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春鸣(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企业来说,要积极迎接市场挑战,并在其中赢得优势地位。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对内部管理工作引起重视,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入手,使得两者之间能够有效融合,而不是彼此独立。融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可以增强企业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更好适应新经济形势。
财务会计的工作是充分反映企业财务运营活动,在完成这项工作时,要依据有关规定,通过报告和报表的形式,将企业的财务运营情况汇报给企业的管理人员,企业管理者、领导人员以及外部相关者都能较好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在此条件下,对于企业所发生的问题就能较好处理,使企业的正常稳定运转有所保障。
管理会计的含义是对内报告的会计管理,在进行管理会计的有关工作时,会将财务会计报告内容作为基础,深入分析和研究相关资料,在此条件下完成管理会计相关报告的创建工作[1]。负责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要把相关报告汇报给企业的管理者,方便管理者制定相应的决策。就现代企业的运营运转而言,对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引起重视,能起到促进企业决策的作用,同时也能有效优化员工考核工作,使得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都应该划分到企业管理的范畴内。就财务会计而言,工作的重点是监督与核算企业的经济活动,当企业要作出相应的决策时,管理会计能够提供参考依据。而管理会计的工作是控制经济活动,满足计划编制工作的相关要求,在记录和分析经济业务时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从整体上进行考量,可以发现财务会计能够给出更加全面的信息,而管理会计的特点是有更强的针对性。就企业的会计体系而言,主要是由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耦合而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工作目标都是服务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而且这两项工作的主要内容都是会计处理。正是因为如此,这两项工作中有一些流程是重复的。所以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就很有必要,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使工作成本有效降低。不断推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促进这两项工作流程和目标的相互渗透,在此条件下,就更有可能获得全面有针对性的会计信息,使得企业管理者所作出的决策更为准确,让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获得较好的发展。
在新经济形势背景下,为了有效融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应当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要求进行统一,当这两种会计工作的方向相一致时,就能更好统一会计信息的格式要求,在相同的工作环节上应搭建融合桥梁,提高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结合的密切度。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言,通常需要两种会计信息,分别是内部的和外部的信息,就内部信息而言,主要产生于管理会计,而外部信息则主要产生于财务会计,为了实现良好统一,应当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模式加以统一,有效统一会计信息的格式、核算方式和核算依据。从相同的会计工作程序切入,此时内外部信息的服务流程和工作流程就能保持一致。当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程序上实现融合发展,就能简化一些重复的核算和处理流程,提升会计工作的质量水平。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企业的内部财务信息是商业机密,企业自行制定财务核算方式和方法。在管理外部信息时,就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和方法进行,这其中就包括了收入准则、核算和统计。由此可见,与内部信息相比,管理外部信息有着更加规范的要求。为科学制定战略决策,应当把内外部信息对照起来,确保决策依据有效可行。在编制内部信息时,可参照外部信息的要求。此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面临的信息需求就是一致的,企业展开对照分析工作也会比较方便。
在如今的新经济形势背景下,信息领域发展速度非常快,共享信息以及保证信息安全的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此时各个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发展都在不断加快。在融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工作中,同样也应该考虑借助信息安全技术,对企业中的信息共享平台加以完善,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管理会计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就能良好融合共享。加快建设信息共享系统,实现在同一系统同时处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信息的目标,将信息共享机制的内容设置在系统中,在此期间要对授权管理的工作引起重视,确保信息在内部共享是安全的[2]。设置信息共享机制,会增加会计信息系统的复杂程度,有出现信息防护漏洞的可能性,而这也容易导致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效果不佳,所以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使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并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有效提高信息共享的安全水平,使得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获得更好的成效。对于中小型的企业来说,在建设独立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时,存在的问题是技术能力不足。对此可以考虑将这一项工作内容委托给专业的信息安全公司,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定制信息安全方案,从而有效增强信息共享系统的性能。
为有效融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应在企业内部全方位推广预算管理。开展预算工作需要有财务会计信息的支持,除了要制定整体预算以外,还要监督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在此期间,管理会计信息能发挥关键作用,实现对企业运营成本投入的有效控制。全面预算管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有效的融合发展平台,使得这两种会计的优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此时企业的管理工作状态也会得到有效改善。为了搭建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平台,企业应提供与之良好搭配的组织机制,有必要成立一个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审核预防草案,起到有效监督各部分预算执行的作用。领导小组的组员由各个部门的技术人员或者是领导人员担任,在此基础上还需组建常务小组,组员是财务会计人员,主要工作任务是获取财务会计信息,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整合,将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结合起来,以此初步拟定全面预算方案,领导小组审核该方案,提出审核意见,会计部门的人员对全面预算方案进行改进,直到方案最终通过审核。制定全面预算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运营经济成本的有效控制,促进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顺利实现改革升级。
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可以从过程控制入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包含管理活动,在融合过程控制时,应该有效融合具有特定管理功能的体系。可以实现融合发展的控制过程有战略会计、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投资控制等活动。为了在融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工作中,能够获得较好的融合效果,应对一些重要的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分解,这其中就包括了发展目标、策略方法和绩效考核,在会计活动的全过程中,融入现代化过程控制理念,对财务表现和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反馈意见,对单位的经营效果进行修正,构建有机循环的良好局面,使得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在融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成果表达时,要重点把握载体和路径[3]。现如今中国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有形资产对企业的综合实力和价值功能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而是要在有形资产的基础上,将企业的人力、智力、知识资源以及组织等因素考虑在内,而在财务报表中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定和计量有一定难度。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能够掌握企业的真实竞争实力是很重要的,报告使用者对掌握单位真实竞争实力具有迫切需求,在表达成果时,将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有效融合起来,能有效增强会计信息的描述性和量化性价值,同时也满足管理者了解企业实力的需求。
实现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应有效耦合工作程序,建设信息共享机制,做好全面预算方案的草拟和落实工作,从过程控制和成果表达入手,融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融合的过程中,应当对会计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会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有所考虑,加强对融合发展过程的控制,提高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二者之间的协调统一性。能科学转变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