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启东,阿丽娅·吾不力卡斯木
(1 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 阿克苏 843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业发展中心,乌鲁木齐 830091)
水稻盘育秧机械插秧技术不仅能够缩短缓苗期、加快秧苗返青,而且漏秧率低、穴苗均匀,具有省工省时、增加产量和效益等优点[1],深受广大农户喜爱,近年来在水稻产区普遍推广。 经过多年研究,总结了新疆阿克苏地区水稻机插秧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便为水稻生产提供指导。
采用塑料软盘育秧,大田需规格58 cm×28 cm 的机插秧软盘35 张/667 m2或规格58 cm×23 cm 的机插秧软盘40~45 张/667 m2。
床土一般选取耕作熟化的菜园土或旱地表土,也可选常年种植水稻的稻田表层土,晒干过筛。 大田床土以100~150 kg/667 m2为宜。水稻壮秧剂是集营养、消毒、调酸和化学调控于一体的育秧制剂,能够提高秧苗素质,更容易培育壮秧[2]。 将水稻壮秧剂与床土按1∶80 比例进行均匀搅拌,配制成营养土。
秧田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排灌方便、保水且临近大田的地块。 秧田整地采用水整法,即在播前10~15 d 上水旋耕耙平,待沉实后再作畦面。 畦面要求“实、平、光、直”,畦面宽1.5~1.6 m,长度根据需要和地块大小确定,畦沟宽0.5~0.6 m。
选晴天将稻种翻晒1~2 d。晒种可使种皮水膜变薄,有利于增强种子中酶的活性, 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用25%咪鲜胺按药种比1∶600 浸种48 h, 可有效控制水稻恶苗病发生。
先将塑料软盘整齐平铺至秧床,再将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满塑料软盘,然后可直接播种,或进水淹过塑料软盘,待营养土吸足水分后撤水,次日播种。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6 ℃即可播种育秧,阿克苏地区播种期一般在4 月5~15 日。 机插秧播种量4.5~4.9 kg/667 m2, 育秧盘规格58 cm×28 cm, 播种量130~140 g/盘;育秧盘规格58 cm×23 cm,播种量100~120 g/盘。
播种至齐苗期主要以水增温、催芽,确保出苗整齐。盖膜后秧田进水,水深以超过秧盘2~3 cm(漏水田3~5 cm)为宜,保水3~4 d 后排水,保持畦沟有水即可。 出苗后,棚内温度以30~32 ℃为宜,超过35 ℃时需通风降温。
秧苗1 叶1 心期开始通风炼苗,保持畦沟有水。 通风炼苗的时间应逐渐延长、强度逐步加大,由棚膜两端通风逐渐转为两端加两侧都揭口通风,夜间关闭膜口保温。 秧苗保持无水管理,以利促根墩苗。
2 叶1 心后期揭膜,使秧苗逐渐适应自然温度。 先灌水至秧叉处再进行揭膜,揭膜后3 d 内应昼夜保持适量水层。 如遇大风、降温寒流天气,应灌深水至秧叉处护苗,注意不要淹没秧心。 寒潮过后若天气突然放晴,应逐步退水至正常水层,以免造成青枯烂秧死苗。
揭膜后根据秧苗生长情况每30 m2苗床可施尿素600~800 g, 插秧前3~5 d 每30 m2苗床施尿素800~1 000 g 作为送嫁肥。
2.2.1 苗瘟 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25 g/667 m2兑水防治。
2.2.2 青枯病、立枯病 青、立枯病是水稻盘育秧常见的病害,主要由土壤带菌和秧苗受到低温冷害而诱发。 防治青枯病关键措施:① 适期播种,播种密度不宜过大,加强秧苗通风炼苗等环节的工作,培育抵抗力强的壮秧;②防止秧苗受到低温冷害,及时灌深水护苗,做好秧苗保温,这样可防止和减轻青枯病的发生。立枯病分为生理性立枯病(青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一旦发生很难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防控。可在播种前进行床土消毒,预防青枯病和立枯病的发生。 可使用35%甲霜灵种子处理干粉剂40 g 加30%恶霉灵水剂200 ml, 或用30%甲霜·恶霉灵水剂200 ml,兑水喷200 m2苗床,消毒秧盘上的床土,消毒后即可播种覆土。 在水稻2 叶1 心后期或发病初期可用30%恶霉灵水剂200 ml 加35%甲霜灵种子处理干粉剂40 g 加生根粉20 g 加碧护2 g, 或用30%甲霜·恶霉灵水剂200 ml 加生根粉20 g 加碧护2 g, 兑水喷200 m2的苗床[3]。
2.2.3 秧田虫害 插秧前2 d, 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667 m2兑水喷雾防治,或用24%氰氟虫腙悬浮剂(艾法迪)40~60 ml/667 m2兑水喷雾防治二化螟。
2.2.4 秧田稗草 可用20%敌稗乳油750~1 000 ml/667 m2兑水40 kg/667 m2,于稗草1 叶1 心至2 叶1 心期喷施。 喷药前1 d 秧田排水落干,喷药后24 h 灌水淹稗,保水层2 d。
