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刚
(重庆市云阳县高阳镇高阳小学,重庆 404507)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极具逻辑性的学科,对于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以及逻辑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学习,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深度挖掘教学内容,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数学学习能力[1]。教育游戏正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更好地在课堂学习。
教育游戏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快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教育游戏是以学生为教学出发点,遵从学生“热爱游戏,反感课堂”的思维模式,将数学知识从课本中释放出来,放入到形式更加多变的游戏中去,让学生从游戏中进行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还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形成对于数学课堂的喜爱以及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育游戏是一种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游戏的方式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放低了学习的门槛,让学生从课桌的束缚中走出来,真正的走入课堂之中[2]。同时教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所在。教育游戏本身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质,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游戏中遇到的问题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主动性。
教学游戏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遇到学习问题并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理性的探究思维,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客观理解事物的能力,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这样当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寻求更合理的解决方法。
教育游戏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着许多教学优势,除了游戏的性质之外,还融合了许多的现代化元素,让整个教学方法能够跟进时代[3]。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为课堂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也补充了更多的游戏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兴趣培养都有促进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将书本中枯燥的知识拿到现实中来,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学习教学内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实现更多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保持对于课堂的新鲜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融入生活元素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方式必备的一项元素,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实际生活与理论知识相联系,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的亲近感,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游戏融入课堂当中,对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4]。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学的内容,充分理解教育游戏的核心内涵,把握好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将游戏与教学相互融合,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游戏设计上要统筹兼顾,引用一些让学生已知的游戏,如角色扮演的游戏来让学生快速了解游戏方法,帮助学生更快融入课堂教学。同时教师还要创新一些游戏方法,调动学生的猎奇心理以及好胜心理,通过新颖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参与到游戏中来。教师要充分考虑教育游戏的教育核心,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将教学内容重点从理论知识的积累转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上来,帮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通过更有深度地培养来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
正所谓,一个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课堂的开始阶段对于整堂课程的高效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这个阶段学生的注意力相对较为集中,教师方便进行集中引导,教师可以更加轻松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选取简单而有效的游戏进行开场,让学生从课堂的开始就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节“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设计“找不同的游戏”,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隐藏多媒体展示的图片之中,向学生在图片中寻找的时候感受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形状,在学生心中留下初步图形的印象。教师在学生寻找完毕之后,让不同的学生进行发言,讲述学生眼中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区别,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两种图形的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极其学生自身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对于学习内容有基础的了解,并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保障教师接下来教学得正常而高效进行。课堂的初始引导,教师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对于课堂的刻板印象,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愿意学习。
教学课堂永远是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既要承接好课堂开始时的内容,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证课堂整体的高效性,最后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夯实地基。课堂中的教学,教学时间更加广泛,教师要将教学内容深度挖掘,与游戏设计进行更好地融合[5]。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节“观察物体(二)”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将“摇骰子”的游戏融入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三人小组,首先由教师给予一个物体的直观图,给予所有小组公平竞争的权力,让最先竞争到的小组学生分别绘制物体三视图,然后随机抽取小组接下来的答题顺序。若是小组答对就给予小组掷骰子的权力,通过学生两颗骰子的数目和来决定下一个小组物体的摆放数量,并让答对学生摆放物体来形成下一组的题目。若是下一组学生未能答对题目,那就让学生进行抢答。
在教学的最后,教师可以给予答题数目最多的小组一些小的奖励,同时给予所有同学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参与到以后的学习中来,增加了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喜爱,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教师要充分把控教学进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课堂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游戏中来,对于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地进行解决,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良性的游戏竞争,避免各种负面因素耽误课程的进度,保障游戏的正常而高效进行,进而保障教学的正常进行。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学习,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关系让学生感受到集体荣誉感,通过学生的胜负欲望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教育游戏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通过让学生出题、让学生解题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课堂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学内容。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教学要求的不断更新,教学方式的不断改变,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先实现自身的意识形态转变,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变化,转变教学的内容,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游戏施展过程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与新兴技术多媒体相结合,让教育游戏在创新教学的基础之上实现更新教学,通过课堂各个部分加强课堂设计,融入游戏理念,增加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通过鼓励学生加入游戏,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更充分的理解课堂,改变学生应试学习的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生根本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