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会斌 朱 敏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网络作为当前社会广泛运用的工具,各种新技术不断迭代,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便利,使用网络的受众逐渐增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青少年网民占比已经达到19.3%,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具有益处的,但同样也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困难。青少年由于其不能辩证看待网络,往往其发展过程中会被一些网络信息所影响不能健康成长。因此,需要重视网络时代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避免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
目前青少年群体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产生而成长的,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深受网络的渗透和影响,青少年网民的占比也越来越高,作为“网络新生代”,青少年群体使用网络具有以下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目前的青少年伴随着网络成长,从出生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互联网衍生品,如电脑、智能手机,青少年在低龄时期就接触形式各样的网络产品,因此,青少年网民也呈现出低龄化的特征。
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往往喜欢把关注点放在娱乐方面,将网络使用时间花费在游戏、明星资讯、购物等方面,娱乐信息也是青少年日常社交聊天的内容,成为青少年网络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青少年使用网络总是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并以此为基准在生活中和同样倾向性的人群成为相应的朋友,组成一个具有同样爱好的小团体,生活中常见的如青少年追星团队、同学间组成的游戏战队等。
青少年由于自身思维成熟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正确地使用网络,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沉迷网络游戏等,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未成年人上网存在被过度“标签化”和“问题化”的倾向,这种社会建构无疑对理性科学地看待未成年人网络行为十分不利[1]。
青少年由于其生长环境、身心差异等不同,在使用网络时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青少年网民中男生与女生比大致为3∶2;男生更倾向网络游戏,而女生更倾向购物、追星等;发达地区青少年使用的网络工具更先进并且接触网络更早,偏远地区有的青少年甚至没有接触过网络工具。
由于网络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两面性,因此有必要重视青少年网络的正确使用,从各方面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合理利用网络,才能保证青少年健康发展。
青少年最初接触网络产品往往是在家庭中,父母的言传身教是青少年的榜样,因此父母的引导作用对于青少年来说至关重要。
1.面对青少年使用网络态度避免“两极化”
要做会与子女沟通的现代监护人,试着成为孩子的朋友,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才会告诉你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2]。因此当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既不能放任不管,对使用网络持积极的态度,也不能全盘否认网络的益处,拒绝青少年接触网络。必须辩证地看待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允许青少年适当接触网络,同时时刻关注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状态,出现问题时及时止损,避免青少年完全进入迷途。
2.父母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大多数行为是在社会交往中通过榜样学习模仿而进行的[3]。因此父母在青少年面前使用网络时必须注意自身对待网络的态度,一些父母自身每天抱着手机,沉迷刷剧、购物、游戏,对于青少年也产生了不良影响,父母必须自身使用网络有度,做青少年的榜样,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
3.加强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教育
父母需要在青少年接触网络之前对他们进行网络教育,要让青少年明白网络是一种知识搜寻工具,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娱乐工具,引导青少年学会使用网络进行知识学习,并让青少年明白错误使用网络的危害。
4.培养青少年多方面兴趣
父母可以在青少年幼时寻找青少年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多方面的兴趣,青少年在拥有自身的兴趣爱好后,使用网络时往往难以单纯沉迷网络中。
1.青少年网络防沉迷工作落实到位
各方应当严格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履行职责,落实有关措施,完善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使其与时俱进,运转有效[4]。同时加大对网吧等地方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未成年禁止入内”的要求;有关部门应当引导父母正确处理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同时在学校普教网络素养教育,将青少年网络防沉迷工作落实到位。
2.切实打造绿色网络
学校、政府应该着重网络防火墙的配置,对网络暴力、钓鱼欺诈等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网站进行过滤,通过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选择健康、阳光、积极的知识内容展现给青少年,为其提供正引导的电影、游戏[5]。绿色网络的构建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要严格把控直播网站、游戏平台,对违法乱纪信息及时处理,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为青少年推荐适合其观看的内容,对于不适合青少年的内容应该屏蔽,保证青少年接触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3.积极引导网络正能量
国家有关部门不仅仅要切实落实监管责任,更要在网络上树立正面形象,引导青少年群体学习正能量。网络正能量具有体现核心意识、壮大主流思想的积极价值,要组织学生结合网络展开互动,在家庭、校园、社会的联动活动中提升使命感[6]。可以在网络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积极推送国家优秀文化栏目,引导青少年观看学习,让青少年感受国家的魅力,成为一个有自信而阳光向上的青少年。
1.加强青少年网络素质提升
学校要发挥对文化选择和整合的功能,使外在信息传播结构在校园内得到优化,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爱国精神和全球意识,不断健康成长[7]。同时结合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教育,使学生在网络上学会明辨是非,同时在教学环节适当引入网络课程,加强学生识别优劣网络资源的能力。
2.严格青少年网络使用管理
学校必须严格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学校教育应该合理引导学生理性使用手机[8],同时对于青少年偷带手机进课堂、偷出校门去网吧等行为严肃处理,从制度上保证青少年网络使用的合理性,让青少年形成合理的网络使用习惯。
1.青少年自身应提高自制力
青少年自身在使用网络时,面对各种具有诱惑性的信息,应当坚决抵制,主动远离不健康的网络信息。青少年还要培养自身广泛的兴趣,避免自己沉迷于网络,经常与家长、教师、朋友交流,使用网络时注意自身隐私不泄露。青少年自身自制力的提高是避免错误使用网络的根本途径,家长、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通过教育青少年来提升他们的自制力。
2.加强青少年网络使用心理弹性建设
据研究,高中生心理弹性总分与手机依赖总分呈显著负相关[9],因此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建设可以有效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等网络使用带来的相关问题,因此要重视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积极环境的建设,在家庭中重视有效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发展给予积极指导,帮助他们制定合适的未来规划,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从容面对网络的各种不良信息。
网络时代作为社会进步的产物,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带来不同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网络,将网络成为自身发展的“助力器”,而非成长过程中的“拦路虎”,家庭、社会、学校、青少年要共同出力,打造一片青少年成长的网络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