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音乐改编作品融入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模式研究

2021-11-27 21:20王鹭羽
魅力中国 2021年21期
关键词:抗联音乐作品抗战

王鹭羽

(黑龙江工业学院人文与师范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东北抗联歌曲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对于国破家亡的愤怒和哀怨,东北人民反对侵略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毅力,对于战士牺牲的缅怀和惋惜,以及对于斗争充满胜利期望,东北抗联歌曲诞生于东北三省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过程当中,是当时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虽然历经时代的发展,高校音乐类型多样,但是应该注意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将抗联音乐改编作品融入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有助于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促进对于抗联音乐的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本文就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具体的分析。

一、东北抗联音乐改编作品的特点

(一)旋律多由民歌改编而来

东北抗联音乐诞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创作者多是抗联队伍将领或者战士,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受过专业的正统教育,对于音乐谱曲或者旋律缺乏专业的知识,同时很多的抗联将领曾经有过国外留学的经历,对于外国的一些歌曲比较熟悉,因此东北抗联音乐改编作品多是由人们耳熟能详的民歌或者外国歌曲发展而来,在原曲风格上有所突破,既增加了民歌的影响力,同时还可以与抗战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反映抗战过程中人们的精神面貌,因此抗联音乐改编作品,一般旋律朗朗上口,在当时传唱度很广,是抗战中重要的精神食粮。当时东北抗联音乐在改编过程当中融入了安徽《凤阳花鼓》,东北民歌《送情郎》,河北民歌《对花》等多种民歌音乐类型,同时还有外国歌曲旋律改编而来的,如日本歌曲《日本海军》,法国歌曲《你还睡吗?》等多种类型。

(二)东北抗联音乐改编歌曲感情悲壮

东北抗联音乐改编作品都是诞生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或者历史事件当中,因此感情比较悲壮,既有沦为亡国奴的屈辱,气愤和不甘,同时也有东人民为争取抗战胜利的理想和信念,同时还包含了对于战友死亡的悲痛,对于军民团结一心的歌颂等,是当时抗战过程中东北革命军队的真实写照,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指导东北人民在抗战过程中团结一心,勇往直前,不怕牺牲,为了争取国家和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情怀,因此抗联音乐改编作品内容情感内容比较饱满,所有的作曲和作词都是为了体现人们当时的情感,并且将情感化为力量,激励人们抗战的过程中不断前进。

(三)东北抗联音乐改编作品填词中包含多种古诗词

东北抗联音乐改编作品主要作用是激发东北人们的抗战决心,因此一般传唱度较高,抗联音乐改编人在创作过程当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填词的过程当中引用了很多古代诗词,这些诗词艺术性较高,同时被人们所熟知,因此朗朗上口,既增加了歌曲的文化韵味,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传唱度,虽然抗联战士中也有自己写词和或者谱曲的情况,但是由于当时的人们缺少专业的音乐教育,同时外加上当时特殊的环境,因此创作的歌曲也大多数旋律简单,填词内容也比较简单,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抗战状态,因此传唱度也较广,也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喜爱,在抗战过程当中发挥了重要力量,抗联音乐改编作品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其鲜明的音乐表现形式和特点,只有把握了其中的主要特点,才能更好地了解其精神内涵,从而进行传承和发扬。

二、东北抗联音乐改编作品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现状

(一)重视技巧,不注重情感

在现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过于重视演唱技巧,忽视了情感的表达,东北抗联音乐改编作品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东北人民和将士抗击日军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当时创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因此作品大多数情感深沉饱满,为争取抗战的胜利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抗联音乐改编作品更多的是表现其精神内涵,但是在现在高校教学中过于注重抗联音乐作品的改编技巧,忽视了其情感的表达,这样抗联音乐作品就失去了其原有的韵味。

(二)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不够重视,效果不突出

当前学生处于和平年代,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多元化的音乐类型和音乐元素冲击着人们的感官,因此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弱化了抗联歌曲的影响力,很多同学更加喜欢通俗、摇滚等音乐类型,对于抗联音乐改编作品缺乏一定的了解,同时在音乐学习过程当中也没有将其放在比较重要的学习位置。

(三)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教师在教授抗联音乐改编作品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采取理论,技巧和现场表演的方式,作为当代音乐学院的学生一般性格比较鲜明,同时对于新鲜的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东北抗联音乐改编作品本身距离他们的生活世界比较遥远,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因此教学效果就不理想。

(四)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

由于每个人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感受,但是在现阶段抗联音乐改编作品融入高校音乐过程当中,教师过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进行抗联音乐作品教学,因此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参与性不高,对于抗联音乐改编作品理解不到位,不能够理解东北抗联音乐改编作品的精髓。

三、东北抗联音乐改编作品融入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模式优化策略

(一)深刻了解作品的诞生背景

想要提高东北抗联音乐改编作品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教学成果,首先应该对于抗联音乐诞生的历史背景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增强对于作品的理解,从而在教学过程当中,将技巧与情感融为一体,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展现东北人民和将士抗击日军的决心和毅力,从而促进抗联音乐作品的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可以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邀请一些革命老兵讲述他们的抗战经历,从而加强带入感,让学生铭记这段历史,了解东北抗联音乐改编作品的价值所在。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将东北抗联音乐改编作品融入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时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东北人民抗击日军的影视片段,或者利用信息技术将一些抗联音乐改编作品进行呈现,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抗联音乐改编作品的艺术价值,更好的进行作品内容的理解,增强学习效果,同时还可以让全班同学一起进行抗联改编作品的演唱,增加团体氛围,这样能让同学们更好理解抗联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在学习中提升对抗联音乐作品的重视。

(三)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进行抗联音乐改编作品学习时应该给予学生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增加对于作品的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法让同学们探讨其中的音乐技巧或者表现风格,给予同学们自由发挥的时间,让同学们进行音乐作品的改编,并且对于改编作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增强对于原有抗联音乐作品改编的理解,从而增加抗联音乐改编作品学习的兴趣,促进抗联音乐改编作品的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四)加强对于抗联音乐改编作品教学的重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抗联音乐改编作品引起重视,让同学们了解其中蕴含的重要精神价值,并且用这种精神指导同学们的音乐学习历程,增强同学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对于抗联音乐改编作品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并且将考核计入到同学们的期末成绩当中,作为同学们专业教学的重要指标,强化同学们的课堂效果。

总结语

东北抗联音乐改编作品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音乐产物,表现了东北人民抗击日军的顽强斗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精神力量,同时东北抗联音乐改编作品作为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应该进一步促进其传承和发扬,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诞生背景,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加强对于抗联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从而促进抗联音乐作品的进一步传承。

猜你喜欢
抗联音乐作品抗战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东北抗联精神赓续传承的价值意蕴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我和我的祖国”中山市原创音乐作品
痛悼抗联老战士李敏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