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英语课程施政的实施路径

2021-11-27 02:11刘海瑛张之材
魅力中国 2021年4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刘海瑛 张之材

(1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 402160;2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于2016 年12 月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

总书记2017 年,在十九大报告中还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

2018 年10 月《求是》刊登了文章,强调必须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人们厚植爱国情怀筑牢精神之基。[3]。

新华网在2019 年3 月刊登了文章,总书记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4]。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2020 年10 月18 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在北京发布。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何莲珍介绍,《指南》主要继承了以下关键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性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涵盖了跨文化交际课程。《指南》进行了重要修订: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关于教学内容,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应体现新时代要求,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关于教学方法与手段,倡导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建设或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虚拟仿真个性化课程等精品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关于教师发展,对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素养提升要求,尤其是育人素养[5]。

这一切都说明,国家的需要和大学英语课程指南都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即做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也就是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突出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内涵,实现价值观引领和思想引领作用。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缺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甚至一些大学英语教师们忽视课程要求,实施教学目标时,只以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为目标,在内容上只重语言知识,而忽视英语教学中富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

2020 年,在某本科大学,笔者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到31 份问卷调查表。问卷的设计是采用了5 级量表(1=完全不赞同;2=较不赞同;3=中立;4=较赞同;5=完全赞同)。问题涉及下列几个问题:1.你认为大学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非常必要。2.你认为目前教材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方面完全符合要求。3.你非常了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方式方法。4.你努力地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5.你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效果很满意。

1 至5 题,得分最高的一个问题为第1 题:3.67 分;得分最低的为第2 个问题:1.67 分;这5 个问题的平均得分为2.54 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较大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探索解决问题。老师们普遍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倾入的关注度不够;对目前教材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方面的符合性不满意;对其实施的具体方式方法不太明确;对课程思政的效果不够满意。通过对其中6 位老师的事后个人访谈得知,他们最关心的就是教材的内容的编写。大家普遍认为教材对教学有很好的引领作用,教材编写内容得当,方式方法得当,就能更好地完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任务。

对同一所学校学生们的问卷也做了类似的设计,问卷的设计也是采用了5 级量表的形式(1=完全不赞同;2=较不赞同;3=中立;4=较赞同;5=完全赞同)。收到179 份问卷调查表,涉及下列问题:1.你认为大学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非常有必要的。2.你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很重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3.你认为目前教材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方面完全符合要求。4.你对老师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很满意。5.你认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效果很好。

得分最高的仍然是第1 个问题:3.89 分;得分最低的为第4 个问题:1.53 分;这5 个问题的平均得分为2.81 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就学生们的观点而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较大问题。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但是认为老师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视度不够;对目前教材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方面的符合性不满意;对老师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不太满意;对课程思政的效果不够满意。通过对其中30 位学生的事后个人访谈得知,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觉得只要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得当,就有较强的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提出教师的个人的品行素质、言传身教也很重要。

二、结果分析

大学英语学科是大学时期的一门特殊的主干的公共必修学科,课时多,持续时间长,影响面宽,影响持久。我国互联网非常的发达,我们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多,社会思想混杂,多样各种道德观、伦理观都影响着人们。西方社会的价值观给青年大学生的认识带来了冲击,甚至他们的价值理念抵消社会主义的正能量。如果不让青年大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主流意识思想应该是社会主义,否则那样我们对青年的培养就是失败的,会导致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丧失,因此,英语教育的政治思想价值取向研究非常关键。

(一)教师方面

教育是涉及人的活动,最关键的最核心的要素是人。大学英语教学中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肩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方向、观点。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到学识渊博、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作风严谨,有执着的精神和崇高的品格,塑造的形象应该是崇尚民主、自由、平等。在教学过程,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具备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品质。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教师还必须在行动上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有相当高的人格魅力,用行动、言语引领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达成心理认同,接受教师做出的教育指导。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说到了却没做到,那就会适得其反,会给学生的道德发展、全面素质的提高,造成相当坏的影响。

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对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等有深入的研究,拥有科学的理论,并时刻接受前沿知识理论,来武装自己,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掌握了现代英语教育的学科知识、技能、教学研究方法、理论知识,并且遵循教育规律,才能很好地指导英语教学实践。

高校必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经常对教师进行政治引领、培训,要使得教师不但关注学术,还要关注社会政治,坚持引领广大教师言传身教,以德立身。

