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传播策略在传统工艺振兴中的作用
——以“赤水竹编”项目为例

2021-11-27 21:20王傲然
魅力中国 2021年21期
关键词:赤水竹编遗产地

王傲然

(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 100022)

前言

赤水竹编工艺历史传承悠久,最早可追溯到500 多年前的明清时期。但随着社会整体呈现工业化发展的趋势,竹编手艺被遗忘,生存市场萎缩、人才流失,遇到传承与生存的瓶颈。

近年来,赤水竹编工艺在传统手艺人的努力和创新传播的作用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2014 年,赤水竹编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世界遗产地可持续生计项目,与国际竹藤组织合作开展的竹编培训,培养青年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社区带头人。2018、2019 年,第六代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作为人大代表两次将竹编作品带到了两会现场,分享传统工艺的魅力,引起极大关注。

在传统复兴的时代形势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中,如何让传统优秀工艺融入大都市、走进年轻人的视野、拥抱互联网,最终走向传统复兴?除了政策扶持、发展创新之外,艺术传播的营销策略,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传播视角的改变

(一)从关注“手艺”到关注“人”

新闻传播者所面对的受众,是传媒人必须尊重和理解的服务对象。新时代下,受众的年轻化、个性化趋势愈发明显,他们崇尚自由,创意,喜欢标新立异。常常会因为对某个人的独特之处而关注到某个行业、某个领域。在报道中,张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已成为传播的审美共识。而大多数人关注“赤水竹编”这项传统工艺,恰恰是从一个人开始的。

2018 年全国两会期间。在首场代表通道上,身着苗族盛装、带着竹编手镯的小姑娘,从容举起手中的竹套水杯,对着数百名中外记者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的故事。一时间,“90 后人大代表”、“赤水河畔的竹编姑娘”、“大山里的竹西施”、“非遗新生代”等内容登上两会热搜,她展示竹编作品的照片也在网络间热传。原来,这个小姑娘名叫杨昌芹,来自赤水河畔,儿时因家境艰难不得不中途辍学,偶然间开始学习竹编技艺,10 多年间她不仅掌握技艺精髓,而且以年轻人的视角不断推陈出新,探索竹编工艺的新境界。就这样,人们记住了这个美丽、励志的苗族姑娘,也记住了赤水这个地方,随后,“赤水竹编”开始名声大噪。

不可否认,历史悠久的“赤水竹编”一直以来都是贵州赤水大同镇的“民间工艺一绝”,然而这样的手艺,却鲜被外界知晓。直到这些“手艺”被一个年轻小姑娘带上两会,慢慢形成热议,被广泛传播。该现象说明,传播学,也是“人学”,很多传播效果不理想、脱离受众的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只报道人的“同”而不报道人的“异”;只就事论事的提到某项技艺,而没有为“人”附上色彩。正因如此,在传统工艺的振兴中,传播重点要从“手艺”向“人”转变。

(二)从“工艺品、伴手礼”到“艺术品”

按照传统美学标准,实用的工艺品很难被称为艺术品,因为工艺品通常以材料和劳动时间成本来计价。而艺术品的价格,重要的不是材料和工艺是在生产成本之外,程度不等的附加值,是作品承载的思想价值。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直到今天,相当多的手工艺品也不被承认是艺术。

但在今天这个语境中,作为艺术传播者,当我们再来看中国的传统手工艺,需要把它放在艺术的范畴里进行解读,需要研究它的社会文化属性以及附加值。自2014 年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赤水竹编的创作范围已经从竹筐、竹篓等传统的竹生活生产用品,发展到平面竹编、书画艺术品,代表作有《兰亭序》《九龙图》等名家书画。这种创新为她的传承样态赋予了更多可能性。作品《大肚佛》还获得了贵州省十大美术精品奖,被贵州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收藏,很多作品远销海外,深受海外客人青睐。

二、设计创新永远为王

(一)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为了帮助传承人提高设计能力,201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携手文旅游部非物质遗产司共同发起了可持续生计项目——中国首个世界遗产地女性发展计划“巾帼梦”。该项目邀请到了同为女性的国际知名建筑师胡如珊女士走进赤水河畔,与当地传承人共同交流设计灵感。结合世界遗产地的手工技艺,与非遗传承人共同打造具有现代建筑设计感的竹编果篮。对于非遗传承人来说,这次跨界合作,让她看到了传统工艺更多的创新可能行,提升了她们的设计研发信心,激发了传承发展的创作活力,积累了可以让传统工艺持续发展的经验。另一发面,对于受众来说,他们对于赤水竹编的认知不再是平面书画形式,也可以成为一款既实用又美观的家居好物。在成都和上海举行的创意成果展示活动中,该作品受到广泛欢迎。

