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0)
该镇党委以“三级联创”活动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选聘、定期述职、社区党建和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联系点等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标准和内容,并定期监督,重点检查。将党建这项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的年度考核检查,作为干部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及时充实和调整基层一线的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形成领导有力、职责明确、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职责落实到人。党建基础设施方面,该镇各村委及街道社区分别建立系统完善的“党群活动中心”,职能部门相对齐全,包含村支两委、驻村工作组、廉勤委、法律援助中心、群团计生民兵办公室等。各部门日常工作有条不紊,各司其职。
该镇在通川区委的支持下,围绕实际发展选配干部,积极引进机关、事业单位的优秀党员干部驻村开展工作,引导高校毕业生回村任职,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积极的配合,从本村退役军人、教师、致富能手等现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认真落实党员发展的投票、政审、公示、问责制度,严格按照党章标准和实际需要从优发展,并时刻加强对现有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该镇各级优良的领导班子在其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发挥了领头羊作用,2014 年至今,B 镇三上村、大石村、石笋村和陡坑村,大力发展生姜大蒜、香葱、油牡丹种植产业,兴办养牛场、养鸡场、养猪场等,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提供更多的务工岗位解决农村务工人员,实现农民增收,助力贫困户脱贫。
大力实施“双培双带”争优创先工程,积极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在非行政性企业、个体户、农户中依据个人先进性、服务群众性等评选出“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户”、“先进党员”等,倡导党员同志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政策宣传、脱贫攻坚工作等方面深入群众发挥先进带头作用。该举措使大部分无职党员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发挥模范作用,体现党员先进性。在工作中,推行“一线工作法”,确保工作落实。各村委、社区实行村干部坐班和去向告知制,不得无故或无假缺勤。随时随地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入农户家庭进行实地访谈,时刻坚持心在一线、眼在一线、走在一线,倾听民声,为民排忧解难,形成“干部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受益”的长效机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积极主动性与服务性显著增强,坚持党建与服务相结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B 镇社区党委始终坚持“党建为先、发展为要、民生为本、法治为基”的工作原则,成立了特色流动党支部、党员志愿服务队、妇女儿童之家、社区青年讲堂、妇女信访代理室、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广播室,为社区外出务工党员、社区居民开展帮扶解困服务,涵盖教育、法律、医疗卫生、劳动就业、便民等各个方面,用新思维、新内容开展互动交流、增强了社区人文关怀。妇女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老年协会、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阅读、练习书法、切磋棋艺的固定场所,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使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B 镇社区党委围绕“为社区居民服务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把社区党建工作与社区服务、社区治理有效结合,为党员干部与社区居民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党员干部思想素质、执行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党员干部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对于本职工作应付了事,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对上对下两面态度。降低了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导致一些党员党性修养不到位,而且进一步加深党群矛盾,造成部分人民群众对党失去信心的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建设。
党建队伍后继乏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化发展,部分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开始以“金本位”、“拿钱办事”、“等价交换”等利益至上思想为原则,凡事讲求报酬和实惠,乱了风气,造成村干部的选任和管理困难。以致于在党员干部发展上,优秀的村支部书记偏少,许多村存在“党员不是骨干,骨干不是党员”的情况。再者,由于农村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工作任务量大繁复,待遇低,缺乏编制,升迁通道少、窄、难,导致很多优秀人才不愿意进来。
基层领导班子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由于基层群众文化、政治素质较低,对村务参与度低,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村务执行、决议缺乏时效监督,各村支两委容易形成独大局面。另一方面,该镇距离区委、市区较远,上级垂直而下的监督和舆论监督鞭长莫及,“山高皇帝远”,产生权利的阴暗面,使部分村形成某人“一言堂”局面,进而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腐败、关系网结,对村民自治权利和切身利益造成侵害,不利于提高该村政策执行力,建设村支两委公信力。
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党员管理松散,造成基层党群形式主义。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对于基层党员思想建设不严格,不能定期、如期、有效组织基层党员进行组织学习,党群活动中心时常空置,党员活动日虚设,基层党员的思想素质和时政敏感度下降;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党员中未严格遵守党章、党纪、党规者没有及时、严格处理,对于农村党员的不合理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农村党员缺乏正确的纪律、作风意识,对村内事物参与度不高,党员身份虚设。
农村党员年龄结构失衡,老龄化现象严重。随着老龄化的加快,党组织建设问题越来越严峻。在该镇农村党员中,70%以上的党员皆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60岁以上者占多数。此类党员受年龄、身体素质等因素制约,对村务参与度较低,其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无法有效地参与到基层党建、扶贫等工作中去,也直接导致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村民对村干部和村党员的认可度不高;另一方面,迫于生计,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党员和群众外出务工,寻求发展机遇,使得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导致许多村缺乏合适的党员发展对象;且该镇对年轻党员的发展重视度不够,每年实际发展党员人数均低于该市组织部发展党员指标,缺乏新生党员力量注入。
