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欢 阎永胜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2001 年以后,中国的人口老龄率超过7%,进入了“高龄化社会”。到了2016 年,中国65 岁以上人口为1 亿5003 万人,高达到10.85%,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寻求对人口高龄化的对策,并进行阐明,写了这篇文章。本文用有关的各种统计调查方法对高龄者福祉进行数据统计。
近年来,中国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其研究备受瞩目。学者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使用调查、采访调查、案例研究、统计分析等各种各样的方法,对中国的老年人进行关于社会福利的调查,由于社会网络的不同,养老服务的使用意向产生了差异。由于这项研究只针对老年人。所以很难把握老年人和其家人的相关因素。高龄化福利问题不仅涉及老年人本人,还涉及包括老年人家属在内的整个社会体系。
因此,本文首先利用各种统计调查的统计数据,对中国老年人福利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掌握了这一点的基础上,以天津市各年龄层的居民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与分析。通过对中国老年人福利现状和问题点等的调查,通过对中国老年人福利现状和问题点的调查。
1953 年,中国全国规模的人口统计调查“全国人口普查”开始,1964年进行了第二次全国性的人口调查。但是在那之后又发生了历史政治运动,人口统计调查中断。改革开放后的1982 年才对中国人口进行三次全国规模的调查,1990 年以后每10 年实施一次。1981 年以后,中国政府代表性的统计调查《中国统计年鉴》发表,这是由中国国家统计局实施并开始的统计调查。从统计数据可以了解中国的经济状况和老年人口。之后1993 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由中国民政部开始实施,对一般社会福利的统计与调查。2009年以后,将对高龄者福利进行统计调查,主要以提供住宿服务设施和不提供住宿服务设施,及设施数、职员数、利用者数等的统计。2011 年,由制作委员会实施《中国老年统计汇编》对中国政府机关的全国老龄工进行调查。1953 年至2009 年的老龄人群福祉领域的高龄人口、婚姻情况、健康状况等统计调查。2000 年以后,每5 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对60 岁以上的国民为调查对象,实施了“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更不用说抽签方式调查”。2018 年,进行了第四次统计调查。那个有效样本数约22 万人。其统计结果在《年龄蓝皮书》中刊登。
除此之外,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也对老年人福祉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院校进行了统计调查。2011 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在中国150 个县和450 村的老年人群为对象,实施了有关老年人健康的《CHARLS 中国健康和养老追踪调查》这个调查,是以45 岁以上的家庭和个人为调查对象,每隔2 年进行一次追踪调查。2014 年以后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调查数据中心定期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家庭状况等进行跟踪调查最后制成《CHARLS 中国健康和养老追踪调查》。这个调查的目的是不断地把握老年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且,2017 年清华大学的老年社会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的北边清河某个地区的高龄者为对象实施了“清河养老实验”。最终建立以政府、企业、社区、老年人自立支援、老年人看护家属支持等。家庭和个人将共同探索支持老年人的新模式。
1978 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2010 年以后,中国的GDP 总额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位。但是如果换算成人均GDP,中国的水平仍然很低。世界银行,根据“accounts data,and OECD National Acounts data files”,2016年中国的人均GDP为8123.2美元,只不过是日本同数值的38972.3 美元的约1/5。中国在经济上在富裕之前可以确认成为“高龄化社会”的现状。所谓“未富先老”是指经济上的说法。对于在成熟不充分的情况下迎接老龄化时代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因为在中国没有像日本那样完善的看护保险制度,所以高龄者服务的费用全部都是由使用者承担。高收入者以外的普通市民很难利用那个在家养老福利。特别是贫困阶层。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说做不到系统的普及。对于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见,制定了新的政策。但是,由于国家和政府的财政也有限制,高龄者服务的民营化促进老年人在家生活的服务设施从行政转移到民间等的政策。最近,高龄者共同“宅家“抱团养老”(原同事、同学、朋友、邻居等朋友等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共同生活的形态)、“旅居养老”(晚年,根据季节不同适宜居住不同城市)但是,老年人之间要自己克服问题,比如辗转于各地,边旅行边生活等问题。
另外,宅家型老年人的医疗护理设施数量从2013 年的4501 个地方变为2016 年的4664 个地方。2013 年的17 万1443 人至2016 年的17 万313 人,但很明显仍保持着一定的水准。2016 年中国的老年服务各种设施合计达到14 万251 个,但65 岁以上的人均设施只有0.9 个,中国的老年服务依然居高不下。养老设施情况已经明确了处于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
如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老年人的各种统计调查数据,对中国老龄化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以天津市的居民为对象进行了关于高龄者福利的问卷调查。这个调查问群通过对中国的老龄化特征和问题点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的老年人口是世界第一。2016 年中国65 岁以上人口达到1亿5003万人,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1亿以上老年人的国家。1979年以后,中国政府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加率。从传统的人口结构模式来看,已经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增加率的模式。而且,已经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增加率的人口结构转移。
第二,中国的老龄化社会陷入了“未富先老”的状态。中国的老年人,人口的增加正在以急速的速度前进。另一方面,2016 年中国人均GDP 只有很少为8123.2 美元,只不过是日本同数值的约1/5。中国在经济上富裕之前就已经高龄化了。中国社会,陷入了“未富先老”的状态。因此,迄今至今为止的经济差距、地域差距等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完善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而且高龄化的地域差别问题,导致高龄者的贫困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第三,中国的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还没有赶上快速的老龄化。高龄者人口由于急剧增加,抚养负担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养老金、医疗、护理服务等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系统大幅落后。2016 年中国1000 人的各种老年人服务设施的合计数仅为0.16 处,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这些从现状来看,高龄者服务设施的扩大对中国来说是当务之急。又是通勤型社区的高龄者服务系统的认知度很低,一般市民也有通勤型社区等的高龄者服务系统,有必要摸索一种使服务系统周知的方法。此外,今后,社会福利发达国家日本的高龄者福利服务体系的现状作为参考,中国的高龄者福利设施的增加、设置、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社会福利相关人才的培养、看护服务质量的提高等有必要充实社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