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民校·民教: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初探

2021-11-27 18:16丁高杰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识字民众实验

丁高杰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089)

这儿是十字街头的学堂,我们来,来受新的教养。劳动的操习,科学的研求,还有那艺术的鉴赏:这一切活动,要造成身心的健康。去,去,去,再深入民众中间,使他们生机进展,生活改善。民族前途,永庆安全![1]

1930年夏,为了迎接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民教实校”)的诞生,后任该校实验部干事的钟敬文老师,创作了上面这首洋溢着青春梦想和民族感情的校歌。作为当时浙江省内唯一一所专门培养民教人才的中等学校,民教实校是考察浙江近代民众教育情况的一扇窗口。然由于各种原因,该校在教育史上的独特地位并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相关的学术研究也未开展。只有部分讨论浙江社会教育的成果提及该校,如吕苹的《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浙江省举办民众教育述评》[2]、陈星汉的《民国时期的杭州社会教育》[3],以及杭州市教育委员会编纂的《杭州教育志(一〇二八—一九四九)》等[4]。鉴于此,本文拟以民教实校的官方刊物——《民众教育季刊》(1936年改为月刊)为主要参考资料,在钩沉该校的建立背景、组织架构、人才培养等基本面向的基础上,系统考察其民众教育的举措。

一、民教实校的建立与概况

“唤醒民众”,是孙中山先生的遗言。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面临着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民众,如何唤醒民众和训练民众,而‘民众教育便是这种课题的唯一答案’”[5]。1929年1月22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民众学校办法大纲》,规定“民众学校主管机关及省市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为研究及试验关于民众教育各种问题起见,得设实验民众学校”[6]。该《大纲》的出台,为民教实校的创办提供了依据。

1929年8月,陈布雷调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作为全省教育主官,他在就职时,就有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并行发展的想法,并拟筹办一所培养民教人才的专门学校——民众教育院,“只因经费支绌,一时未能着手进行”。次年夏天,省教育厅拟定组织办法,决定正式创办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6月3日,省政府召开第316次委员会议,决定“在校舍未建筑以前,先就新民路旧法政学校的校址开办,并委任孟宪承先生为校长”。不久,学校的暂行章程、课程大纲、经费预算等,也相继发布。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筹备,8月开始招收社会教育行政专修科和师范科新生各一班,9月25日正式开学[7]。

民教实校设立的目的,“在根据民众生活之需要,以实验民众教育之组织、工具及方法,指导学生研究及实习,以养成本省民众教育服务之人才”[8]1。不难看出,浙江省政府设立民教实校的初衷有两点:一为开展相关的民教实验,二为培养本省的民教人才。换句话说,该校兼具研究机构和师范学校的双重性质。按照创办者陈布雷的说法,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的。一方面,“民众教育之重要,谁都知道;但民众教育学术的幼稚,也无可讳言”[9]2。而且民教实校的编制,“目前在中国还找不出同样的例子”,“故不可不专设机关来研究”[9]1-2。另一方面,“民教范围大,事务繁,非有专业人员不可,并且有了专业人员,才可推进事业”[9]3。据粗略统计,当时浙江省内的各种社教机构共需民教人员约6 000名,假使每年训练100名,“六十年才能训练完毕”[9]4。“有这么许多人员要训练,我们可以不办一个专设的学校吗?”[9]4陈布雷的话,道出了浙江创办民教实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创办之初,民教实校在总务、指导两部之外,增设实验部,专司民教实验之责。总务部下设会计、文书、事务三组;指导部下设注册、训导、图书、讲义四组;实验部下设研究、试验、出版三组。试验组之下,分设实验民众学校(以下简称“实验民校”)和实验民众教育教馆(以下简称“实验民教馆”)。第二年,实验部增设推广组。1934年春,指导部被拆分为教务部和训导部。教务部下设注册、图书两组,训导部下设课务、斋务、指导三组。同年秋季,因为实验民教馆迁往凌家桥,实验部改为乡村民教、研究编辑、城市民教三组,民教馆改属乡村民教组,民众学校改属城市民教组。1935年秋,民教实校由杭州市区迁往杭县农村,行政组织又随之发生变化。教务部设注册、图书两组;训导部设指导、斋务、康乐三组;实验部设研究编辑、调查统计两组;总务部设事务、会计、文书三组[10]。1936年7月,新任校长陈贻荪为“谋学校之向上发展”[11]32,再次调整学校的机构设置,是为该校的第五次组织改革。

