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民族工艺与民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以银都水乡新华村为例

2021-11-27 20:04田逸飘
绿色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银器传统工艺民俗文化

汪 淼,田逸飘

(1.大理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2.大理大学经济研究所,云南 大理 671000)

1 传统民族工艺的艺术与文化魅力

1.1 银器工艺的历史价值

银器的制作工艺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着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银器在不同的地区又体现着不同的民族寓意,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当地人不同的审美理念。一个地区的传统制作工艺更是当地的文化象征和精神载体,许多传统制作工艺大师通过其作品来传达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及艺术魅力。银器由于制作周期长,纹样繁复,价值不菲,在古代常被视为高贵的象征,银器也成为了日常的奢侈品,凸显了当时的身份与地位。在晚清与民国时期,银器外销到西方国家,图案设计也逐渐过渡到西方人的审美理念中,由此之后,更多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崭露头角,大多被人们所接受。位于大理市鹤庆县的新华村自古以来就是白族人民的聚集地,作为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交汇点,从南诏大理国时期开始,这里就已经出现了制作金、银、铜器等各种器物的工艺匠人。在明清时期,新华村村民已经开始制作首饰,器皿等相关物品,并且在市场流通和贸易往来方面,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些历史因素,也为今天的新华村银器传统工艺奠定了良好的传承与保护的基础。

1.2 银器工艺的民族文化价值

新华村有着“小锤敲过一千年”的历史美誉,从时代变迁来看新华村的传统工艺匠人,他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地将审美理念与传承创新做到融合发展,从制作工艺、纹样设计、审美样式等方面,加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文化内涵。新华村的匠人们在外出考察的经历中,不断吸收借鉴藏区少数民族器物的纹样设计[1],除了将本土白族的信仰文化与审美理念注入工艺作品外,还将彝族、纳西族、傣族等多民族文化纳入进来,形成多民族融合发展的设计理念,弘扬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体现了民族和民众独特的创造力[2]

通过新华村制作银器师傅的手,将一幅幅历史时代变迁与多民族融合发展的演变历程展现出来,呈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变迁的丰富性与民族性,更展示了当地传统手工技艺的精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见证。其次,这些工艺品具有久远、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烙印,是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民族文化产业[3]。

1.3 传统民族工艺的匠人精神

传统民族工艺不仅仅代表的是一个作品,所包含的也是一个工匠智慧的结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更代表着当地民族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元素,银器的纹样设计也有着不同的雕刻花纹,随着现代工艺技术的进步,这些设计花纹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当代人的审美理念来呈现。一个美轮美奂银器作品的展现,从图案设计到成品制作,历时周期长,人工成本高,是一个匠人对于自我价值的体现,已然上升到艺术收藏与审美价值的高度。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工艺的手工制作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面临着多种维度的冲击。但银器工艺作为传统工艺价值的缩影,对其传承保护与转型发展不仅仅是对手工制作工艺的重视,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记忆的保护,展现出一个民族的匠人之心与匠人精神,值得研习与思考。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寸发标大师的《中华一家亲》纹样设计,灵感就源自我国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有机的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惊艳美感的银器作品。正如博厄斯所言, 世界上众多民族的艺术品, 从表面上看仅仅是单纯的形式装饰,而实际上却同某种意义相关联, 并且能够被人所理解。民族工艺品具有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使用价值等, 是少数民族群众智慧的结晶[4]。

2 新华村传统银器制作工艺传承概况

2.1 银器制作工艺发展历史

新华村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商品贸易最繁华的地方,手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此外,鹤庆县又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南诏大理国时期就有匠人制作金银铜器,在茶马古道沿线进行贸易往来。涉及的地区有西藏、甘肃等地,甚至在尼泊尔、印度等东南亚国家都享有盛誉,有着银都的称号。作为滇西北交通线上的重要枢纽, 鹤庆新华的银器制作工艺是多元文化交融下创生的一种产物, 也可以说是茶马古道上的衍合物[5]。2001年新华村因其悠久的传统技艺,独特的民俗文化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9年12月28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银都水乡”新华村为国家4A级旅游行政区。2014年,“鹤庆银器锻制技艺”收录于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华村的传统工艺,都保持了最原始的制作方法,是一个“最后的原始手工艺传承园”,如今的新华村已逐步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银铜器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模式的集散地。