加强教师的集体教研活动,实施英语课程思政重要性的教育,提高教师思想意识,促进研究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举办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比赛等,比赛成绩卓越者,进行示范课的展示,扩宽成果的影响面。

加强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各级机构可以设立专项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鼓励相关的研究设计。各学术期刊编辑部应该多推出课程思政方面的专题栏目,尤其是一些核心期刊编辑部。

(二)教学内容方面

大学英语课程主要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背景,内容涉及生活、风俗习惯、政治、经济的各方面,其隐含的文化含义与中国的文化有着大的差异,甚至有些内容是背道而驰的。学生涉世不深,思想单纯,鉴别能力不够,识别能力也较弱。如果没有教师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受到国外不良思潮的左右,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们完成德育目标,还会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产生价值思想的冲突,不加以重视,学生们的价值观会受到消极的影响。

目前大部分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反映的都是以美国为核心的英美文化,其中涉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英美国家的人物。这种偏好极其可能给学生造成美国文化就是西方文化或英语文化的错觉,会片面认为美国文化更高大上。青年大学生可能倾向于采用英美化处世事方式与思维模式,就可能导致跨文化交际的误解,甚至失败,而这与培养学生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文明,同时与吸取西方优秀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背道而驰。

笔者研究了近年来在我国多数高校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三册,发现教材在育人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材中英美文化偏好严重,例如,选取最核心的读写教材的课文,其中出现的文化内容都是局限于英美文化,每个单元有两篇课文,一共8 个单元,16 篇课文,每篇都不是中国文化背景的内容。其中的一些内容还非常陈旧,以第1单元A课为例,涉及一个人成功的努力,其中的例子仍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爱因斯坦和爱迪生的例子。中间为什么就不能有我们国家杰出科学家,核弹专家邓稼先以及航空员杨利伟等的优秀事迹、典型的范例?教材分析还发现教材中本土化文化与西方文化失衡存,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6]。《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全套教材一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一共有十八道练习题,但只有一道翻译题涉及中国文化的,中国文化背景的内容还不够。学生们不能树立起足够的中国文化自信,也不能获得中国传统美德等思想政治观念的影响。

教材中人文素养内容弱化,教材中每个单元设置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词汇理解、阅读、写作、翻译、听说等语言能力训练模块,目的是在提升学生的英语训练能力。其中多数练习题都缺乏政治思想素质的培育的主题,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模块只见于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讨论题。事实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的驱动强化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弱化了跨文化交际的功能,导致教材编写更侧重于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7]。教材所选文章的主题缺乏中西意识形态差异对比的话题探讨。道德教育类主题文章在表达方式上内隐化,它的呈现是开放式的讨论[8]。如果教师不当场鲜明提出或有意识地引导这种内隐化的主题,很难使教材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且由于学生呈现的思想观点纷繁复杂,如果教师们不去认真澄清事实、理清观点,还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教材的编写要根据国家的最新的人才培养需求以及大学英语改革目标来策划和编撰,教材在内容上具备更明确的思想引领作用。外语学科有其特殊性英语教材难免要借用、借鉴外国原版的资料,所以必须有力地监督规范管理编撰、出版、审核、选用的环节。要用制度来维护教学意识形态的安全,杜绝西方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使教材必须符合政府提倡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场和价值取向,为英语课程思政奠定坚实的根基。

对目前的教材进行大力改编,应该把大学英语教材未涉及的一些关键的,有利于思想道德提高文化涵养提高的内容补充进去,严把教材内容质量关,从意识形态的高度抓好教学内容。例如,增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的中英文的双语材料内容等。

目前多数大学英语教材的体系都是每个单元有两篇主要课文。应该把每个单元的两篇课文,A 课和B 课,划定为中西方文化的对比。A 课的文化背景为西方文化,B 课的文化背景为中国本土文化,摒弃英语教材必须是西方文化背景的老观念。这样才能大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体现,同时提升中华文化的输入量,使学生们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得以医治[9]。

(三)教学环节方面

在网络普及的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获取海量信息,必须对这些信息去伪存真,以免受到过于广泛的西方化文化影响,丧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因而在课程环节过程中,可以开设大学英语选修模块,使学生的文化视野得以扩展,来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可以开设“中国文化概况”的教学模块,把英语作为媒介向学生传授我国本土的地理、风俗、传统、美德、经典著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国情等文化,不但可以提升大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能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提升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信心与决心。这完全符合2020版《指南》关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要求,为大学英语教学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奠定了文化基础。