民教实校的建立与改革,奠定了人才培养的组织基础。接下来,如何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出合格的民教人才,是该校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民教实校的民教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的第一步,是确立培养目标。成立伊始,民教实校即拟定了培养“目标八条”:1.要健康活泼;2.要爱国爱群;3.要诚实不欺,守法尽职;4.要能互助,能合作,能领导,能服从;5.要有进取的精神;6.要有劳动的习惯、生产的技能;7.要有艺术的兴趣、科学的头脑;8.要深入民间,力谋民众的福利[12]。在“八要”目标指引下,民教实校在课程、实习、训导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

《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暂行章程》第四条规定,“民众教育实验学校课程,包括学生在学生活之全部活动”,对于学术、劳动、休闲等各种活动,“均施行相当之训练”[8]1。据此规定,民教实校将所有课程分为基本训练、预备训练、专业训练、选修等四类。其中,基本训练课程包括公民、军事训练、体育、保健法、工艺、图画、音乐、国文、算术、生物大意及实习、理化大意及实习、地理、历史、论理大意等14科;预备训练包含社会组织及中国社会问题、心理概论、教育心理、教育概论、教材研究及教法学等5科;专业训练涵盖民众教育概论、民众教育实施法、社会教育行政及地方教育行政、乡村教育、乡村建设、农艺及实习、民教实习及实际问题讨论等7科;选修课程包括教育史、民众文学、休闲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农家副业等6科[13]。

透过民教实校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民教工作对人才素质的独特要求。与普通师范生相比,民教实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教育学的相关理论,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学知识。前者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条件,后者是开展民教活动的必要技能。而乡村教育、乡村建设、农村副业等课程的开设,或许从某种程度上表明:民教实校所要培养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民教工作者,而是集教师、民教工作者、乡村建设者三种身份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当然,这类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完善的课程体系,还需要严格的实践训练。为此,民教实校借鉴邹平、定县、无锡等地的训练经验,注重在实习中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14]。民教实校的实习分为参观、见习、试教三种,期限为三年。参观分为本地参观和外埠参观两种,多在学期末开展。见习主要在校本部及各实验机关进行,根据设施的不同,内容也有所差异,如民众茶园识字教学、实验区流动教学、编辑通俗演讲稿等[15]23;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一面观察,一面实习,使不致将来有盲撞瞎干或无从下手之憾”[11]37。试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地点“以校内实验机关为主,以赴校外社教机关为辅”[11]37。学生试教时,以住在试教“机关所在地为主”,“俾能与民众及社会多多接触,以加深其对民众生活及社会情况的认识”[11]37。全部实习结束后,学校实习指导委员会“为增进效率,分别召开讨论会,相互报告心得及讨论困难问题”[11]37。

如果说课程针对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的话,那么训导解决的就是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在训导问题上,当时的中等学校多采用训教分离之法,教员与职员分开,教者只管教,训者只管训,其结果是“教者既不必以身作则,训者且有注意不周之叹。其甚者,教师帮着学生骂管理员以讨学生之欢心,或者诸事推到管理员身上,以图(推)卸自己之责任”[16]。民教实校鉴于此情,乃将教员改为指导员,实行训教合一。教师在担任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负有训导之责,以此克服训教分离的弊端。教师须与学生共同生活,“以感化及指导学生之言行”,并“根据学生环境、思想、日记及偶发事项,与学生作个别谈话”,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11]39。在关注个体情况的同时,通过团体训练和军事化管理,“使学生养成动作迅速、确实、简单、朴素、静肃一致,以及严守时刻、遵守秩序、服从命令等习惯”[11]39。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落实劳动服务。像校园清洁、道路修整、沟渠疏浚、植树造林等活动,均由学生自己完成[11]40。此法既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可谓一举两得。相关资料显示,上述训导举措实施后,“学生风气已渐转变,学生行为日趋正轨”[17]。

