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组合拳,解锁主题报道的三重境界

2021-11-27 21:20栗爱平
传媒评论 2021年6期

文_栗爱平

2021年春节,全国各地发布提醒“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倡导外地员工就地过年。据绍兴市人力社保局统计,参加社保的150.16万外来务工人员中,约三分之一留绍过年。这么多外来人员就地过年,史无前例,对媒体来说,既是加强舆论引导、帮助政府做好工作的考验,也是增强媒体传播力、服务力的机遇。绍兴晚报在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的统一部署下,精力策划,协同融媒体,从企业、外来员工、城市三个层面入手,立足“政策上服务好、生活上安排好、情感上引导好”,帮助外来员工就地安心过年,报道穿透多层面,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第一重境界:关注“如何留人”,要权威更要有温度

1月6日,绍兴市人力社保局、经信局、总工会联合发布《倡议书》,倡议“新绍兴人”留在绍兴过年,并且倡导企业加强人文关怀、用实际行动留住员工。绍兴晚报迅速反应,第一时间推出带有温度的专栏——“留在绍兴,一起过年”。栏目关键词是“一起”,彰显城市风度,仿佛绍兴就是一个大家庭,张开怀抱,欢迎大家一起过年。

第一阶段的报道重点关注留人的暖心举措,除了及时传递和解读政策,也动态报道企业、单位、社区合力为外来员工营造温暖气氛。同时在栏目中报道典型举措,用心用“薪”,有企业改造集体宿舍,帮助员工筑小家、免费寄年货;有单位通过录制乡音视频,力邀外地人留在绍兴过年;有爱心人士通过发红包、给福利的方式,让外来建设者愉快留下……内容丰富,爱心满满。

直到1月底,绍兴晚报通过报纸、微信、微博多渠道做足功夫,把就地过年的气氛推向高潮。这一阶段报道的顶点,是1月27日、28日、30日连续推出三篇观察,分别从“留绍过年,能为绍兴留下什么?”“留绍过年,绍兴可以怎么留?”和“留绍过年,怎样让新绍兴人过‘好’年?”三个维度,让外地人留绍留得有理由、留得有价值、留得有味道。

第二重境界:关注“留下来怎么过”,推出爱心新闻行动

就地过年,留人留心。从2月初开始,绍兴晚报把报道的重心转向外来员工留下来的生活,他们将怎样过春节?周围的单位、组织、社区又有什么准备?除夕前一周,晚报贴身采访了许多已经准备留下来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报道他们的工作状态与生活安排。

春节,传统意义上就是“团聚”,虽然人在异乡,但与家人“心在一起”。为了补足这一环节,绍兴市传媒新闻中心发动旗下报纸、电视、广播、新媒体,协同推出了寄送“绍兴的春节礼包”新闻行动。爱心倡议通过“越牛新闻”客户端发出后,得到数千爱心人士和单位的积极响应,为留绍过年的外来员工寄出2000份带有绍兴特色的春节礼物。这一新闻行动打通了留绍人员与家人的情感联系,使来自绍兴的关爱“飞越”千山万水,奔向他们的“心之所系”,在留绍人员中取得强烈的认同感。

在万众一心服务外来人员的同时,记者也注意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2月7日,绍兴晚报头版刊发舆论监督报道《等了40分钟,拿到“空心红包”——爱心活动被疑“作秀”,活动举办者目前已补礼》。绍兴晚报推出连续报道、配发评论,始作俑者公开道歉,承认形式主义的慰问活动不可取。绍兴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下发《关于开展公益活动的提示》,要求相关社会组织今后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应精心设计项目和载体,加强组织管理的系统性和精准度,加强对活动组织方案的全面统筹和把握,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把每场活动做到深入、细致、走心。

既然是留下来过年,除夕当天理所当然是重要的节点——就地过年,究竟过得怎么样?2月11日,大年除夕,绍兴晚报推出两个整版的报道《留绍过大年,温暖在身边》。记者走进社区、企业、工地、茶馆,把镜头对准第一次留绍过年的外来劳动者、创业者、实习生,实景描述他们的第一个“绍兴除夕”。这组点射式的亲历报道,以真实的人情味烟火气赢得读者的强烈共鸣,网友纷纷通过微信微博互动留言点赞。

第三重境界;关注“长久留人”,为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就地过年,虽然是特殊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拉得更长远,这一临时举措留给我们更深的思考——如何长久留人?这实际上是城市化进程中,各地面临的一个大课题。

绍兴晚报抓住契机,精心策划,推出了“留在绍兴,挺好”系列故事,通过8位外来建设者在绍兴的奋斗发展经历,展示了他们眼中的绍兴魅力。

1月25日,《绍兴,一座有温度的城市》,讲述两位外来者遭遇生意困难、家庭变故后,很多绍兴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绍兴的温暖。

1月27日,《绍兴,一座有奔头的城市》,讲述来自湖北的杨菊英夫妻20年勤恳拼搏,靠着摆菜摊起步,在绍兴买了两套房子,实现了“打工人”最大的梦想——在打工的城市安家落户;成都人雷华在绍兴企业上班十余年,凭着一技之长,踏实肯干,在绍兴闯出一番天地,让人看到了技术立身的生动范例。

2月1日,《绍兴,一座有看头的城市》,讲述了两位新绍兴人因为绍兴的人文底蕴和秀丽风景而留在绍兴遇见爱情、落地生根的故事。

2月3日,《绍兴,一座能创富的城市》,讲述了两个普通“绍漂”的创富故事。来自云南的打工妹李静,从饭店服务员做起,22年后成为一名有着100多位员工的食品企业董事长;来自四川的理发师小伙子,经过24年的奋斗,在绍兴拥有了自己的大型美容美发机构,在绍兴置业买房,还把近百名家乡人带出山村,帮助他们一同走上致富路。

2月10日,除夕前一天,绍兴晚报重磅推出调查报道——《他们为何愿意留在绍兴?》,记者走进工厂车间,了解他们留在绍兴的主要理由,并且与国家统计局绍兴调查队联手,对15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展开抽样调查。

春节过后第二周,2月23日,绍兴晚报主办新闻会客厅,邀请外来建设者、企业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共8位嘉宾,为绍兴留人献计献策。会客厅形成的共识非常有针对性:解决子女教育问题,是留人的关键;让外来务工人员买得起房住得好房,建设一批“低价房”或廉租房;联合企业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外来人员对口就业技能,实现企业需求与外来务工者就业的匹配与双赢。

主题报道如何做到“上下受欢迎”?绍兴晚报的就地过年报道就像一尊套娃,形成组合拳,做出了境界。它运用平台数据、社会调查、贴身采访、故事挖掘、主题座谈等多种手段,既自成体系,形成贯穿始终的逻辑链,又与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的新闻行动相呼应、左右逢源,使整组报道饱含穿透力、引导力、思想力,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