取、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管理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服务育人等育人体系要同步发展,协同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形成育人合力。

后疫情时期,学校生命教育更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学习在抗击疫情中涌现出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通过图、文、声、光、像等多种表现手段交叉传播,增强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和英雄观。

(三)强化家庭教育环节,构建家校育人合力

习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人生成长发挥着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影响。首先,家长作为第一任老师,必须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学历要求,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学习成绩而忽视生命教育,继而造成孩子生命价值观缺失。父母应给予子女更多地关心和理解,宽严适度,以科学民主的方式教育子女,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其次,家长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文化素养和生命教育知识,严于律己,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对子女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子女对生命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再次,家长应多途径、多形式教导子女勇担责任,培养家国情怀,帮助子女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对社会、对父母感恩,珍惜生命就是最好的报答。最后,家长应该加强与学校以及辅导员的沟通,更多地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思想状态,主动与老师沟通子女的教育与发展问题。

(四)悦纳自我,善待生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大学生是生命教育的主体,自身的努力对于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至关重要。首先,大学生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我,悦纳自我,善待自我。其次,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渠道、不同方式主动学习生命教育知识,如道德素养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安全知识等,掌握生存技能,增强生命意识,端正生命价值观。大学生还应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找准人生定位,早日实现人生价值。最后,大学生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强,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贡献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育人生命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