如前所述,设立民教实校的目的之一是为社会培养急需的民教人才。那么,该校学生毕业后,是否走上了民教工作的岗位呢?1935年7月,为了纪念建校五周年,民教实校对毕业生的去向进行了一次统计,在全部133名毕业生中(含师范科两届82人,社会教育行政专修科一届51人),担任教育局科长或科员的9人,担任民教馆馆长的22人,担任民教馆部区主任的11人,担任民教馆指导员的14人,担任民校校长及主任的6人,担任中学教员的4人,担任小学校长及教员的13人,留校工作11人,升学9人,家居8人,其他16人,未详10人[18]5。合计在民教机关工作的有64人,约占毕业生总数的48.1%。对于一半左右的毕业生未到民教机关服务的现象,民教实校解释道:“民教不仅是教育本身的事业,更是社会改造事业。凡含有社会改造建设性的机关,本校毕业同学都可有资格去工作。……担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之责的同学们,社会应该多让它发展一下,不为成见所狃限。”[18]6而且,民教实校在统计时,并未将该校师资训练班的100余名毕业生计算在内。如果将其纳入统计范围的话,该校毕业生在民教机关服务的人数还是比较可观的。

三、民教实校的民众教育活动

在为社会输送民教人才的同时,民教实校附设的实验民校、实验民教馆、实验民众馆等施教机关在实验部的领导下,“以全地方为学校,以全民众为学生,以全生活为课程”[19],运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教活动。

(一)推行识字教育

民国时期的杭州,享有“东南文化之区”的美誉。然而,在“文化之区”的光环下,隐藏着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根据杭州市政府1934年的调查,全市共有文盲228 905人,约占总人口的43%[20]。杭州作为首善之区,市民的文化水平尚且如此,省内其他地区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作为民教机构,协助政府扫除文盲是民教实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招收城市失学人员。实验民校设立的最初目的,就是吸纳城市失学人员,对其进行基本的识字训练。其招生简章规定,凡是年在16岁以上的不识字民众,以及毕业于初、高级民众学校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失学人员,均可报名。报名时只需缴纳保证金两角(课程结束后全额退还),填写报名单即可[21]11。报名结束后,学校会对学生的识字水平进行简单的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将其分到不同的学级,以便因材施教。比如,把不识字的编入第一学级,把识字在300个以上且有造句能力的编入第三学级,从低到高共分8个学级[21]2-3。考虑到城市青年的实际情况,实验民校开设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识、国语、算术等实用课程,让他们学有所用。作为惠民举措,“除报名时缴纳保证金外,学费免收,书籍及课业用品,均由本校供给”[21]11-12。另外,为解除女学生因看护小孩而无法安心学习的后顾之忧,实验民校联合实验民教馆成立了托儿所,免费照顾女学生带来的小孩[15]142。实验民校周到的教学服务,吸引了许多城市失学人员。从1931年4月至1934年10月,该校累计招收学生950名[22],为杭州市的扫盲运动作出了贡献。

积极宣传识字运动。1932年5月15日至22日,浙江省政府在杭州举行第三届全省识字运动宣传周。民教实校“为推广识字教育及提高识字教学实验与研究兴趣起见”,特在宣传周内举行识字教学成绩展览会[23]5,向社会各界展示该校在识字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在整个宣传周内,实验民教馆在做好识字环境布置及宣传演讲工作的同时,还添设识字牌,每日更易字句,专教不识字之人识字。为了激发民众的识字兴趣,现场工作人员还精心准备了多种识字图画,组织民众参与排字、选字、摸字、联句等识字游戏。在宣传周开始的前两日,举办有奖识字竞赛,吸引了百余人参加。闭幕日当晚,实验部还举行游艺会,师生们表演的节目也完全以识字运动为中心[23]10。

编辑杭州民校读本。民校读本作为民众学校的主要教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当地的图书市场上,“没有适当的识字课本可以采用,更难找到适合杭州特殊情形的民校读书教材”[24]28。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验民校“根据过去研究结果,参照杭州民情风俗,编成一套杭州民众适用的识字读本。全书计八十课,分装上下两册,适合杭州初级民众学校之用”[24]28。为了保证课本的实用性,识字读本先由实验民校的学生试用,然后根据师生们的使用意见,有针对性地进行修订。修订完毕后,再由杭州市政府教育部门要求各县民众学校使用,“期为识字运动之一助”[24]28。