2.2 新华村银器制作工艺传承状况

在制作工艺传承的历史上,新华村村民大多采用家庭式、师徒式的传承方式。家庭式泛指和工匠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可以是直系亲属也可以是家族人员,而传承方法采用口传心授,因为传统制作工艺在那个年代被看作谋生的手段,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掌握这门手艺。此外,还有师徒传承,匠人在家庭内部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后,对于前来拜师学艺的人十分重视,从这些人中挑选具有天赋和勤奋的徒弟,来传授这门技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家庭式和师徒式传授逐步转向为与合作机构,各类高校合作,创办非遗研习所,高校实践基地,传统工艺工作站等,间接促进了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回望新华村传统工艺的传承历史,经历了自主钻研发展技艺,周边人员学艺外出创业,再到人员回乡返乡创业,加之返乡人员成本较低,一直延续至今天的全域同业,形成一条完整的闭环驱动内生动力模式[6]。随着现代技术设备的更新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新华村还出现了有许多以生产和电商销售为主的经营企业,如李小白银器文化传承公司,主要从事产品设计、研发、网络销售。据相关部门统计,鹤庆县共有近3000户从事银铜器加工销售,带动就业近8000人,其中县内从业人员约40%,县外从业人员约60%[7]。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依托民间工艺加工发展乡村旅游的新路子。

3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民族工艺的机遇与挑战

3.1 传统工艺的转型创新发展

新华村银器工艺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全村利用独特的手工技艺优势,发展“传统手工艺+旅游”的景区模式来吸引游客,2015年,新华村入选云南十佳特色文化村寨,喜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示范村”称号。近几年,新华村银器市场受云南旅游市场整治等影响,客流量逐步呈现下滑趋势,两家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经营企业运营举步维艰。一方面,景区运营模式相对固化,旅游资源和功能老化滞后,存在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等问题;另一方面,景区与周围居民利益协调关系存在矛盾,造成资源混乱的现象。现如今,银器传统工艺面临转型发展的局面。在调研走访中发现,经济收益低下与市场需求量大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制作银器时间周期长,传统工艺匠人后备人才匮乏,常常会出现费时费工,有一定数量的订单,但因为纯手工原因,很难形成产业。当地村民虽家家户户都经营银器生意,但由于原材料通过全国各地运输,固定成本不稳定,商户又盲目追求短期效益,很难产生大的经济效益。其次,由于银器工艺分散经营较多,没有制定固定的行业标准,导致内部不良竞争产生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的现象。作为上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工艺,如今却面临各种市场冲击,如何顺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承与保护传统工艺,提高知名度,适应消费需求,这是新华村传统工艺转型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

3.2 传统民族工艺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

手工银器作为中国传统器具的高贵代表之一,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传统工艺的转型发展意味着创新与融合。对于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要实现创新融合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工艺的转型发展就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其成为传统技艺的载体,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使人们从银器工艺的设计,生产销售,审美理念和生活方式上进行转变,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近年来,新华村传统民族文化不断受到现代科技的冲击,古老的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也在日益显现,鹤庆银器以及新华银器大部分以个体户身份经营,在手工制作上传承方面由于现代机械化的替代,产品质量及行业规范标准出现混乱,游客进入景区大部分会购买知名品牌的银器,导致散户经营经济效益不高。精美的银器只有少数匠人大师能够打造,这也决定了精美银器的稀缺性,无法达到大众化的程度。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平台要素资源,传统技艺的转型发展要借助这一资源优势作为基础,实现“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产生新业态带动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8]。

