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聚红,郭永召,孙 聪
(1.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1;2.石家庄双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21)
黄秋葵又名羊角豆、秋葵、咖啡黄葵等,为锦葵科秋葵属1年生草本植物,以嫩果供食,营养价值极高,经常食用有健胃润肠、保肝强肾、消除疲劳的作用。黄秋葵还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C和可溶性纤维,能增强人体防癌抗癌能力。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印度引入黄秋葵,最初国内只有少量栽培,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新奇特蔬菜、水果的出现,黄秋葵作为一种营养型特色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1],目前我国南北方各地均有黄秋葵的分布与栽培。近几年河北省黄秋葵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但生产中存在品种单一、退化[2],缺少适合当地大面积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品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黄秋葵在河北省的大规模发展。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黄秋葵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种植观察、鉴定及杂交育种等工作,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且适合河北省种植的新品种——石秋葵2号,2020年9月通过了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成果评价,填补了河北省没有黄秋葵主推品种的空白。
石秋葵2号是从12-5与13-2的杂交1代中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黄秋葵新品种。12-5是2012年引进的新东京五角,该品种株形直立,株高1.5 m,叶片、嫩果均为淡绿色,嫩果五棱,适采期果长10~12 cm,果肩直径1.8 cm,纤维少,品质好,早熟。13-2是2013年引进的绿五星黄秋葵,该品种生长势强,株高1.5~2.0 m,叶片绿色,嫩果浓绿,具五棱,适采期果长10~12 cm,从播种到收获50~55 d。
2013年采用12-5与13-2杂交,2014年将得到的种子进行田间鉴定,出现了熟性、株高、叶型、果实颜色(深绿、绿、淡绿)等重组分离。在杂合群体中,选择果实较修长,形状较好,嫩果五棱,结果多、节间短的单株进行套袋自交,获得7份自交株14-1、14-2、14-3、14-4、14-5、14-6、14-7,其中14-6株高1.6 m左右,叶片深绿,掌状深5裂,适合密植;嫩角五棱深绿,有光泽。2015年继续种植,重点对14-6进行观察,其中14-6-2表现出早熟、抗病的特性,综合性状优良,随即进行单株自交留种。2016年继续进行加代,其中14-6-2-5综合性状优良,继续自交留种。2017年株系群体稳定,群体混合留种。2018年定名为石秋葵2号,2020年9月通过了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成果评价。
石秋葵2号生长整齐一致,节间短,以主茎结果为主。植株平均株高1.67 m,茎粗4.0 cm,节间长3.0 cm,生长势旺盛。叶片绿色、深5裂,叶面有硬毛,叶柄长36 cm,叶长22 cm,叶宽29 cm。花型大,花瓣为黄色,花基部及柱头为紫红色。鲜果5棱,果长10~12 cm,果肩1.5~1.7 cm,果实翠绿色且富有光泽,萼片不易脱落。果实脆嫩清香、耐运输,棱角不易变黑,商品性好。植株高抗病毒病,抗疫病。老熟果长20.4 cm,果肩2.1 cm,平均种子数68个。种子球形,灰绿色至褐色,表面被细毛,千粒质量约68 g。嫩果花后4~6 d为适采期,平均单果质量15.6 g,采收期120 d左右,平均667 m2产量2 549.4 kg。
宜选择耕作层深厚、土壤肥沃、光照良好、排灌方便的壤土或黏壤地块种植。以根菜类或叶菜类作物为前茬较为理想,忌连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土壤30 cm以上。每667 m2撒施有机肥150 kg、氮、磷、钾比例15∶15∶15的三元复合肥25 kg及硫酸钾15 kg,有机肥、化肥混匀后深翻入土。采用大小行方式种植,大行行距80 cm,小行行距40 cm,除草剂用施田补(33%二甲戊灵乳油),每667 m2用药100~120 mL,对水30 kg稀释后进行喷洒,之后覆盖80 cm幅宽的地膜。
石家庄地区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为宜。在播种前先将种子浸于55 ℃左右的热水中搅拌,保持水温恒定15~20 min,然后在25~30 ℃条件下继续浸泡12 h左右,用清水洗净后于25~30 ℃下催芽,待5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播种采用直播方式,在薄膜上按行距40 cm、株距25~30 cm打定植孔,深度5 cm左右,穴中浇足水,待水渗下后,每穴播种2~3粒,播后覆土2~3 cm,覆土后将采摘通道及覆土的地方再喷洒1遍施田补。第1片真叶展开时进行第1次间苗,去掉病、残、弱苗;第3~4片真叶展开时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3]。
3.4.1 中耕培土
黄秋葵苗期生长缓慢,定苗后需连续进行2~3次中耕除草,以提高土温。结合除草进行培土防倒,促进植株根系发育。
3.4.2 水肥管理
定苗后及时浇水,开花结果期要供给充足的水分,促进嫩果发育。土壤过干会使果实纤维化,影响产量和品质。结合浇水进行追肥,雨后要及时排水,避免沤根。石秋葵2号采摘期较长,要及时补充养分,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还要定时追肥。出苗后施提苗肥,每667 m2施尿素6 kg;定苗后开沟撒施全肥,每667 m2施复合肥20 kg。立秋后15 d开始追肥,每次667 m2施尿素7.5 kg、硫酸钾6 kg,连追2~3次。在采收期内,每隔15 d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1次。
3.4.3 整枝
秋葵前期营养生长旺盛,会使开花结果延迟,可采取扭叶的方法控制营养生长;开花结果期,为改善通风条件,及时摘去下部老叶及老果荚,一般果下留2~3片叶即可。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等,发病初期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5%植病灵1 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喷雾,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2~3次。虫害主要有蚂蚁、蚜虫、棉铃虫,用50%的辛硫磷拌木屑撒于蚂蚁出现的地方诱杀蚂蚁,可用阿维菌素、吡虫啉、溴氰菊酯、20%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等3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棉铃虫。
开花后4~5 d,嫩荚长度8~12 cm时采摘最佳,这时平均单果质量在16 g左右。采收时间以早晨为宜,用剪刀剪断果柄,防止损伤枝杈。嫩果上保留1 cm的果柄,因茎、叶、果实上都生有刺毛,采收时应戴上手套,穿长裤和长袖上衣,否则容易被刺伤,造成奇痒难忍。此外,还要及时剪去老果荚,以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结果。石秋葵2号从播种到初收约50 d,一般每667 m2产量在2 300 kg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