(二)开展生计教育

20世纪30年代的浙江农村,内遭自然灾害的侵袭,外受帝国主义的掠夺,农民的生存状态堪忧。为了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民教实校于1931年11月制定了《迁移乡村办法大纲》。该《大纲》指出,乡村民教工作的中心是生计教育,引导农民参加农事改进会和合作社,是落实这一工作的重要举措[25]。1934年2月,实验民教馆由杭州新民路迁至杭县凌家桥,相关工作随之展开。

农事改进会,是“以增加农业生产、充实农民生活为宗旨”[26]6的农业组织。该会成立于1934年8月,总会设在实验民教馆内。总会之下,以乡为单位,分别在附近的定山、龙山、天池等地设立各乡农事改进会。依据组织简章,乡农事改进会由实验民教馆施教区内六户以上农家联合该馆农事指导员组织而成,各家家长充任会员。为了保证会员队伍的纯洁性,防止地主操纵会务,规定有犯“违禁之嗜好者”及各村地主不得加入农事改进会。该会每月召开一次例行会议,“讨论及研究农事改进事宜”。平时,会员如果在农事方面遇到困难,“得随时请求本馆指导解决方法”。此外,为了吸引更多农民加入农事改进会,“本会会员有享受本馆农事上所给予利益之优先权”[26]6-9。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是农事改进会工作的重点。根据实施方案,实验民教馆会在每月初选派农技人员下乡对农民进行“种作指导”,传授土壤改良、水利建设、合理施肥、品种选育、灾害防治、土地利用、运用新式农具、栽培饲养之改良以及农业组织之选择等九项生产技术。在指导过程中,农技人员比较注意结合农民已有的经验与方法,并对其“加以科学之整理与灌输”。指导方法也是灵活多样,既有谈话,也有讲授,还有田野指导,“以期理论的科学,成为实际应用的科学”。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种作指导”采用可调的授课时间,通常以七天为限。农闲时适量增加,农忙时相应减少。指导结束后,农民在实习学生的协助下,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操作。实习学生则把农民操作的具体情形上报给实验民教馆,作为下次改进指导方法的依据[26]16。

合作社,是农民改进自身生计、发展乡村经济的团体组织。实验民教馆认为:“要繁荣农村经济,须要采取合作方法。惟有采取合作方法,始能改良农业经营,推动农业进步,增加农业生产,扩大农产销路。”[27]18因此,实验民教馆比较重视合作社的组建工作。

1934年夏秋之际,杭州市周边各县发生严重旱灾。回龙乡贤家庄的50余户村民因庄稼歉收,口粮出现问题。该村民众在实验民教馆的指导下,采取合作方法,成立采购团体,直接从产粮地购买了1 500元的大米。由于越过了粮商这一中间环节,这笔购粮交易为村民们节省了300余元。在此购粮团体的基础上,实验民教馆领导成立了第一个合作社——回龙乡贤家庄农业生产兼营合作社。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激发了农民入社的热情。贤家庄合作社成立后,类似的合作社先后在定山乡浚家桥、新兰乡新沙等地成立[27]18。在创办兼营合作社的过程中,实验民教馆逐渐发现,这类合作社的经营范围虽然较大,但也存在“事业不专”的问题,无法满足农民发展某些特定行业的要求。对此,实验民教馆一方面把某些兼营合作社改为专营合作社,一方面成立多种“专事求精”的合作社,如妇女生产与消费合作社、竹篮运销合作社、特产运销合作社等[28]。

多种合作社的建立,奠定了农业合作化的基础。1935年12月2日,为了提高合作社领导层的业务水平,实验民教馆在凌家桥开办合作社监事、理事训练班。训练班聘请杭县政府合作指导员王幼明、中国农民银行职员陈竹怀、杭县第四区保甲督导员陈诚,以及该馆重要职员为教师,为参加培训的120余名监事和理事开设合作大意、合作经营、农业仓库、农事常识、簿记改良等专业课程。训练结束后,各监事、理事与实验民教馆职员一起,分别举办各该合作社社员训练班,将所学的合作知识与广大社员分享。组织建设与人员训练的有机结合,推动了农村合作事业的发展。根据《合作月刊》杂志的报道,“(凌家桥实验区)自成立以还,工作进展甚速。该馆指导成立之各合作社,经营信用借款及农业仓库等,成绩均甚良好”[29]。