振兴传统工艺,是重新建立现在与过去,人与世界之间的感性关联的一个尝试。我们在传播过程中,要将传统工艺作为一种活态文化资源,与建筑,家居,时尚,汽车等现代行业对接,探索“传统工艺+”的跨界合作,并将成果引入到各消费群体中去,从而达到1 +1 >2 的效应。

(二)搭建跨界合作平台,打造社群概念

在中国首个世界遗产地女性发展计划“巾帼梦”项目调查中发现,在遗产地居民中,女性占比超60%。很多当地女性,因家境贫寒不得不中途辍学,常年没有稳定收入。“巾帼梦”项目,希望联结起乡村女性与都市女性,打造一个女性社群平台来助力这些大山里的“竹西施”能够走得更远。赤水竹编可持续生计项目带动当地留守妇女改善生活条件,并吸引大量外出务工女性返乡。目前,工坊年收入可达1000 万元,有固定工人40 多人,灵活就业手艺人100 多人,每人每月工资在3000-7000 元不等。这样的女性平台,不仅提升了遗产地女性们的个人价值、也提升了她们的社会价值。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为乡村女性和都市女性牵线搭桥,搭建女性社群平台,让她们跨界合作,挖掘传统手工艺女性的艺术创造潜力,帮助乡村女性改变生活现状,助力乡村发展。这也是“巾帼梦”艺术项目的传播意义之所在。

三、融媒体时代的新玩法

(一)大屏小屏结合,让艺术信息及时共享

“十四五”规划纲要第十章,对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有明确指示。其中,开展文艺精品创作、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要求等给艺术传播者指明了方向。作为艺术传播者,更应该在这个契机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乘势而上,运用多平台进行有效传播。

在艺术接受的环节中,媒介是非常重要的中介。除了要报道艺术作品和展览的具体时间地点。还需要深度策划传播内容,以符合时代需求与审美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宣扬文化自信。而在融媒体时代,大屏小屏齐互动,“云直播”,“云端艺术季”等成为了刷爆全网刷屏的爆款产品。在贵州赤水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体验中心,赤水竹编传承人为观众们展示了赤水竹编的工艺及传承。单场直播就收获了12 万网友在线收看。

(二)艺术传播者必须与时俱进

新时代下,受众对于艺术的追求更为多元,这就要求艺术传播的形式必须与时俱进。作为艺术传播者,不仅要在文字功底上下功夫,还要提升各种新媒体传播操作技能,打破固有思维,远离生冷硬的文风,多使用蕴含主流价值观的网言网语,把更多的艺术现场变成必来打卡的“网红”地点。把更多非遗传承人,传统手艺人打造成有鲜明特色的IP。唯有这样才能激发受众产生要去了解非遗文化的欲望,提升传统工艺在社会文化中的影响力。

此外,艺术传播者不要禁锢于视频内容创作上,也需要拓宽思路,联动多方资源,打通产业链,推动商业品牌与传统工艺的合作。比如某手机品牌以一亿像素复刻蜀绣名作;某国产护肤品牌携手敦煌博物馆,用岩彩再造颜值;某知名设计师以非遗文化为灵感推出爆款服装等等。这些案例也为传统工艺和非遗产业建立了一个活态,呈现出更多发展可能性。

结语

“赤水竹编”从名不见经传的传统技艺,到成为大家喜爱的“指间艺术”,又从“指间艺术”发展到“指间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承人们不仅在传承古代工匠留下的技艺,也在不断探索适合这个时代的传播途径。人设的带动、艺术信息的及时共享、全媒体多平台的联动宣传等都为传统工艺带来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未来,非遗文化传承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只有注重互动性、商业性、娱乐性、才能带动设计创新,从而助力传统工艺的振兴。

猜你喜欢
赤水竹编遗产地
中国七地入选全球首批地质遗产地名录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赞贵州赤水诗四首
赤水市委离退局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
赤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