3.3 传统民族工艺与乡村旅游发展相辅相成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新华村传统技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地政府部门需要科学规划文化产业布局,深挖民族文化特色,构建产学研平台,打造本地本土品牌,积累项目储备,吸引外地游客参与体验,将民俗文化进一步产生经济效益,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9]。乡村振兴就是要把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结合新时代背景,探索传统工艺的传承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相融合的实现路径。其次,要规范建立传承人制度,储备后备人才。民族工艺要得到长久的保护和传承,不仅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独特的文化和较强的文化关联性,还应该对现代生活需求有良好的适应性,能有效地与旅游业和文化业实现共同发展。现代学徒制在实现产教融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将教育与民族工艺产业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10]。

新华村的匠人师傅大多为成年男性,拜师学艺后通常需要4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独自完成银器的设计到制作。较大的学习周期造成行业领军人才稀缺,从业人员水平不一。在调研中还发现,新华村整体文旅融合模式初显成效,并取得不俗成绩,当地逐步引进传统银器加工体验展览馆,吸引游客亲身参与挖掘银器文化。但衣、食、住、行一条龙服务模式尚不成熟且存在短板,文化内涵挖掘也尚有不足,当地宣传严重滞后,无论从产品还是服务业,都有很大空间待完善提高,以此实现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4 传统民族工艺与民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困境

4.1 工艺保护开发存矛盾,融合发展受制约

新华村传统银器工艺申遗成功后,当地政府认识到民俗文化旅游的价值,过度开发传统工艺文化,打造银器小镇,导致部分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造成商业化严重,对于传统民俗文化挖掘不足,没有平衡好乡村技艺传承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只重视短期旅游文化价值和经济收益。在宣传白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民俗方面仍有欠缺,人们对于制作工艺缺乏了解,没有形成良好的资源循环驱动。首先,在传统民俗文化的开发中,缺乏对建筑、服饰、饮食等生活元素的关注,导致在乡村文化新业态的模式上创新不足,无法满足游客对于景区的期待。其次,现代文化对传统民俗文化也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容易造成本土民俗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同质演变,对当地特色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和原生态带来打击,游客对于景区文化了解不够,没有很好的体验感,加之景区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储备,造成游客与当地景区经营者的矛盾,损害消费者利益事件层出不穷,导致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受到制约。

4.2 旅游优势定位不清晰,融合业态较单一

鹤庆县临近丽江市,坐拥大理和丽江两大旅游资源,区位优势明显。但为突出旅游特色,仍需要找准自我定位,科学规划并合理开发传统民族技艺。近几年,当地政府加大了对旅游市场的整治,新华银器产品质量标准较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三乱”现象依然存在,小部分外地银器流入新华市场,冒充新华银器,其中在银器纯度上面掺假,这些都是市场监管部门予以打击的重点方面。从产品质量,价格到售后,消费者看重的是新华银器的信誉和传统技艺,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监管不到位也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均,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其次,旅游产品附加值不高,横向开发不够。新华银器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传统工艺品,珍贵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是新华银器的重要法宝。就民俗文化旅游来看,新华银器为乡村旅游助力,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为银器的销售带来经济效益,两者相得益彰,但就转型发展的角度看,银器文化在民俗文化旅游中扮演的角色相对单一,历史文化宣传相对缺乏,游客体验感不足,留不住游客。因此要发挥传统民族工艺在民俗文化旅游中的作用,优化产品的文化创意性,横向开发饮食文化,养生文化以及康养产业等现代旅游开发理念,探索绿色生态文化旅游新模式。

4.3 服务质量提升不到位,业态品牌较匮乏

旅游体验感对于游客十分重要,村落建设与环境治理是给游客的第一印象。景区缺乏主要的经营管理部门和人员,部分乡村旅游工作人员对于政策精神落实不到位,尤其是民俗文化建设方面缺乏认知,导致景区文化资源与传统工艺价值难以融合,对于文化加新业态模式概念模糊,缺乏专业性知识,导致顶层设计与科学规划落实不到位。景区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较少,乡土人才培育较差,过多依赖现有景区模式,不利于民俗文化在旅游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银器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传统制作工艺的精致化,让其发挥精美稀缺的市场价值,而不是为了短期经济效益,用现代机械来批量生产制作产品,这就造成了手工产量的稀缺与销售体系的矛盾。在新华村,精美银器基本都由村里的老师傅打造,而这些人基本不懂现代市场营销策略,平台意识淡薄。少数银器品牌公司如寸发标、李小白等利用口碑营销获得经济收益,销售渠道有自主营销,公司营销,订单采购,电商销售等多元销售体系。但大多数经营者通过寸氏银器,新华银器等品牌以旅游直销,店面直销等方式盈利,这中间就会存在欺诈消费者,掺杂纯度,扰乱市场等行为,所以行业制度规范的制定也是新华银器面临的一大难题。

