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文翰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40)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抓好各方面基础性建设和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近年来,各高校都在开展全面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工作,从“小事”做起,不断夯实基础,创新育人机制。班级作为学生群体的基础单位,如何强化班级管理,发挥班委在朋辈群体中的作用成为一项可探索研究的课题。
班级是大学生开展学习、生活和思想政治建设等工作的基础单位,可以说高校大部分工作都绕不开班级。大学生的成长更是离不开班级良好的“四风”,即团风、班风、学风以及文明创建之风。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班委作为班级的“火车头”,可以说班委的培养关乎着整个班级的发展走向。为提升班委的“四个意识”,强化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宣传。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始探索实践“5+”班级管理新模式,着力推进班委能力“职业化”发展,促进班级“四风”建设。将班级建设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帮助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2]。该院2018年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班作为首批班委能力“职业化”试点班级,采取“5+”班级管理模式,以红色信仰教育为导向,提升班委职业能力为重点,加强班级“四风”建设为目标开展班级工作。
通过引入“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理念,推行班委能力“职业化”—班级“5+”管理模式,强化班委的职业能力,提高班级事务处理的工作效率[3]。一是设置五育班委工作室。通过整合班委职能,丰富班委工作内容,建立德育、智育、美育、健康、劳动等班委工作室,强化班委对班级的思想引领作用,增加班委之间的沟通协助,促进班委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引导班级同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落实五项班级工作制度。班级管理“五步法”即主题班会聚共识、班级台账盯内容、每周简报展成果、月度总结找问题、职业方向找定位。第一步,班委定期召开班委会,讨论班级关于主题教育、班团建设、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并撰写策划方案;第二步,每日撰写班级台账,加强班委对班级的轨迹管理;第三步,每周制作班级周报,将班级的主题班会、特色活动、公示通报、文明创建、学风学纪、先进典型汇编成简报,发布至班级群、工作群、家长群;第四步,每月召开班级总结大会,由学生党员、班委负责组织,总结本月班级开展的各项工作,并确定下个月班级工作的重点工作;第五步,每学期班级分小组开展职业发展专题座谈会,同学们在一起分享自己的职业规划,并相互提出建议。三是考核五个综合素质指数。班级同学在大学期间的评优评先、入党、奖学金申请需经过个人的综合素质指数考核,考核包括各类活动出勤、课堂到课率、综合成绩排名、校院两级干部积分等方面[4]。
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级的红色信仰教育,该班还开创了“七个一”工程。一是开好一次红色主题班团会。通过班级学生党员和班委主讲、演绎等方式,开展“学四史,守初心”主题教育,带领班级同学学习时事政治和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等理论知识;二是阅读一本红色经典书籍。开展班级红色经典书签漂流活动,每个月班级选择一本红色经典分组阅读,月末召开班级读书会分享交流。同时。在早读和晚自习的时间开展“晨读夜听”主题活动,由班级学生党员和班委领读,并发布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上开设的“红色电台”;三是观看一次红色教育影片。学习理论知识不能只停留在书本,还要结合现有的红色媒体资源,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影片,组织班级同学进行观看;四是开展一次红色文化创意大赛。比赛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以革命历史,英雄先烈,时代楷模,红色故事为内容,通过绘画、视频、文章、诗词等形式的文化创作;五是做一次红色专题采访。通过采访身边的老党员、优秀党员、记录他们的故事,发掘红色故事,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六是举行一次红色文化主题汇演(展览)。由班级的学生党员和班委牵头,组织班级同学排练红色历史情景剧、演唱红歌,朗诵红诗等文艺节目。同时将演出的主题和内容汇编成册,在学院内进行巡展;七是确定一批“入党候选人”。通过班级综合素质指数考核、班级团员推优、学生党员推荐、班级公开答辩确定班级的“入党候选人”,并将相关考核结果上报至本专业党支部。
当下社会是一个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时代。在庞大的信息市场面前,人人都是自媒体。为了加强意识形态引领,强化朋辈群体之间的正向影响力。通过构建班级红色文化,关注时事热点和舆论导向,以集体带领个人,化被动为主动,创作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内容,将班级打造成红色文化传播的主阵地[5]。该班在辅导员的带领下,通过创建“思政工作坊”,设置“建党100周年专题”“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党建百科”“学雷锋,践使命”“班说”“辅导员说”“党员说”“学生说”等专栏,制作了大量关于党建、思政、百科以及时事热点等方面的内容,初步构建了一个以微信公众号为主,搜狐号、抖音、易班、QQ等平台为辅的新媒体矩阵[6]。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思想引领,该班还组织班级同学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一是充分响应校院“美丽校园,共建共享”倡议,深化第二课堂实践,在教室、公寓以及公共区域开展义务劳动[7]。二是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在寒暑假期间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如“重返革命土地,寻找红色记忆”主题调研活动,参观校内的延安精神教育馆、钱学森纪念馆、校外的中共中央旧址、江汉关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加深班级同学的红色印记。深入社区开展“党员服务进社区,初心使命在行动”主题社会实践,由班级学生党员牵头,将募集的旧衣、旧书捐赠给留守儿童,进入居民社区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排练文艺节目向社区送上一份温暖等社会实践服务[8]。
在班委和学生党员的带领下,各班的该项数据都位列学院前列。一是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强化班风建设。召开主题班会100余次,组织义务劳动600余人次;二是注重团建思想引领,强化团风建设。积极鼓励班级团员加入各类群团组织,充分发挥自身力量。经统计,该班78%的同学参与校院两级群团组织,40%的同学成为了中共党员;三是倡导学习小组联动,强化学风建设。近3年该班考试通过率为100%,平均到课率长期稳定在98%左右[9];四是打造班级自媒体,强化文明创建之风。通过开设班级“思政工作坊”自媒体,设置各类主题栏目,发布原创内容50余条,发布班委能力“职业化”周简报36期;五是培养班级集体荣誉感。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各类团体活动,增强班级同学之间的联系,将小我融入大我。该班多次获得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支部风采大赛优秀奖”“劳动先进集体”“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优良学风班”“诚信应考班”等荣誉。
开展班级“四风”建设,多举措促进班级发展,激发班级潜在活力。在从班级这个层面,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从班级出发,以红色信仰教育为根本,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班级不仅仅是一个高校开展教育的基础性学生单位,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班级的班风建设会影响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处事准则;团风建设会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风建设会促进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和技能水平提高;文明创建之风会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将班级“四风”建设作为目标,这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班委和班级的关系就像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进步会促进集体的发展,先进的集体也会培养出优秀的个人。抓住班级的“关键少数”,以班委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推进班委能力“职业化”,采取班级“5+”管理模式,这是提高班级事务处理效率和促进班级“四风”建设的关键一步[10]。只有树立班委的履职尽责意识,增强班委与班级的“共同体”关系,引导班委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才是班级发展的“源动力”[11]。
在当今“大思政”育人格局下,班级“四风”建设关乎着是否能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在政治意识,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学习教育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学生。要想加强班级“四风”建设”,还需要持续的模式创新和经验总结。一是提高自身站位,扩大思想格局。无论在哪个岗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初心是不能改变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新时代培养人才的根本问题。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自身站位,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深化改革创新,加强理论研究。要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求索精神,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刚勇毅力,要有“欲求新,则求变,欲求完美,求常变”的创新动力;三是立足教育实践,打造师生典型。方案“好不好”,模式“行不行”,路径“通不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全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缺一不可,要动员全体师生参与进来,行动起来,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打造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