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文化馆服务研究

2021-11-27 21:20孙增进
魅力中国 2021年21期
关键词:服务水平文化馆文艺

孙增进

(广西横县文化馆,广西 南宁 530300)

乡村振兴作为我国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后继新时期战略部署的重要工作任务,为切实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乡村居民的幸福指数,需保证乡村振兴工作得到切实落实。如以文化馆为乡村振兴服务工作抓手,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乡村居民的精神诉求与文化需求。在实际文化馆服务为乡村振兴服务工作开展时,应当从多个领域入手,不断提升文化馆的服务水平,实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文化馆服务目标。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馆服务工作意义

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时,不可单一提升乡村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应当全面提升乡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增加乡村居民的生活获得感与幸福感。为此,在实际工作开展时,文化馆应当加强基层文化的服务工作,积极举办丰富多样的文艺活动,引导乡村居民主动参与其中,丰富乡村居民的空闲生活,提升乡村居民的精神追求。在文化馆服务工作的开展时,可同步推动乡村经济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夯实基础。由此可见,文化馆服务工作为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性与必要性[1]。

二、乡村振兴视野下文化馆服务水平提升路径

(一)落实监督管理工作

笔者认为,在乡村振兴视野下,文化馆提高乡村服务工作水平时,应当将乡村文化发展的效能建设纳入到绩效考核内容当中,并制定科学严谨的管理考核制定,对乡村政府的管理职能进行明确,保证监督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为杜绝基层文化站不作为问题的出现,应当基于绩效考核工作,对文化站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进行问责,采取奖罚分明的工作处理,调动文化站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避免懒政风气的出现。

文化馆在乡村振兴服务工作时,应当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中长期的规划布局,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文化馆在乡村振兴整体运行的可行性与稳定性。在日常工作指导与监督管理时,应当明确文化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创新文化馆的服务方式,不断发挥出文化馆的基层文艺服务工作水平。

(二)完善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标准

在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过程中,为避免劳民伤财、浪费社会资源,应当完善基层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标准,如场馆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预算、设备采购成本等,避免个别地区的基层干部为刻意增加政绩,在基层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时大兴土木,耗费大量财政与人力,导致文化活动中心服务工作效能被架空,无法发挥出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的服务效能。

由此可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馆为有效提升的服务水平,应当对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标准进行细化。各个地区进行建设标准界定时,可参考国家下发的建设指标,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实力,以及人民群众的实际精神生活需求,文化馆对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标准进行细化。如乡村文化活动中心进行建设时,应当将其纳入乡镇整体建设规划当中,在综合考量后,明确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面积、功能布局,最大化服务于人民群众,发挥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社会服务价值。

(三)健全文化活动中心运维机制

在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内部管理时,应当健全人员考核评价机制,为保证考核评价的公正性,应当由县区政府部门组织其他单位进行落实,对文化活动中心人员的服务能力、工作成效、工作态度进行综合评估。在科学严谨的考核评价体系运行下,可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化,确保文化馆基层文艺服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2]。在文化活动中心运维机制健全时,应当执行明确的奖惩制度,使得文化馆人员的工资与其绩效考核进行管理,并将考核结果与各类福利进行挂钩,消除懒政、不作为的工作风气,充分调动文化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基层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四)因地制宜开展服务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有效提升文化馆的服务水平,应当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民风民俗进行深度分析,因地制宜开展专项的文化服务工作。为保证日常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应当对乡村文化的工作进行科学规划部署,设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基层民众的文化活动参与积极性与热情,不断提升基层民众的精神生活。

笔者认为,在乡村振兴活动文化馆服务工作开展时,不可秉持传统的文艺工作服务模式,应当契合新时期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诉求,合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开展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工作,如基于微信社交软件,建设乡村文化服务微信群,及时通知文化服务活动开展的具体事宜,有效提升文化活动服务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为文化服务工作开展时,可对当地的民族风俗人情进行深入挖掘,保证每一位村民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增强村民的故乡情结,主动加入到乡村振兴工作当中,不断增强乡村民众的核心凝聚力,解决乡村发展的现实问题,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医疗服务水平、经济收入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3]。

(五)加强文艺队伍建设

在乡村振兴活动提升服务水平时,应当不断加强文艺工作队伍建设,解决文化文艺资源不足问题。笔者认为,文化馆在乡村的文艺工作队伍建设时,应当遵循海纳百川的理念,对具备不同才艺的民众进行吸纳,如传统手工艺、歌舞表演、戏剧表演、民俗传承人等,保证文艺队伍的多元化与包容性。乡村文化服务的对象,主要为周边地区的居民,若可以充分调动周边居民的文艺服务意识,主动参与到文化文艺活动的服务工作当中,则可以很好解决文艺工作人员不足问题。鉴于新时期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服务的特殊性,为使得文化馆的服务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应当使得新时期的文艺青年主动下沉到基层,全心全意为基层人民服务,发挥自身的文艺服务价值,引领基层文化馆的服务水平进入新的高度。为留住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应当增加基层文化馆工作的福利,为文艺工作者提供职业发展平台,使得文艺工作者可全身心投入到实际服务工作当中。

(六)优化服务活动筹资途径

乡村文化服务活动过程中需要资金的有力支持,才可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的服务效能。为解决乡村文化服务活动文化馆资金不足问题,应当主动优化文化馆的筹资途径,如简化专项资金的申报程序,提高资金的投放效率,保证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4]。

鉴于乡村文化服务活动文化馆服务工作的特殊性,在筹资途径业务拓展优化时,应当在政府引导下,合理引进社会闲置资本,使得企业加入到文化馆服务建设当中,保证建设资金的来源稳定。为使得文化馆得到持久运行,应当将文化馆服务的建设开发与乡村集体经济进行关联,在集体经济红利中分离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乡村文化活动服务的建设,不断提升文化活动的服务水平。

为提升乡村文化馆的整体资金利用效率,应当对文化服务活动的运行成本进行精细化控制。为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文化馆应当主动与社会艺术团队、志愿者团队、企业单位、政府部门进行合作,定期开展文艺服务工作,有效节省文化馆的合作开支,并保证乡村文化服务质量与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文中对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文化馆服务工作进行探析,针对文化馆服务工作意义进行论述,并围绕文化馆服务工作水平提升路径进行阐述,对多个举措建议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说明乡村文化馆服务工作提升的必要性。为有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应当不断发挥出乡村文化馆的服务工作效能,提升乡村居民的精神认知高度,统一乡村居民的文化意识形态,推动我国魅力乡村工作开展。

猜你喜欢
服务水平文化馆文艺
“三方四圈”工作法: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1942,文艺之春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构建市(区)人才发展管理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文艺范
不同排班模式的比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