5 传统民族工艺与民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5.1 积极融入新时代发展模式,确保集群品牌与质量保证

由于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在资金、市场、人才等条件约束下尚未把这些民间工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从政策方面看, 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为少数民族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要用活用好民族政策, 把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11]。政府部门要积极扶持少数民族传统工艺转型发展,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推动创业空间的拓展,增加农民收入。鹤庆新华银器手工艺发展迅猛,要强化树立知名地域品牌商标,构筑产业发展体系。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有效调动电子商务发展,借助抖音、微商等新型传播手段,加入现代化元素,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市场销售量,借助非遗传统工艺平台建设,尝试探索“文化+旅游”“传统工艺+旅游”等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并且在开发过程中要积极融入上位旅游规划,充分发挥传统手工艺在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从产品设计,生产加工等环节制定行业标准,形成产业联盟,以产业发展带动产业融合,以产业融合带动乡村振兴。与此同时,新华村要继续走“区域名+品牌名”的宣传模式,传承和保护非遗技艺,走高端精品路线[12]。借助银都水乡建设,积极打造老字号品牌建设,新华银器协会要发挥行业领先作用,制定产品质量标准规范。此外,要对游客的需求进行精准定位、分类销售,将银器的纯度及产业精美度区分,规范产品价格,积极与高校合作,将现代时尚元素加入纹样设计,提升银器在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5.2 打造差异化旅游小镇,推动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

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设不仅为当地带来经济发展新局面,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华村银器小镇的建设依托城市周边及农村集聚区,立足于农村乡镇,挖掘文化魅力。如今,我国旅游已进入品质旅游时代,一些具有文化特色充满活力的小镇不断涌现,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旅游小镇建设要避免盲目照搬优秀旅游小镇发展模式,避免千篇一律和同质化。一方面,新华村银器小镇的建设不能浮于表面,模仿其他小镇的发展理念和建筑风格,要尊重本乡本土特色,倾听历史文化的声音,找准自我定位,把上千年的银器制作传统工艺文化及白族文化相结合,延长旅游产业链,打造错位需求和差异化的特色旅游小镇[13]。另一方面,景区设计要科学规划,凸显文化内涵削弱商业化经营,引进专业人才,既要了解银器发展文化又要立足本乡本土民俗文化,加强景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对本土人才要加强培训工作,以游客体验式引导服务开发创造能力,满足游客精神差异化需求,要让游客沉浸于银器文化,增强游客体验感,在新华村泉潭街、大师巷、文创小院、银艺工坊等特色庭院集中打造文创小院、银艺工坊、大师展示馆等核心景点,打造一个集故事性,独特性,情感性的旅游文化小镇。除此之外,还要树立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理念,传统工艺文化必须要以保护利用文化资源为前提,开发具有健康的文化内涵产品,提高满足游客精神需求及文化认同的服务能力。小镇建设要继续走银器文化高端精品路线,将匠人文化精神与文化创意产品相融合,创新“银器+其他产业”新业态,将传统工艺文化向精品艺术转变,家庭式作坊向工艺坊转变,实用器具与赏用器具并存的理念,进一步彰显新华村银器文化精髓。

5.3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工艺品质带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

