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制定的思考

2021-11-27 19:52:22刘琼湖南省益阳市委党校
品牌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十四五转型规划

文/刘琼(湖南省益阳市委党校)

“十四五”时期(2021-2025)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一个五年,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四五”对于图书馆——提高国民素质、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水平这一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表现为“高质量的发展”。制定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在充分了解我国国情和现阶段发展背景的前提下,需要以“十四五”规划为突破点,为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一要做到统筹兼顾,二要重视行业标准,三要做到立足国情,加快提升“十四五”规划下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

一、图书馆制定“十四五”规划的背景

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建设。2020年下半年,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党中央指导下,开启“十四五”规划新发展规划。自2020 年下半年始,在“十四五”规划的指导下,各行各业都在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各图书馆也陆续制定自己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正视当下国情,放眼未来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是图书馆战略部署的重中之重,同时,如何通过规划来驱动图书馆“十四五”时期实现高质量的转型发展,也是未来五年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就目前而言,图书馆制定“十四五”规划要正视以下国情:

(一)经费收缩

自2019年12月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经济陷入紧张模式,世界主要经济体基本经济呈现衰退趋势,对世界多个地区经济发展、民生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受疫情和其他自然灾害影响,我国财政支出中政府对公共文化教育的投入资金降低,图书馆前期规划因经费收缩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为更好解决民生问题、维持社会稳定和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公共文化教育的资金投入当中分给公共图书馆的部分将会大大缩减。纵观现阶段国际形势,经费收缩的现象在未来几年还会大概率延续。

(二)建立“云图书馆”

目前,大数据、云存储、移动互联等技术正在飞速发展,科学制定图书馆“十四五”期间发展规划势必将创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以更好、更快、更全面整合社会资源,以图书馆云服务来实现纸质书、电子图书、数字信息一体化资源等为一整体的新概念图书馆,建立图书馆云账户,方便公民网上自主注册、找书、阅读,同时根据网络数据分析设置偏好、信息网,优化用户体验,提高阅读效率,使广大群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受图书馆带来的服务,畅游知识海洋。

(三)服务模式转变

随着社会的智能互联,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由实地、人工逐步转为网络、智能,智能多元服务将成为图书馆“十四五”新的发展方向。转变服务模式,需要整合资源,需要发展相关技术。首先,充分整合图书资源,建立“云图书馆”;其次,加快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开发、投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来加速实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数据化、智能化;再次,提升智能云服务,网络资源除了提供技术支持,也能提供更优质、更便利、更贴心的服务,在关于账户注册、图书寻找、偏好设置、智能答疑上,图书馆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互联网平台的搭建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开发,图书馆的定位不再只是线下,“十四五”规划下的图书馆也要注意互联网平台的搭建,从而将线下图书馆和线上图书馆完美融合,将线下图书馆环境氛围好、实用性强、具有可触摸性的优势以及线上图书馆用户自主注册、查找便捷、存储快速、大数据统计整合计算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让人们享受更流畅的阅读服务,享受更便捷的服务体验。“互联网+线下”图书馆将成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平台不但能够将电子图书、数字资源、纸质文本等馆藏类型统一管理,还能够实现线上用户自主注册、大数据统计分析、资源整合与优化等功能,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

二、制定图书馆“十四五”规划的突破点

“十四五”期间图书馆不再只是为人们的阅读提供服务,而应当致力于打造富于民族精神、有温度、有知识、有科技的多元化图书馆,为提升人民素质全面发展,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做出自己独有的贡献,切实做到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新概念图书馆标准化业务,通过数字互联实现创新驱动下的管理与服务,为建设具有汇聚知识、创新服务、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智慧图书体验的新概念图书馆不懈努力。以此为突破口,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应结合以下三点重点做出改变:

首先,明确当前的主要发展目标,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发展离不开对现实的准确把握,因此制定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必须以现实为依托,结合实情,通过对未来发展需要的准确把握,经过反复调研,确定合理方案。例如,发展要结合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需要;发展要结合当地数字互联的发展技术,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图书馆建设;发展要注重优化服务体验,为群众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开放式的更高层次的体验,建设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图书馆体系。

其次,图书馆应当寻求特有发展方向。例如,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图书馆,其直接突破口是基于读者需求的正确把握;而以服务为导向的图书馆,其直接突破口则是如何提供更便利、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服务,如提升阅读体验,建设更舒适的阅读环境,更近距离地满足读者学习、借阅、读书的需求等。

图书馆“十四五”规划要结合区域特点和图书馆自由发展方向,明确宏观思路,把握整体布局,细化重点项目,为构建科学、创新、人性化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不懈奋斗。

