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芳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 海淀 100037)
较之第一版的74 个学科,第三版增加了近30 个新学科。这些新学科,是人类知识领域向广度和深度迈进的发展结果和学术呈现,同时这些学科也大多面临学科边界模糊、理论基础薄弱的现状,而百科全书的编撰过程,对这些新学科来说,也是一次学科地位确定、学术成果展示、理论水平提高的历史机遇。在中国百科全书的编撰史上,摄影在编撰第一版时未涉及,在编撰第二版有所涉及,但条目数量有限,仅有110 余条,从规模及体系上都不能称其为一个学科。而第三版将摄影三版新增学科中的一个,三版摄影学科的编撰成果,必将结束中国没有摄影百科全书的历史。
摄影最初作为舶来品出现在中国,自19 世纪40 年代传入中国,长期为少数统治阶层及贵族所使用和垄断。直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开始涌现出一批具有民族意识的摄影人士和摄影团体,使摄影具有了革新的意义,摄影理论与交流开始活跃。20 世纪80 代开始,当代传媒的快速发展,商业摄影的蓬勃兴起,为摄影的普及和繁荣奠定了有力基础。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影像已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摄影俨然已成为一种最为广泛的大众文化。但摄影作为一个学科的地位和理论建设还远远不足,形成了目前摄影学科非常尴尬的学术处境。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摄影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作为一级学科美术学下的一个二级学科(专业)存在。摄影目前在学术领域的力量和成就还相对薄弱。
可喜的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在前期调研过程中,看到了摄影在信息时代的巨大影响力和重要性,同时也看到了摄影理论建设的急迫性和紧迫性。《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以极大的诚意和魄力给予了摄影应有的尊重,将摄影作为一个独立的执行学科设立,条目数预设2000 条。而编撰摄影学科百科全书,对中国的摄影学界、对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对于摄影学科理论建设也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历史大机遇。可以说,摄影百科全书的编撰过程,也是摄影学科地位确立、学科建设的过程,它的成果势必成为中国摄影史、中国百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百科全书的编撰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学科工作启动后,首先要根据现有科研力量,成立编委会,遴选出主编,组建成学科编委会。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编撰流程要求,在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初步确认的学科框架的基础上由主编和出版社共同沟通提名,成立本学科的编委会。编委会是本学科以知名专家学者为主体的编纂领导队伍,是本学科的领导、决策机构。编委会具体承担本项目的组织实施、重点条目撰写和审稿工作。1
编委会得以组建的前提,是大量详细而全面的调研工作,调研的关键,是组织编撰力量,创建编撰团队。百科全书对于科研力量的调研详细而全面,涉及科研力量的调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科目前研究现状、科研机构的总体情况、研究力量强弱分布情况、理论成果情况、学科派系分布情况,以及此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的学术能力、学术成果、研究领域及目前职务等,甚至详细到其学术包容性、学界声誉、学术号召力、行政号召力、学术代表作及文风文笔是否与百科体例相吻等等。可以说,百科调研的过程即是对本学科科研力量的一次大检阅。
编纂任何一部百科全书,其首要的任务是梳理已有的知识。编纂摄影学科百科全书,就要根据总体设计要求梳理摄影学科已有的全部专业知识。而梳理知识的过程,即是建立科框架、明确学科结构、厘清学科边界的过程。梳理专业知识,简单说,要求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进行梳理,最终形成一个纵向上有系统性、横向上有可比性、排列上有层次性的框架条目体系,或称框架条目表。2
相较于三版其他学科,摄影学科的框架设置是开拓性的工作。学科编委会甫一成立,即从编撰的角度,讨论出了一个初步框架——设置六个分支,分别为:中国摄影(建国前)、中国摄影(建国后)、外国摄影、摄影门类、摄影技术与器材、摄影美学与批评。3但这个框架缺少系统性和学理性,首先中国摄影按建国前后划分两个分支完全是从编撰可行性的角度考虑,这一知识主题不宜被切断。其次中国摄影、外国摄影这两个分支是按地域分,摄影门类、摄影技术与器材、摄影美学与批评是按内容分。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百科全书研究专家孙关龙的建议下,编委会对学科框架进行了多次讨论,参考其他艺术门类学科在百科全书的框架体系,并综合摄影学科的学科特殊性,最后确定了第三版摄影学科的分支设置。将中国摄影建国前、后合并为中国摄影一个分支,保留外国摄影、摄影门类、摄影技术与器材、摄影美学与批评的设置,总共5 个分支。其中中国摄影分建国以前和以后两个部分组织编撰;香港、澳门、台湾部分单列,不单独设分支,按年代编排入中国摄影分支中;外国摄影部分,按照摄影学科的发展程度,分国别立条,如法国摄影、英国摄影、美国摄影、日本摄影等;一些摄影学科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可按大的区域立条,如:澳洲摄影、非洲摄影等;摄影技术部分按照器材和技巧立条;摄影美学与批评最后也得以保留,根据编撰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上述框架也只是试图为摄影学科建立框架体系的一次探索和尝试,还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但经过摄影专家的努力,为摄影学科搭建了一个初步的框架地基,能自圆其说,且各个分支的设置符合摄影业界的实际,也符合编写力量的实际。
百科全书是以条目的形式呈现的,框架分支建立后的首要工作是形成框架条目表,条目表列有多少个条目,就意味着收录多少个知识主题。百科全书的形成过程即这些知识主题确定、梳理并最终形成体例性文字的过程。第三版摄影学科条目表的产生,是学界对此学科进行梳理、进行理论体系建设的结果。这是摄影学界第一次以条目的形式,对摄影的各个分支门类学科进行概要介绍和系统收录,是一项重要的知识梳理和文化积累工作。
由于学科理论基础弱及可参考资料少,《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摄影学科条目表的产生非常艰难。自2014 年11 月第一次编委会会议后,编委会经过反复讨论,几易其稿,最终形成了一个约2400 条(含参见条)的条目表。
摄影条目表的最终形成,除遵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总的设条原则外,根据摄影学科本身的特点,反映现代摄影学科的体系框架,也遵循摄影从萌芽、出现及发展到延伸发展的历史。其中,在极具争议的人物选条上,选择在摄影技术发明或改进中、摄影艺术创作或理论研究、评论以及传播中有独到的贡献,不可替代的摄影人物;在作品选条上,选取在内容或形式上有新拓展的作品;或者某一思潮的代表性作品;机构条目上选择国内外有摄影主张并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摄影组织和机构;同时摄影存在大量的出版物,在出版物的选择上,选取有独到文献价值、传播价值的图书等出版物。
完成条目表工作之后,面临着条目(知识主题)的撰写工作,由于学科尚不成熟的现状和最初为舶来品的特点,很多摄影概念的译法、叫法及指代并不清晰,学界呼唤知识标准的确定。可以说,摄影三版撰稿的过程,就是知识标准产生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遵循“最适合的人撰写最适合条目”的原则,在实际撰稿中,也涌现出李树峰、徐希景、沙占祥、林路、唐东平等一大批兢兢业业、皓首穷经的优秀百科全书撰稿者。他们在学科理论基础薄弱、参考资料匮乏的情况下,以条目为单元,克服困难,从史料中找寻踪迹,在实物中考证数据,为摄影学科的理论基础打下了宝贵的地基。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编写条例(内部资料).
②孙关龙.编制好戏曲卷、摄影卷框架条目表(内部资料).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摄影学科会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