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静 梁育衔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21)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对于工程建筑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工程在施工管理中,如若仍采取传统粗糙的管理模式,受限于项目规模大、工序多的影响,需投入较多人力物力,且易产生人为失误,进而降低工程质量。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面对各种大数据、BIM、GPS 等技术,施工管理应当积极应用,从而实现现场施工管理的改革,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
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设备等取代传统人工管理方式,监管施工作业,高信息化管理模式具有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网络信息交换、自动信息收集、信息利用、检索等方面。施工信息化管理,可全面收集现场信息数据,将信息资源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企业发展。并且,施工中信息种类多、数据量大,利用信息技术可使用较低成本、小空间存储大量信息,实现各部门高效沟通,定量分析工程质量、成本及工期等,制定下阶段施工计划,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作用:
1.节约管理成本。在工程项目中合理科学应用信息技术,可提高施工管理质量,节省项目管理成本,主要是利用软件分析、收集、处理施工各项数据信息,仅需投入软件、设备等成本即可,完整记录数据信息,减少了人力的投入,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还能控制管理成本。
2.提高施工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下,对于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建筑项目规模、工艺愈发复杂,具有可扩展性,传统管理模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能否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成为施工管理重点。一方面可决定施工工期,一方面决定工程质量,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人员提供极大助力,能够在施工前预测可能产生的问题,出现问题后也能及时提出调整意见。并且,借助办公软件可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检索信息也能够提高数据安全性。
3.规范市场环境。建筑施工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项目以招投标方式选择建筑单位,招标中供应商等也会参与竞争中,以往招标环境单一,传播信息数据途径不多,利用信息技术可构建发布信息平台,进而扩大传播信息范围,提高市场竞争公平性。
大数据可深化采集数据内容,通过海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存储与管理,即可获得数据集合与数据特点。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大、地理偏远的项目,采集数据难度较高,利用大数据结合项目平台,统一规划管理数据,避免施工数据损坏丢失,降低企业效益。
施工现场需分部分项展开工作,地点较为分散,且面积较大,管理人员难度较高,利用物联网技术,结合RFID、红外线装置、卫星定位装置等,即可实现物品信息的监管与跟踪定位,及时获取机械、物料、人员等信息,实现信息交互,提高施工管理质量。
项目施工对于工期要求较为严格,施工中还易受到自然环境变化影响,如暴雨、暴雪、台风等,增加了施工难度,且部分施工地点与市区和项目部距离较远,难以有效管理现场。而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可通过建立公共网络平台,配合软件、信息终端等,采集与记录现场问题,将其上传至互联网平台上,人员即可在平台上明确现场问题,掌握施工进度,调整进度计划或管理制度等,以免发生意外事件或安全事故。并且,建立终端配合软件应用,可实现高效验收,提高投资方与施工方经济效益。
在项目施工中,特别是各种管线施工,施工难度较大,极易出现管线碰撞等问题,利用BIM 技术即可建立工程模型,模拟施工准备及各个施工环节,分析校核建立模型,发现问题后可及时修正方案,避免现场施工出现返工情况。并且,施工管理中,还可将平面信息数据化,直观呈现出3D 模式,优化方案内容,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浪费,强化监督管理。
建筑施工管理较为复杂,建设项目前,人员需做好准备工作,可根据庞大的数据信息量,为提高数据精准性,建设一体化信息系统,配备相应软件,有助于人员管理现场。在采集信息数据源中,一是通过使用设备设施过程、作业过程采集工况信息,以培训教育终端、监控设备、门禁系统采集实时信息,二是借助人员现场配制、岗位责任制、应急管理、隐患治理、文明施工、施工流程、技术方案等工序流程、管理制度输入至系统内。采集各项信息后,汇总基础数据库,自动辨别有效数据,根据施工现场定期更新数据,系统还能够自动分类、统计与整合数据,反馈至指定方位人员,使其能够及时获取消息,处理施工技术、安全或质量问题等。并且,在开发配套软件中,需综合考虑工程特点、条件、企业需求等,提高软件信息管理实用性,以本地地质条件、人员资质、气候数据等为参数,输入其中,建立平台与软件的联系,使两者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人员即便在项目部,也能够获取现场信息。
现场施工管理中,为提高管理效率,建立高精度三维模型,BIM 工程师可根据模型拟定建筑结构、给排水、机电等专业构件族库,构件模型考虑构件装配、生产信息,有助于构件现场装配和工厂生产,实现基于BIM 模型的装配、施工、加工信息一体化。在现场优化布置中,可通过漫游模拟施工道路,利用不同颜色划分消防与其他车道,避免其他车辆占用消防通道,周围机械也禁止和环境产生碰撞,模拟大型机械进场顺序,利用动画方式展示汽车吊、塔吊运行,以免吊运碰撞。同时,还能借助BIM 技术明确防护栏、材料、加工棚的布置情况,优化布置方案,降低施工成本与安全风险。
工程现场施工中,可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管理现场,合理规划人员、机械、材料等生产要素,确保资源配置合理化。并且,管理中做到数据高效采集与加工,实现信息传递和共享,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减少,增强管理真实性、可靠性,提高工程效率。施工现场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监控,将通信网络和控制设备连接,借助GSM 网络通道展开远程监控,便于人员掌控施工进度,解决施工问题。并且,现场利用移动设备端录入图片、数据、录像等,及时和云端数据库连通和交互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后台存档,自动生成计量资料、变更、工程进度月报等。借助移动设备还能查询后台进度计划表、投资完成表、概算执行表等,掌握工程进度。
信息系统建设能够减少行政成本,施工管理中,可用电子政务信息化管理施工设备和重大危险源,规范化管理租赁市场,保证设备机械拆卸、安装科学性,规范检验行为。并且,还能规范管理起重机械,实现全方位覆盖,如,利用安全生产许可证、人员管理系统有助于施工管理者获取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人员教育信息,保证岗位人员安全管理并且,施工管理中,有大量工程测量、施工、图纸、组织设计报告等资料,以纸质方式保存,后续查找难度较高,可利用信息技术,其具有精准便捷检索、复制传递快、存储容量大的特点,可将计算机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总结: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化管理作为核心内容,可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及BIM 技术,实现高效、动态的管理。并且,此过程中应通过构建信息系统、建立三维模型、实现远程监控、电子政务信息化的方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标准落实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