三、“十四五”时期图书馆转型发展的路径

(一)协调统筹要素

图书馆“十四五”规划要协调统筹要素。图书馆的转型要立足现实基础,强调资源优势,在进行整体布局时,除了关注图书馆未来数字化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制定发展规划、战略目标、实施策略等一系列目标尤为重要。因此,图书馆的转型不应只是地方性工作,而应纳入全国性规划。图书馆转型发展可以由文旅部调控把握,为图书馆“十四五”规划提供前瞻性方向,并随时保持对该阶段发展的监管。从国家图书馆层层推入,做好顶层设计指导,统筹指导思想和主线策略,具体列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民阅读推广及纸电资源一体化建设的清单,避免各地方性图书馆转型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立足于现阶段国情,由各级政府及文旅主管部门将图书馆服务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对于优化资金配置,确保不出现公共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协调统筹要素,更有利于保证图书馆转型更加科学、稳定开展。当然,在响应图书馆规划统领纲要的基础上,也要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地域特色,为建设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图书馆服务蓝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重视行业标准

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标准,“十四五”时期图书馆的转型发展不能离开对图书馆的标准化要求。只有重视行业标准,认真研究行业标准的每一条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时刻遵守规范,同时加强监管力度,才能保障图书馆建设这项民生事业更加高效、有序、顺利开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速了国民经济建设,在打开国门的同时也没有放弃标准化建设,在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也更加注重规范。为促进公共文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的建设,我国先后出台《公共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等一系列与图书馆相关的规范与标准,在“十三五”的五年发展中,图书馆建设一直平稳、有序、规范进行。“十四五”期间,我们仍要延续先前标准化的理论指导思想,确定自上而下的统一规范,重视图书馆建设的行业标准。例如,图书馆建设属于国家公共文化教育投入,建设图书馆需保证“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以广大人民的切实利益为依托,以建设“专业化、信息化、高质量服务”图书馆为目标,通过投入标准化设施建设、数字化智能图书、信息化服务平台、多元数据计算模式,建立更加完善、更受行业认可的“高质量”图书馆。

(三)着眼现实要求

我国已在2020年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顺利落下帷幕,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精神生活的日益富足,都使得人们对图书馆产生了更高质量的需求。着眼现实要求,“十四五”时期的图书馆建设理应要注重科学性、信息化运算和可持续性发展。在充分协调统一要素,实现行业标准化建设的条件下,图书馆“十四五”规划也应顺应当地的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生态环境来科学制定。中国特色图书馆,就是既要有标准化建设规范,又要符合地方实际生产、生活需要。在进行“十四五”时期图书馆转型建设中,一定要注重图书馆建设的科学性,多考察地方人文特点,力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另一方面,在国际贸易浪潮下,保证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 在进行转型规划时,要本着互为促进、动态调整的原则,既要注意短期目标的制定实施,又要有把控全局的意识,为长期目标而抓宏观、抓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结合短期与长期目标,使之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推动“高质量”图书馆的建设。此外,在整体规划上还要留有一定的弹性,在应对突发情况时,建立战略跟踪与监控机制,时刻监管发展进度,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接受监督,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保障转型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沟通体系的保障

搭建沟通平台体系是保障图书馆“十四五”规划顺利推进的重要举措,任何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都需要有稳定可靠的沟通平台,通过各个组织机构的合理交流、调配,使工作顺利、高效、稳定地开展起来。在沟通平台体系建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重点注意:第一,制定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将每一项发展细则认真罗列清楚,使未来五年图书馆的发展道路清晰而有根据;第二,在明确图书馆“十四五”发展总纲以后,广泛宣传对应规划,向图书馆工作人员、读者、相关专家征求意见和建议,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民意调查,制定更加规范、更加符合实际的发展策略;第三,加强各个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图书馆之间也可以建立沟通平台,实现信息交互,同时可借鉴同行的成功经验。第四,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为图书馆制定发展规划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搭建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平台,以得到更加专业、更高水准的提议与规划,实现图书馆的顺利转型。图书馆“十四五”规划的各项沟通平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沟通是实现信息交互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图书馆与外界的沟通,才能使得图书馆发展规划少走弯路,使之更具科学性,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四、结论

在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推动公共文化教育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十四五”规划中,图书馆的建设与转型顺应历史浪潮,为提高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在进行图书馆“十四五”规划过程中,应当立足国情,结合国际化公共文明建设的发展需要,统筹规划,重点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以国家政策为依托,充分结合本地区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制定系统、科学、适宜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图书馆丰富阅读、促进精神交流、提升生活幸福感的作用,建设智慧化图书馆。在对精神文明有更高层次要求的今天,图书馆赓续顺应时代背景,依托现实发展环境,实现符合未来发展的自我转型。

猜你喜欢
十四五转型规划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北方经济(2019年8期)2019-10-11 03:14:45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转型
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26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6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