(三)实施国防教育

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急剧膨胀。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教育界关于实施国防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实施国防教育、增强国家的抗战实力是民众教育的应有之义。1935年12月,民教实校提出“在非常的时期,应设施非常的教育”的口号,并把实施国防教育列为下一年的主要工作。实验部所属各施教机关,根据预定计划,开展具体的训练事宜[30]。

训练壮丁,是民教实校国防教育的核心举措。根据《荆山实验民众馆施教区第二期壮训实施办法》,壮丁训练的目的在于“养成国民集团生活之习惯,健全国民身心之发育,培养社会组织之基干,造成国家独立自由之实力”。为达此目的,实验民众馆首先借助杭县政府的支持,按照每乡100人的标准,把施教区内的壮丁抽出一部分,分别编制成队。然后由各乡长率领,在划定的训练区内进行训练。训练课目分为军事学科、军事术科、政治学科、识字教育、精神教育等五种,时间为八周。每个训练周内,都有一个中心训练目标,如第三周为纪律周,侧重纪律训练,第八周为爱国周,重点进行爱国教育。为了检验训练效果,每队每月由政治教官和各分队长分别测验一次。对于测验中发现的问题,要在每月的例会上进行汇报,并商讨改进之法,以提高训练水平[31]。

组织社会青年团,是落实国防教育的又一举措。青年团由乡村青年中的精英分子组成,团员要么是受过保甲长训练的政治青年,要么是受过相当教育且品行端正的职业青年。该团组织比较严密,内部采用三三式编制,“八人为一班,班设班长一人。三班为一小队,设小队长、小队附各一人。三小队为一中队,设中队长、中队附各一人。三中队为一大队,设大队长、大队附各一人。全施教区为一团,设团长、副团长各一人”。除国术外,青年团的日常训练涵盖军事、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各队在队长的领导下,定期进行军事训练(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防空防毒等)、政治教育(精神讲话、民权应用、青年信条等)和文化学习[32]。另外,为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实验民众馆下辖的古荡分馆还实施道路教育,在行人休息之处进行巡回演讲。每周举行国防讲座,向民众灌输国防常识[33]。遗憾的是,由于相关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些措施产生的实际效果,我们还无法得知。

需要补充的是,上面所述的识字教育、生计教育、国防教育等,只是民教实校诸多民教活动的一部分。而且,每种民教活动本身又是一种民教实验。民教实校开展这些活动的直接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协助当地政府推广民众教育,另一方面是为了探寻民众教育的方法与路径。两者相辅相成,为实现“国家新建设”与“国民新训练”的长远目标服务[34]。

结语

1937年11月24日,日军占领杭州,民教实校被迫停办,留守师生迁往浙南。民教实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七年时间,却给我们留下了值得书写的一笔。以今天的后见之明看,民教实校在历史长河中的意义,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作为浙江近代史上第一所专门培养民教人才的中等学校,民教实校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并借鉴邹平等地的人才培育经验,在课程、实习、训导等方面进行精心的设计,为浙江培养了一批批集教师、乡村建设者、民教工作者等三种身份于一体的民教人才,促进了当地民教事业的发展。

其次,作为一个推行民教事业的研究机构,民教实校利用所属实验民校、实验民众馆、实验民教馆等多个民教机关,通过招收城市失业人员、宣传识字运动、编辑民校读本、领导农民参加农事改进会与合作社、协助地方政府训练壮丁以及组织社会青年团等民教活动,在消除城市文盲、发展农村经济、实施国防教育等方面同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民教实校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把民众教育推向广阔的乡村,该校师生主动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申请迁往偏僻的乡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不仅如此,学校停办后,南迁师生纷纷加入浙江省战时工作人员训练团和战时青年训练团[35],投入到抗日救国的历史洪流中,为民族解放贡献力量。民教实校这种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并为之孜孜以求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学人铭记与学习。

猜你喜欢
识字民众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识字谜语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