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顿,汤婷婷,林 玲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0)
对于乡村公共空间不同学者根据自身研究视角有其不同的界定方法。曹海林从乡村公共空间的型构动力的差异进行划分,将乡村公共空间分为正式形和非正式形两种,正式形公共空间的活动会受行政权力的驱使,非正式形中产生的活动会受当地民俗习惯、村民需求的驱动。陈金泉从规划学视角将乡村公共空间定义为一个容纳村民公共生活及邻里交往的物质空间,能自由进出,并能进行各类公共活动及思想交流的场所。
虽然不同视角对于“乡村公共空间”的解释拥有不同的定义和范畴,但纵观各个角度,其都包含了空间的社会性和物质性两个层面。因此根据研究需要,可以将“城郊乡村公共空间”定义为:位于城市郊区的村民可以自由进入并不受约束地进行各类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地方或场所。
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郊乡村公共空间一方面随着城市的扩张、乡村的衰落以及乡村青壮年人口的流失而随之萧条;另一方面由于其固有的空间形式和功能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现代的生活方式从而缺乏吸引力走向衰败。概括现状可将其归为以下几点:
1.2.1 空间传统功能逐步消失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以及乡村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昔日乡村中一些富有特色的传统公共空间(如井台、洗衣码头等)由于其功能性的丧失而逐渐衰败和废弃,甚至有些已然消声灭迹。即使有些政府为留存此类乡村公共空间而对其进行修复和完善,但也由于缺乏功能上的必要性而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
1.2.2 空间“自组织”弱化 中国传统乡村物质空间环境的营造长期以来都是通过村民的“自组织”所形成。村民根据其自身需求及行为特征构建自己所需要的空间形态。然而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乡村规划被纳入到政府的权利范围之内,空间“自组织”的特点逐步弱化。城郊乡村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受到城市规划的影响尤为强烈,上层在规划过程中常忽视村民的生活习惯,从而造成公共空间形式与村民行为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得空间活力丧失。
1.2.3 公共空间管理滞后 当前城郊乡村在公共空间规划时往往只单纯考量空间形式而忽视了空间管理方面的问题。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公共设施往往会承包给第三方公司进行管理和维护。但对于乡村来说,公共空间的管理大部分由乡镇府和村委会承担,这些非专门机构往往由于缺乏管理方面的经验而导致乡村公共空间未能得到很好地更新和维护。致使空间逐步破败,走向衰退。
所谓“角色”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对其提出的期望以及其对自身的价值判断所做出的符合自身角色定位的行为。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维度进行解释。心理学家Burke 认为:“角色认同”是一种感觉,即我们如何看待处于社会某个地位上的自己。社会学家Styker&Statham 认为:“角色认同”是指个体基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通过互动行为而建构的作为对某一特定社会地位的特定认同。
通过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心理学和社会学分别是从个人和社会两个维度出发对角色认同进行解释,因此可将角色认同的形成理解为两个方面及:社会认同,是指除个体之外的他人对其身份的认同,即除失地农民群体外城市居民、大众媒体等的认同;自我认同,是指失地农民对自我身份的判断、对自我归属的倾向以及对自我现状的感知等。
角色认同由社会认同及自我认同两方面构成,因此分别可从村民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两方面对其现状进行解释:
2.2.1 村民社会认同现状 在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背景下,城市和乡村之间相互独立发展,致使市民与村民之间很少有机会进行接触与交流,这也就导致了两者之间的隔阂和刻板印象。在许多城市人的眼中,农村常常代表着“穷”、“脏乱差”等概念。对村民的印象也主要以“素质低”、“没文化”、“生活习惯差”等负面形象出现。反观这些村民,虽然他们之中许多人的户口已经转为了城市户口,其居住的乡村也已经划入到了城市的发展框架之中,但在大多数市民眼中他们仍然被视为农民的角色,社会认同度较低。
2.2.2 村民自我认同现状 城郊乡村村民在其土地被征收之前,有着很明确的角色定位,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是以农民的角色自居。但随着其土地被征收,村民原有的生产方式被迫发生转变。在失去其主要工作后他们往往突然进入到一个无所适从的状态,失去了自己原有的角色定位。此外,城郊乡村村民由于生活习惯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网络比起市民要相对的简单和纯粹。而城市的经济文化相较于农村较为发达,城市的生活方式也更为多样化。城郊村民面对这些多元的生活方式和庞大复杂的社会网络,容易产生自卑感。虽然很多村民努力将自身融入到城市之中,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但面对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的急剧变化,村民往往不知所措,从而无法确定自身的角色定位。
村民角色认同的实现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一致共识的标准去界定。毛丹指出,城郊乡村村民的角色认同可以具体体现为一个社会过程和一个心理过程。社会过程表现为村民自我与社会和他人的互动,而心理过程表现为村民个体对自己所承担的某个角色身份的知觉、情感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这也就意为着城郊乡村村民的角色认同需要通过自己和他人的习惯性的感觉去判定,这些角色的定位需要农民在日常互动过程中去捕捉。因此村民的角色认同也就格外需要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环境,以便于村民捕捉和定位其角色的具体表达。而乡村公共空间的更新和营造就有助于优化乡村空间环境,整合和优化乡村地域文化特色,并且可以依靠乡村特色资源,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交流和互动,从而形成良好的城乡互动交流环境,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有助于村民更好地感觉以及感知自身的身份定位。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也可以帮助和引导村民从私人空间走向社会空间,与自己不熟悉的、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的熟人社会,帮助村民适应城市的社会网络。引导村民去除陋习,接受城市的价值观和市民意识,最终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实现自身的角色定位。
