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21-11-27 21:09胡利平
山西青年 2021年23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民办高校方案

胡利平

(湖北商贸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会计行业的重要作用是帮助企业提升内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并为其经营发展的决策做精准、翔实、合理的建议和参考。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在开设之初,因为市场巨大的需求量,曾经一度成为明星专业。但是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大量的基础性会计工作被机器代替,以成本管理、审计为主的新型高层次会计人才成为市场需要的主流方向,民办高校也要及时动身,把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培养,作为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

一、开展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时代紧迫性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要素,人才的振兴才能推动社会和国家的振兴。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后,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也成了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会计为主的工商管理学科领域,大量的中端会计人才都是由民办高校输送的,而在当前会计专业开设越来越多,招录的该专业学生也达到了较大的规模,造成了该行业的就业市场、职业晋升发展渠道竞争较为激烈,这也对会计人才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民办高校应当针对当下的市场现状,及时地调整优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实训项目安排和人才培养目标方向。针对当前的“互联网+”浪潮兴起,会计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综合化水平在不断地提升,最初的会计电算化已经转型成一体化的综合财务管理平台,ERP系统已经普及到了各类大中型企业,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正在探索财务会计机器人的深度应用。这一系列的变革,让原来的会计凭证处理、账务核算、会计报表编制和财务报告等一些基本的事务性和重复性的工作都可以交由计算机完成,中低端的会计人力资源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倒逼他们要实现能力提升和专业的升级[1]。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会计专业的面向重点也应该从基础的会计应用人才向中高端的财务管理、审计、成本管理、财务分析等领域转型。同时在教学模式上更应该以实际的市场情况出发,坚持理论加实践、社会化的培养模式为主线,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培养方案。唯有如此,才能保持民办高校的教育品牌地位,在激烈的人才需求端占有一席之地,以此来稳定生源质量和规模,确保民办高校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如果一味地因循守旧,就会造成十分被动的发展局面。一方面从毕业生角度看,经过了三到四年的系统性学习,却不能更好适应职场和学术研究机构的需要,严重挫伤了学生的信心。他们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深造回炉,通过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应对就业挑战,无形中增加了学习成本。另一方面对民办高校来说,就业率和深造率指标的下滑,会直接传导到招生层面,造成招生工作局面被动,生源紧缩。现有的毕业生综合素养不高,对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家庭都较为不利。

二、民办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人才培养方案转型步伐有待加快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需要学院专业教研组和学系结合专业学科在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起草人才培养建议方案,经学院、学校行政办公会和党委会审定通过后再报直属教育主管部门审定。这样的一个流程下来需要较长的周期。对于会计专业的市场发展现状来说,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兴的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介入越来越深,财务机器人、智能化财务管理系统都在大面积的普及,人才的需求已经由单纯的精于会计领域向同时具备IT背景和经济管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转型。这种趋势变化之大,变化之迅速,与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转型速率相比,已经出现明显的差距[2]。学生的专业学习轨道和未来社会需要的方向难以有效地契合起来。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急需创新优化

无论是毕业就业还是继续攻读,用人机构和培养单位更加注重学生的会计综合素养,不仅是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更注重会计思维、会计方法、实践技能和心理素质等,其中很多能力是需要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去积累得来,同时也要配合更加多元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但是当前民办高校在会计专业教学方法手段创新方面还有待加强,很多高校还是沿用传统的班级授课,理论为主,实践靠学生联系单位的方式,对于毕业时的学生能力水平把关不严,让很多学生学习过程人浮于事,走过场,搞形式。专业考试与考核都是相互借鉴和参考学生完全失去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学习方式下的毕业生在以实绩论英雄的人才要素平台下,毫无竞争力。有的院校也开展了相应的校企合作,工读结合,甚至试行了会计领域的师徒制等培养形式的创新,同时也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多媒体技术主导下的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新颖的课堂模式,都在会计教学中得以运用。但是总体的导向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多是纸上谈兵,具体的实操与当前的会计应用实际契合不足。这些问题导致了大量的新型教学技术和模式投入后,反而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影响了民办高校决策层对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方向的判断,可能会误导决策层进入以低教学成本、高宣传投入的方式来短时间内获取生源。这种不可持续的改革方向会进一步的损害学校的信誉,而学生群体更是最大的受害者。

三、民办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建议

(一)围绕需求导向持续优化培养方案

民办高校立足办学宗旨,以国家的会计战略发展方向为指引,以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落实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优化培养机制。一是要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掌握最新的会计行业发展趋势,从而为培养方案的优化做好基本的情况、数据信息支撑,可以在会计专业教学教研组和专业学系的基础上,联系就业、学工、科研等部门,共同成立会计专业培养方案规划前期调研工作组,与高校所在的企业、事业单位,会计领域具有话语权的高校或者研究所开展密切的沟通交流,尽可能在人才培养咨询方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从而获得更加及时、全面的一手资料,为学科培养方案制定指明方向。二是要进一步地简化方案的变更流程,实行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度,对于需要及时作出重大调整的方案要特事特办,经过校长办公会审议报校党委会批准后,就可以先行先试,教育主管部门要为民办高校下放一定的办学权限,让其能够与市场更为贴切,在探索人才市场化配置机制下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其他广大会计专业院校树立典型。三是方案的设计要注重差异化和层次性,以学生为主体,结合他们的差异化特征,形成多元的培养计划[3]。注重专业知识、技能和会计道德素养的综合性培养,因材施教,可以针对他们的在会计专业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更加精准的教学培养,从而让其在未来学习道路上更专业。

(二)着力提升教学的应用性和创新性

首先,在课堂内的理论课程的讲授上,要对原有的照本宣科式的传统讲学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坚决杜绝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让授课教师都要围绕每节课的具体目标,严肃认真地设计教学方案,内容必须包含相应的案例讲学,要有学生的深度融入,同时师生要有充分的互动,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授课质量的提升,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而不是抱着混日子的态度虚度大学光阴。其次,要重视各类新的教学技术和方式的实质性功能发挥,老师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形似神不似,要真正把新的教学理念技术用在实处,与会计行业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紧密地结合,逐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分组式教学,在财务管理课程当中,老师可以统一为每个组设计一个财务分析案例,也可以针对每组的能力水平和特长优势,分别设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团队的密切配合,发动每个学生的智慧和想象力,通力协作,朝着明确的任务目标而努力,这也与未来的社会工作研究的组织形式相一致,团队的力量总是要比个人的单打独斗更有效果,让学生提前适应这类环境,在未来无论是进入职场还是研究机构,都具有十分重要促进作用。

(三)打造更加有效的学科应用平台

民办高校要多方努力为学生搭建学科实践载体。会计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必须要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学到的基础得以运用,学生才能掌握得更牢固,才能实现学以致用,在未来让所学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学校应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通过双师型团队打造,让企业的人才进入学校担任外聘教师,让学校的老师走出去为企业出谋划策,充实学校的师资力量。通过双向交流,让学生进入企业的财务和会计岗位开展实习锻炼,让企业职工进入高校获取更加专业的会计知识,增进校企的交流,为以后的人才输送打好基础[4]。此外,学校还要积极引进企事业单位在会计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优秀做法,打造会计专业的实训基地和创新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在校内也能完成相关的实践学习,大大提升应用型课程的普及率和效率。

四、结束语

民办高校作为职业性会计专业人士的重要培养平台,要顺应时代变革的需求,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实践平台、教学形式模式创新方面不积极探索,着力增强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树立更好的民办教育品牌形象。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民办高校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