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得草
(沙雅县第四中学,新疆 沙雅 842200)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弘扬的一种良好习惯和正能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所生活的时代物质越来越丰富了,消费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虽然时代在变,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而且要使之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更应该借助于化学教学,在进行化学学科教学的同时也要多角度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让学生从小养成节俭的习惯。现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进行浅谈,敬请同行不吝赐教。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许许多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离不开实验,所以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或分组进行探究学习。为了让师生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达到实验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借助于实验对学生进行操作安全教育,并让他们充分意识到节约也是安全实验的基本保障之一,从而不仅达到了安全教育的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实验室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在介绍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时,该教材利用资料卡片的形式这样描述到:注意要节约药品。严格按照规定的量取用药品。如果没用说明用量,要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盖满容器底部即可。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能重新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乱丢,更不要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规则并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同时要对这些规则进行延伸讲解,如不遵守规则就有可能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在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时,如果酒精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就极有可能因为酒精添加过多而引起火灾。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如果试管中的液体超过了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也会因液体太多沸腾喷出而造成安全事故。实验室取用过多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一是造成浪费二是如果没有妥善处置比如随意丢弃、带出实验室、随意倒入水池就极有可能产生许许多多的不安全因素如使人中毒,腐蚀他人,损坏下水道等。在第七单元探究燃烧条件时,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材要求,在使用的薄铜片上放置一小堆没有水分干燥的红磷,水中和铜片上分别放一小块绿豆大小的白磷。如果教师没有严格遵循这一操作取用的白磷和红磷的量过多,在实验过程中,首先铜片上的白磷会慢慢自燃进而因量多点燃铜片上的红磷,如果发生这种状况一是会影响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进一步会影响能否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二是会产生大量的白烟对师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极有可能引起火灾发生事故。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这些看似是节约实则是关系到学生安全的内容充分对这些规则进行解读和讲解,利用化学教材内容这一阵地在学生的思想认识中灌输这种理念,让学生从一开始接触化学起就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而安全源于遵守规则节约药品,节约就是安全,安全实验从节约药品开始,为安全进行科学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让节约由化学到生活,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节约习惯。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是指导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的标准,化学教材理所应当是保证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化学教科书更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学内容的主导和源泉。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研究和发掘教材内容,关注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依据化学这门课学习的特点,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中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节约对实验现象的影响进而对实验结论的决定,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节约意识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教学中,关于红磷用量的多少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分析。实验过程中使用的红磷量太少,就不能充分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就少于集气瓶剩余体积的五分之一,依据这个现象就很容易得出结论氧气占空气总体积小于五分之一,而实验过程中如果使用了足量的红磷观察到的现象进而得到的结论就完全不同。同样:在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是否相同,推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情况时,将反应生成的物质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当少量的气体进入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可是当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时会逐渐观察到石灰水又由浑浊变澄清了,显然二氧化碳量的多与少直接影响了实验现象的不同。
化学学习过程中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实验。通过对实验操作中产生的实验现象的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的各种原理。作为执教者,在借助于教材讲授这些化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和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药品用量的多少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而得出完全不同的实验结论。而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就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关键的环节分别是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并获得结论,如果实验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进行实验就会产生不同的实现现象从而得出不同的实验结论,科学的严谨性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节约药品也是保证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有利因素,从而让节约贯穿于学生科学探究的始终,获得正确的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养成学生的节约意识,体现化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化学实验作为学习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方法,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必须开展好实验教学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师要利用好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情境,结合实验现场所遗留的素材:如各小组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现象或实验过程中药品浪费严重的情况又或实验后没有及时对所用药品进行保存的现状对学生进行节约意识的培养,达到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的双赢。
例如:在进行义务教育人民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这一活动时,因为是学生初次进行探究性比较强的一个分组实验,所以活动过程比较兴奋,虽然在学生开始分组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已经结合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对实验过程中应该关注的注意事项如药品取用量的多少等逐一做了强调,但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以及实验结束后学生所表现出的各种状况和实验桌上遗留的情境还是让老师大吃一惊。比如实验台面上到处洒落的高锰酸钾粉末、木炭和铁丝,试管中残留的高锰酸钾,敞口放置的各种药品等等。面对这样的情景,作为老师应该理解学生初次进行这样实验活动的兴奋,所以不能对出现状况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以免打击学生再次进行实验活动的热情,但绝不能置之不理,而是要分利用这些素材从价格入手,介绍一些常见药品的价格,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药品都是学校花钱购买的,实验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遵守药品取用的原则就会造成药品的浪费,多取用的药品在处理和回收时不仅要消耗别的药品还会积攒更多的废液会引起二次浪费,没有及时盖上药品的瓶塞就会导致药品因污染而被浪费,而如果我们严格按药品的取用原则取用药品,就可以避免这种浪费,不仅能很好地完成实验还可以节约药品和资源,更可以保护环境,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学实验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动脑等各种能力的最佳方式,在整个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着强有力作用。所以,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大胆实验,每次实验后不仅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产生的现象、实验结论的成功与否进行评价,还要结合实验过程中实验台上遗留的素材对学生进行节约教育,让学生在体验获得实验成功的同时也要关注资源问题,让节约的习惯始终贯穿于整个实验过程,在规范熟练掌握实验技能的同时也养成了学生的节约习惯。
化学作为一门与其他学科截然不同的学科,在推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独有的重要作用。可是化学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又因人类没有很好的利用化学导致化学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所以科学家近年来提出了“绿色化学”,是为了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教材中这些内容的讲解时,要紧扣绿色化学的主题在达到环保教育的同时也要体现出节约对于环境保护所起的积极作用。
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借助于教材中化石燃料的利用及其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各种各样燃料的使用和利用对人类生产生活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要充分借助于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一知识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人类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等,也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确实感受到空气的污染对气候以及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还要结合改进措施之一节约燃料这个点引导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自发的认识和感受到生活中节约纸张、绿色出行、节约用电、废物回收再利用等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就是为环境保护做贡献。诸如此类如在进行十一单元化学肥料这一内容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到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农作物增产起到巨大作用进而解决了温饱问题外,还要让学生辩证地认识到化学生产的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对自然界中的大气、土壤、水等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进而使农产品、畜禽及产品、水生动植物残留了农药和化肥,最终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所以我们要合理地使用农药和化肥,也就是给农作物施用农药合化肥时一定要有节约意识,既要保证粮食产量满足人类需求也要保护环境。
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任何事物既有好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我们在看到化学对人类贡献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化学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的这些例子,从身边的实例入手,让学生主动去挖掘、去感受、去寻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因为在生产生活中没有本着节约的原则使用,而是过度和大量地使用一些化学产品,从而对环境带来的极大污染,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总之,节约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做出努力,更需要学校教育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节约意识的培养。让厉行节约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作为一线化学教师,更应积极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教材,充分挖掘教材,适时利用实验情境,紧扣绿色化学主题,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