梳理前文可以得出,城郊乡村村民角色认同上的问题根源是由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造成了的城乡之间的隔阂,致使村民市民之间的相互不理解。同时,侧重于城市的发展战略也使得城乡之间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不均衡发展,从而导致村民综合素质相较于城市居民较差,非农职业技能缺失等。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帮助村民实现角色认同。
传统乡村公共空间是满足村民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其涵盖了乡村物质文化资源(田园景观、乡土建筑、民间工艺等),以及非物质文化资源(乡风民俗、宗教信仰、节日庆典等),在当地乡土文化的传承中有着独特的意义。乡村文化传播空间在打造过程中要注重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文化元素符号的提取,从而营造出具有乡村特色、乡村民俗风情的环境氛围。并且可以在乡村公共空间中增添乡史馆,文化展示馆等特色文化节点所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展示。针对有着特色民俗活动的村落,政府可以对乡村的村民加以引导,帮助当地村民恢复昔日的民俗及地域性文化活动,这样在提升村民自身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同时,也可以吸引城市居民至此游览和交流,创造更多的城乡互动交流的机会。
3.2.1 完善公共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城郊乡村公共空间在建设过程中,随着乡村村民的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以及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大多数的传统乡村公共空间在功能及形式上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乡村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在乡村公共空间中建立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当公共空间环境较为理想时,就会促成自发性活动以及社会性活动的开展,从而更好地吸引村民从私人空间走向社会空间。乡村公共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要始终秉持人性化、在地化原则进行。要充分考虑当地乡村的特点、地域文化、人口结构等。针对乡村中的点状公共空间如古树、古井等,可以在其周围增加可以供村民聊天、休憩的设施,例如石桌、长凳等。针对线状空间—街道、小巷等。可以对其路面进行整修和维护,增加线状空间的通达度,使其更好地联通点、线、面空间。对街道的铺装以及街道两旁的房屋立面进行优化设计,可以使用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和材料,使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对乡村的文化认同感。对于面状空间,如广场、集市等。可以在面状空间内适当添加景观、树木等,增加空间围合感,降低空间尺度,同时景观小品以及树木的增加也可以改善空间微气候,使空间更加宜人。
3.2.2 打造乡村会客厅 乡村会客厅是乡村的综合性共享空间,也是乡村中最具特色的集社会和经济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乡村会客厅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将乡村内各类空间进行整合,并融入到一个空间之内,通过空间的集合来聚集村民,拉近村民之间的距离,并以会客厅内共享空间和共享生活设施为依托,为村民分享生活、追寻记忆、举办活动等提供场所。空间内部可以融入工作坊、书吧、共享交流区和活动室等,村民可以在此交流学习、相互帮助,营造出多样化的乡村生活。同时政府也可以依托会客厅所提供的空间在此安排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开展村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从而丰富村民的生活提升其综合素质。会客厅建成后可以交于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与村民共同管理,第三方机构介入可以为会客厅的运营提供良好的管理,而运营成功的乡村会客厅也会成为当地乡村的一张特色名片,吸引大量游客前往,促进城乡居民的互动和融合。
技能交换作为一种自我增值的途径,它可以增强人的学习能力,提升自我价值,作为一种情感交流方式,它丰富了人们的交流途径。通过营造技能交换空间让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外来人员能够利用技能交换构建群体间的信任,从而重构与整合中国乡村的熟人社会模式。城郊乡村可以依托其距城市的距离优势、地价优势以及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吸引外来人员到来,如乡村创客及乡村艺术家。他们长期在乡村中经商、创业以及进行艺术创作。他们的到来不仅能为村民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同时他们也懂得如何与村民进行交流,容易得到村民的信任,村民在与他们的日常交流中也可以学到现代知识和技术,他们的加入为村民的公共生活创造了更大的机会和平台。这些乡村创客和艺术家虽然身处乡村,但也保持着与城市的联系。在穿梭于城乡的过程中,他们也在不断地向外界传播着乡村的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的新风貌,从而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关注乡村生活。
我国目前大部分城郊乡村通过撤村建居的方式,使村民被迫实现市民化。但不得不说,村民被迫的市民化往往达不到角色认同的效果,并且市民化也未必是村民真正的意愿。本文通过梳理村民角色认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营建乡村公共空间为实现方式,综合提高村民素质,建立稳定的城乡交流平台,消除城乡之间的隔阂,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以此实现城郊乡村村民可以在村民和市民的角色之间进行自如地切换,使其成为同时拥有村民角色和市民角色的“双重角色者”,这样可以使他们既懂得如何和市民沟通,同时也懂得如何与村民打交道。这样的角色定位虽然可以实现村民的角色认同,但这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认同过程,并且也要政府进行持续的投入。城郊乡村村民角色认同作为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也希望政府和组织者能够保持耐心,认真对待村民角色转换上的问题,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真正的实现城郊村民在角色上的定位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