完备的基础设施是景区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景区管理部门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听取游客合理意见,将每一个细小环节做到用心。例如卫生间的提升,停车场的设计,餐饮服务的改善,互联网设施的建设等等,提高景区满意度。首先,新华村已有传统工艺工作站,高校教学实践基地,非遗传习所等文化展示馆,要做到非遗文化带动民俗文化,传统银器工艺产业带动旅游发展,旅游发展促进银器销售的循环动力模式。其次,要积极吸引各种资源要素,政府部门要聚集各类项目资金,推动社会资本进入景区开发,强化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在规划中实现社会,文化,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传统银器工艺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文化内涵,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不仅仅要让游客体验到文化的魅力,惊叹银器作品的特色,也要让游客能够“留下来”体验休闲文化生活的安逸。新华村要立足民俗文化优势,围绕银器文化这一内涵,让游客不再是小镇的观光者,而是让游客沉浸其中,无论从玩、游、赏、吃、购物等角度,使游客身心能够产生愉悦的状态,以景区品质带动旅游发展。

5.4 探索建立多元合作模式,推动产业融合新业态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旅融合和文旅融合已经成为旅游的新发展理念,新华村银器小镇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当地政府部门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规划设计,明确产业定位,依托周边市区县域旅游资源,以点带面,加强区域联动,构建产业协同,合作共赢的高质量发展规划设计[14]。以专业化精准化差异化的目标进行政企合作,根据不同的消费市场研发符合游客实际购买能力与体验感的旅游产品。其次,将饮食文化,歌舞表演,乡村农家乐纳入到旅游规划中,要在服务领域推陈出新,通过口碑效应孕育一批忠实的“回头客”。

鹤庆县有着良好的产业融合基础,立足本地旅游资源优势,挖掘三大产业耦合共生关系,形成产业生态系统,推动绿色农业,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等产业融合。切实保护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建设农耕文化展示馆,实现对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的本真保护式传承和发展,以鹤庆县传统银铜器制作、瓦猫、白绵纸、刺绣等手工艺技艺为主,深度研发文化创意产品,打造鹤庆传统手工艺品品牌,围绕新华村银器小镇建设,带动特色餐饮,休闲观光,特色农产品等销售,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5.5 注重宣传营销策略,提高村民参与度

独特的旅游形象和良好的口碑是一个旅游小镇核心的竞争力,也是一个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价值的魅力所在。新华村要在既有的“银都水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银都鹤庆”及“中国民俗文化村”的品牌塑造下,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火车站,机场,电视,网络等传播端通过名人故事,银器文化,传统工艺等全方位进行宣传。其次,与旅行社企业开展合作,将社区居民,媒体等通过政府引导塑造一个全民宣传的氛围。对于景区纪念品可以适当有部分免费,在纪念卡片,装饰品上印入醒目旅游标志,促进回头客及口碑营销的产生。当地居民的服务态度是游客对于体验感的重要标准,要提高村民对于传统工艺产品的经营能力,当地政府部门要倾听村民声音,共同参与开发景区规划运营,对景区商户及村民开展满意度调查和绩效考评,提高村民对于传统制作工艺文化的保护意识,以及学习现代城镇化旅游的盈利模式,从民俗文化旅游中直接受益。

6 结语

新华村银器工艺反映了白族村寨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特质,其传承与保护既是对传统民族工艺文化的认同,也是对新时代民族文化价值的体现。在注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前提下,可以更多地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 发挥非遗传承中人的能动性, 构建“一村一品”民族艺术品牌文化思路, 促进滇西片区的特色文化创意经济发展。但从文化发展的思路考量, 将农耕时期的艺术造物服务于现代乡村的振兴建设, 更需要一场创新变革[15]。新华村银器工艺肩负着文化与经济双增益的使命,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进步,一些机械化代替手工技艺的作品屡见不鲜,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手工技艺的艺术价值,不丢失乡村记忆,利用好传承保护与开发创新的协调发展关系[16]。在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设中,摒弃千篇一律和商业化,以提升公众文化认同感,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为核心,打造新华银器特色差异化旅游小镇,创立本乡本土传统民俗文化品牌。

猜你喜欢
银器传统工艺民俗文化
基于民俗文化视角下的潮汕旅游资源开发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俄罗斯银器有多少种装饰手法
江西45项传统工艺纳入振兴计划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银器一试,鸡蛋猕猴桃有毒?
白银之美 曲水流觞
刘玉平:东西方银器的鉴赏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