党员发展存在近亲繁殖现象。部分基层干部私心太重,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以宗族家庭为边界,优先发展亲近人员,故意推脱其他群众的入党申请,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发展工作严重滞后。
农村党员流动性较大,不便于管理。农村党员因家庭原因外出务工或是搬离原先所住地,常年不在家,但组织关系并未及时转走,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活动日时,无法及时有效地组织党员参与,甚至在村内重大事项决议上,对于党员人数过半这项要求也无法严格实行,以致于部分地方存在浑水摸鱼、村委班子独大等不良现象。
部分村党群活动中心形同虚设,无人问津。各村按照上级指示建设党群活动中心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旨在为党员、村民提供会议召开、政治学习、党员活动场所,但在实际执行中,党群活动中心却形同虚设,据大部分村民反映,党群活动中心是村干部的办公场所,基本上不会开展什么活动,即使有会议,也只是少数人的会议。
没有严肃的组织。村干部工作任务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对农民和党员的管理约束力减弱,削弱了村干部开展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党员活动日等特殊节日形式化。一方面,缺乏有效组织。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各项乡村工作的接续开展,农村基层组织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既削弱了村干部开展组织活动的工作积极性,又因重经济振兴而轻组织振兴和党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基层党组织对群众、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约束力减弱。另一方面,缺乏参与。一些普通党员对参加党组织活动没兴趣,认为其毫无意义;有些党员年龄偏大,或因残疾、病况等原因无法参与;有的村占多数的党员在外发展,导致党员大会一年半载都难以召开。
近年来,各级围绕党建活动都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由于缺乏推行政策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落实政策的必要政治、经济环境和相应的监督保障机制,缺乏坚持和落实,很多制度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收在盒子里”的摆设。
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注重选人用人机制的建立。创新基层干部选配机制。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健全和完善公平公正、平等竞争、择优选配的基层干部选拔机制,坚持多渠道选人。特别是对于基层党组织书记的选拔,要严格按照职位要求和程序,推选政治素质优、服务意识强、带头致富能力棒的优秀党员到村党组织书记职位上,真正实现造福于民。落实基层干部培训机制。坚持“务实和实效”的原则,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将理论结合实际,既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理论培训,提高其政治素养,也要从实践出发,进行实地考察与学习,全面加强其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理顺组织领导管理体制。正确处理村支两委的关系,既要保证村党支部领导开展村内其他事物的核心地位,又要充分保障村委会能够依法行使其职权。建立健全村支两委成员岗位责任制和联席会议制,理顺工作制度,促进村内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速增效。
把好党员“进出口”。严格遵守党员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增强规则意识,理顺程序,实事求是,从能入手,从优发展,宁缺毋滥,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发展工作的跟踪管理,既推动基层接续发展,也防止“充数式”发展和长期不发展。坚持从严治党方针,建立健全党员“出口”机制,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标准,依法依规及时清退不合格党员,确保党的队伍建设长治久安。注重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形象建设。应进一步强化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统筹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认真抓好新时期农村党建“双培双带”工程,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双带”能力,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创富增收。让基层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信心,树立良好的党员队伍形象,密切党干群联系。创立农村党员干部管理新机制。突破时空限制,打破部分偏远山区党员干部“山高皇帝远”的侥幸心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党员队伍日常教育、检查、管理制度。打造“线上+线下”全覆盖的监督平台,充分发挥组织内部、基层普通党员、群众和其他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严厉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使党纪国法的警钟长鸣。
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发展相对落后的基层党组织应立足实际,合理制定规划,提高质量和水平,积极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对于已经评选上的“五好”基层党组织,也应加强跟踪管理,严格按标考核,不搞特殊照顾,不搞“终身制”,推动“三级联创”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树立榜样,培优推先。加大对现有典型的培育工作,强化典型培育措施,通过建立健全培优推先、榜样评比、宣传表彰等制度树立典型,并积极总结优良经验,进行宣传和推广,充分发挥榜样的典型作用,以点带面,以局部带整体,全面促进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以特色谋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从当地实际自然环境和发展条件出发,合理规划。既要拓宽发展渠道,实现多元发展,也要着力打造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从长远出发,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稳固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
完善村内财务管理机制。加大对村集体资产的监管力度,合理支出,财务公开,责任到人,管好、用好村集体资产。
加快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逐步改善村级办公条件,提升办公效率。拒绝闲置,让党员活动室物尽其用,为党员日常学习教育活动提供场地,为村民提供依法治村、有序参与村务活动的场所。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改善村容村貌,切实为群众服务。
加快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党建权责体系,做到有权有责、责任到人的工作责任制,提高基层党建水平,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万丈高楼平地起,关键在于打地基。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基础牢则政权稳,基层治方能天下安。我们党历来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新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方蓄势待发。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类组织和工作的核心,承担巩固党在农村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团结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职责,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