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中的电视现场直播

2021-11-27 22:52:45陈晓风
视听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公铁总台融合

陈晓风

1997 年香港回归,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树立了国内电视直播的范式,以至于1997 年被称为国内电视直播元年。此后,每逢大事必有电视现场直播。

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从传统媒体向各种互联网媒体转移,网络无线传输快速迭代。4G 伊始,网络直播平台异军突起,各种网络直播呈燎原之势,在娱乐、体育等领域不断蚕食电视现场直播,很大一部分的观众群体被分流,直播不再是传统电视媒体的独门绝技。直至5G 蔓延的今天,似乎人人都可以手持一部智能手机做直播,人人也都在通过智能手机看直播。人作为个体,参与资讯传播、自我表达以及信息接收吸纳的力度和广泛性,前所未有;而资讯的碎片化、不确定性,同样前所未有。

一、应变:传统电视媒体的直播应该主动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为我们点明了方向:“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网民达到8.02 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8.3%。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有人说,以前是人找信息,现在是信息找人,所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势在必行。以电视直播为例,回溯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观众对央视直播中美轮美奂的场景和画面大加点赞,有的甚至表示在现场观看的效果还不如在家看电视直播的效果。然而,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在后来的回忆中坦陈,当年购买了现场直播权的国内外各家电视台在各自的直播中呈现出来的效果其实各有不同,也是令他颇有感触,大开眼界的。由此可见,早在移动互联技术没有普及的年代,同样的题材,电视直播的内容在编排和呈现上,就有着不同的导向和水准,并因此带来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差异。所以,选择什么题材、直播什么内容,如何呈现,怎样将传统主流媒体做直播的既有优势和新媒体直播的新兴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发力,是我们要认真去研究和必然的实践。

二、发力:媒体融合发展中直播怎样作为

2020 年7 月1 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暨沪苏通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从事件意义来看,这标志着江苏苏北城市群真正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同时又是结束苏南三个百强县无高铁历史的重要时间节点,并且,一方面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建成代表了我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其中一项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均源于中国“制造”向“智造”的成功转型,借此,中国的桥梁建设已经从跟随国际领先跃升为引领世界;另一方面,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暨沪苏通铁路的开通运营将为长江两岸多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为百姓的出行、生活、工作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事关切身,自然瞩目。毫无疑问,这是可以生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的好题材。

于是,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谋划跨区域媒体联动、跨媒介媒体联动,联手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南通广播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等电视媒体以及各大网络平台和客户端,在江苏省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共同举办的开通活动当天,联袂进行题为《通达长三角,桥见新未来》的大型融媒体联合直播。

在谋划之初,直播团队就意识到,仅有好的题材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优秀的内容编排和展示,以适应不同媒体介质的收视习惯和需求。从百姓的角度,内容得接地气,需要呈现出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暨沪苏通铁路开通后交通上和过去的不同与优势,以及这样的不同和优势带来了哪些民生便利;从执政者的角度,内容要有深度,需要阐述好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暨沪苏通铁路的开通运营对苏北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从技术的角度,内容讲究专业性,需要呈现出这一超级工程的各种技术难度和亮点。

为此,直播除了启用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的演播室,由主持人与两位社科学专家边访谈边主持之外,还特别在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南桥头堡设置了户外的演播室,由另一主持人与三位技术专家边访谈边主持,而各地电视台、各媒介记者则兵分多路,分别负责跟进到举行开通仪式的桥面、即将发车和即将停靠列车的各枢纽站场以及行进中的列车上,实时向总台演播室回传各自现场情况的画面内容。提前采制好的各种VCR 短片也相应穿插在三个小时的直播中。完美呈现了空中、桥面、水面、路上、站场枢纽等大信息量的精彩画面与内容。其中,与传统电视直播最大的不同是移动信息技术的赋能:LIVEU 编解码后通过4G 流量包的传输,实现了在高速列车行进过程中车内情况的实时直播。并且,通过卫星、微波、无人机图传、LIVEU 等方式的多点传输,为央视频、中新社、交汇点、上海台、苏州台、南通台、苏州日报等众多媒体提供了高质量的共享公用信号。

整场大型融媒体联合直播,有壮美的宏大叙事,有深入浅出的技术探讨,也有小切口的生动细节,比如现场记者在飞驰的列车上用一个圆底小碗盛水测试列车行进的平稳性,到达常熟站下车后美滋滋地吃上一口当地特产水蜜桃的画面等,林林总总,这些都极大丰富了直播节目的内涵和外延。大事件中政府主导的庄重性、路桥工程建设的专业性、百姓生活的趣味性情感性兼具。这些传承并又创新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手段,真正做到了第一时间实时全媒体全景展示,及时而真实、全面而立体。直播当天,江苏广电总台新闻频道、卫视频道、荔枝新闻客户端、我苏客户端、央视频客户端、我苏学习强国号、荔枝新闻号等大屏小屏同屏共振,网上网下同心互动,累计点击收视达到2100 万次,互动评论留言及跟帖近两万之多,赢得媒体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三、融合:优势互补,变竞争为竞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讲话中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并明确要求通过各种有效整合,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信息化浪潮奔涌的时代大变革中,传统的新闻媒体单位必须要主动作为,因势利导,以自身强大的专业优势和高度,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变竞争为竞合,牢牢把握住新闻宣传的主阵地,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对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暨沪苏通铁路开通活动的大型融媒体联合直播,在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以及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方面,作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为媒体融合发展路径在直播领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照样本。

猜你喜欢
公铁总台融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召开青年英才座谈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中核公铁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56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公铁联运服务平台研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灌篮(2020年1期)2020-07-21 08:16:42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民政部联合摄制的《中国地名大会》开播
中国民政(2019年22期)2020-01-07 01: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