整地前施用磷酸二铵10 kg/667 m2作为底肥,可加施腐熟农家肥1 000 kg/667 m2。 本田实施机械整地,精整大田,做到田面平整,全田高度差异不大于3 cm,表土软硬适中。 待沉实3 d 后,保持薄水层即可插秧。
3.2.1 适时早插 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 ℃时即可插秧, 阿克苏地区水稻适宜插秧期为4 月28 日~5 月15日,秧龄28~32 d,最长不超过35 d。 适时早插秧可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提高有效分蘖率,增加收获穗数;同时,早插分蘖早,有利于实现壮秆大穗。
3.2.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不但可以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生长,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还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抑制水稻后期病害的发生[4]。插秧密度一般以30 cm×(12~16)cm 或25 cm×(16~20)cm,4~5 苗/穴为宜。
3.3.1 施肥方法及总量 追肥采用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氮肥平稳促进,增施磷、钾、锌肥。 一般中等肥力地块可施尿素30~35 kg/667 m2,磷酸二铵5~10 kg/667 m2,硫酸钾5 kg/667 m2,硫酸锌2~3 kg/667 m2。
3.3.2 蘖肥 蘖肥一般分3 次施用:一次蘖肥于插秧后7~10 d 施入促返青,用尿素4~5 kg/667 m2、硫酸锌2~3 kg/667 m2;一次蘖肥施用8~10 d 后,施尿素5~6 kg/667 m2;二次蘖肥施用8~10 d 后, 施尿素5~6 kg/667 m2、 磷酸二铵5 kg/667 m2。 对水稻长势不均、缺肥的地块,应适时追施1 次调整肥,最迟不要超过6 月30 日,施用尿素5 kg/667 m2。
3.3.3 穗肥 一般在6 月底7 月初烤田后需施1 次保穗肥,时间在7 月12~20 日,施尿素5~6 kg/667 m2。
3.3.4 根外追肥 水稻灌浆初期可用磷酸二氢钾150 g/667 m2和芸苔素内酯10 ml/667 m2, 于每日13 时前或18时后兑水叶面喷施,增加根系活力、防止早衰,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
采用节水灌溉模式,全生育期应用浅、湿、干交替间歇灌溉技术。 插秧3 d 内深水护苗,分蘖期以浅水为主,采用浅湿交替灌溉;拔节期采用薄露灌溉或间歇灌溉,若遇低温寒潮则应深水保暖;抽穗扬花期保持3~4 cm 水层;灌浆期采取浅湿交替、以浅为主的灌水方法;蜡熟期采取浅湿交替、以湿为主的灌水方法;生育后期不宜断水过早,9 月中旬停水。
当田间茎蘖数达到收获穗数的80%~90%时, 可撤水烤田,一般在6 月25 日~7 月10 日,烤田6~7 d。 烤田以田面挺硬、龟裂,稻株白根上走,人站田间不陷脚为标准。 烤田可控制过多的无效分蘖产生,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抗倒伏能力,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可获得理想产量和良好的大米品质。 盐碱较重田块不要长期干旱,长势不够的田块禁止撤水烤田,否则将造成减产。
3.5.1 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生长中的主要病害。稻瘟病防治方法主要有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严禁水稻生育后期肥水过大,严防深水漫灌,化学药剂防治等。 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25 g/667 m2兑水防治, 或用40%稻瘟灵乳油75~100 ml/667 m2兑水防治。
3.5.2 二化螟 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二化螟易发生危害,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667 m2兑水喷雾防治, 或用24%氰氟虫腙悬浮剂 (艾法迪)40~60 ml/667 m2兑水喷雾防治。
3.5.3 大田草害 在水耙地前用60%丁草胺乳油80~120 ml/667 m2加草克星10 g/667 m2兑水洒施, 做到插秧前药剂封闭灭草。 第三次蘖肥施用时, 可用60%丁草胺乳油80~100 ml/667 m2加苄嘧磺隆10 g/667 m2和草克星10 g/667 m2拌肥撒施。 如果田间三棱草较多,可在水稻分蘖末期用二甲四氯100 g/667 m2兑水喷雾。
一般在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收获。 水稻优势穗95%黄熟时,应及时收获,可提高整精米率,且可增加大米风味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