教师还应该通过在课堂实践中给学生提供了合作的机会,使学生们获得了合作相关的经验,在团队中体验合作的成功感。通过合作学习、任务型学习这些学习方式,促进道德教育的作用完成,例如协同合作、集体意识、团队精神等。意识到个人目标和团体目标在学习任务完成中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是整合英语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德育要素,使其具有思政教育功能。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3版第3册的内容为例,在第1单元A课中“"永不言弃”,它讲述了林肯这位典范的英雄,他经历了数不清的艰辛和不幸以及失败。在其政治选举中共有八次落选,而且在他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都夭折了,但他不折不饶,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受到广为称颂的伟大总统。教师在对课文的讲解中可以强调“永不言弃”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能够使一个人在思想松懈的时候,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追求成功,执着地跨越障碍,完成壮举,取得成功。在课后的组织学生的讨论中,也可以采用讨论题,说明“永不言弃”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也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把学生分成两大团队,正方和反方,让他们用英语陈述各自的理由,通过辩论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主题,从而加深对成功的关键要素的理解。还可以继续深化达到下列目标: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成功观、事业观,为今后的合理的事业规划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还可以引入以思政为主题的演讲、辩论等多样化的教学环节设计,内容可以涉及我国道德模范、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爱国人士等,要充分利用教材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思想教育、思想提高的故事。例如钟南山、张宏文、涂呦呦、莫言、马云等的访谈与简介,这样可以活跃英语课堂教学气氛。而教条式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会使学生觉得“假大空”,缺乏认同感,使他们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趣[10]。另外,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能力,将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实现无缝对接,使英语课更富有现代感,更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因为只有将贴近生活的英语思政教育素材导入课堂,才能使英语教学与思政教学相融合,促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感受到个人肩负着去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使命[11]。例如,可以在英语课堂中引导学生观看并且评述思政主题相关影视资料,或者对我国重要决策报告的中英版进行阅读,英汉互译,并对其进行课堂讨论。依靠这些方式方法,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思政教育融入英语课堂得以实现。

我们教师必须注重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性,在教材中有时难免会出现与我国核心价值观、政策、方式、传统习俗等的差异。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生活在不同社会、不同国情的国家,文化不一样,风俗习惯、社会的道德要求都不一致,我们处于哪个社会,就必须遵从该社会的文化、道德规范、价值要求,否则那就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犯错误,甚至于是反社会。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3 版 第3 册)第7 单元的A 课“经济危机中求生存”,讲述了在美国的一场经济萧条中,故事中的主人公被解雇了,失去了经济收入的来源。她在文章中提到了,她不能领取福利救济,因为没有未成年的孩子;她也明白她的三个已成年的儿子也帮不了她。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给学生们澄清,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甚至完全是背离的。在西方文化中,成年的子女对父母并没有赡养的义务,而在中国文化中,我们必须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身处于不同的文化,就必须遵守所处的社会的文化习俗,否则就是违背道德,甚至违背法律。教材中这种内容一定要有老师引领、对比、区分,否则这句话会把学生们领入歧途。一定要及时发挥教师的作用,把学生引领到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社会主义优良传统文化,避免受到西方的价值观以及文化的消极影响。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即慕课来配合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立体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来提升教学效果。扩展课外英语思想政治资料,用来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现课内外的教学融合,在实现课堂为主渠道的前提下,融入思政元素到第二课堂,创造具有思政教育的文化课程氛围。利用快速发展的先进的网络平台,例如校园网,提供能即时更新的有关中国国情、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文明等的中英双语材料。提高教育的便利性与即时性,如建立微信群、QQ 群,时时关心学生的学习、心理及思想状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顺利地发展,最大程度上发挥课外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功能。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充满正能量的英语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推进英语校园及氛围的建设,优化校园思想政治育人环境。如组织励志主题的英语角,举办马列主义英文原著经典朗读比赛,开展“中华传统美德”英语演讲比赛,开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报告”等翻译大赛,营造良好的校风和积极向上的学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时刻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正能量的传播和精神鼓舞。

(四)考试环节方面

考试对教学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可以在考试设置中增加有关思想教育方面主题的考试题目。在各个题型中都可以适当加入,比如听力、阅读、翻译、写作等等。各级考试都可以这样实施,尤其是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期末考试、大学英语4 级、6 级考试,以及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等。

三、结束语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不单是培养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还必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价值观培养。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发挥思想教育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协调统一,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传授知识技能与育人功能的结合,充分按照《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来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施政,使其充分地、完全地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发挥大学英语教学应有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