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
扬琴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起源至今众说纷纭。作为一种击弦乐器,扬琴既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也让中华儿女为之深深感动。在世界各国文化圈的互相交流和融合下,扬琴已是世界许多国家,如英国、美国、伊朗、朝鲜、越南、日本、中国等国普遍流传的乐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国历史文化、政治背景的不同,扬琴在各国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
欧洲音乐文化至今有3000 多年的历史。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欧洲音乐的真正发展是从17 世纪开始的,但给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是18 世纪及19 世纪的近代音乐的发展。19 世纪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主义思潮继承了启蒙运动的传统,这个时期是音乐家辈出、乐器得以改进发展、音乐表现力不断增进的时代。
欧洲扬琴从文艺复兴时期起,上至宫廷,下至平民,一直流行于欧洲社会的各个阶层。在古典乐时期,欧洲扬琴呈现出兴盛的发展趋势,许多的专业作曲家为它创作重奏曲、协奏曲。19 世纪,随着音乐的变革,欧洲扬琴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李斯特首先在《第六号匈牙利狂想曲》的管弦乐中采用了改革的“音乐会扬琴”。随后的欧洲工业为扬琴的改革提供了机会。
中国音乐文化来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演进和发展,当我们的祖先在辛勤的劳动时,他们发出了律动的呼声,音乐在这一刻便产生了。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古代音乐发展非常活跃,相继出现了许多乐器。到了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也随之多元化,音乐家、专业的音乐教育机构不断涌现,音乐的形式、结构等也相继多了起来。
中国扬琴的最早记载出现于日本喜名盛昭的《冲绳与中国异能》一书中:1663 年中国册封使臣张学礼至琉球,在唱曲表演中使用了扬琴,其造型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小扬琴相似。康熙年董伟业作的《竹枝祠》记述了扬州地区以扬琴伴奏演唱俗曲。嘉庆年时,江宁有名妓杨福龄,“……工琵琶洋琴,偶一奏技,听者神移”。这些记载证明了清康熙、乾隆以来,扬琴已普遍流行于南北各地。起初,扬琴在戏曲、曲艺中得到了使用,如粤剧、闽剧、汉剧、黔剧等,有的曲艺还直接用扬琴命名,如山东琴书、四川扬琴、云南扬琴、河南琴书等。后来,随着传统民间器乐的发展,许多民间器乐作为独立的乐种出现和兴起,扬琴又成了合奏,并且是齐奏等民间器乐演奏形式中的主要乐器之一。经过先辈乐师的不断实践与积累,扬琴艺术逐渐形成各自独特的传统流派与地方风格,并拥有优秀的传统曲目,如广东音乐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和东北扬琴。另外,在民间喜庆集会,通俗自娱中,扬琴也具有浓郁的风情色彩。在20 世纪初,扬琴艺术无论在乐器改革上还是创作、演奏、教学等方面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比如,严老烈创编的《旱天雷》等广东音乐;丝竹扬琴前辈任悔初创作的丝竹乐曲《三六》,以细腻、流畅、悠扬的技术而著称;丘鹤俦于20 世纪编著并出版了《弦歌必读》等书;由曲牌改编的《将军令》《闹台》成为广为流传的四川扬琴独奏曲;民间艺人在扬琴和东北民间音乐广泛结合的艺术实践中创立的东北扬琴,以吟揉颤等独特的技术著称,如《苏武牧羊》等。此外,在少数民族中,扬琴也具有独特的风采。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音乐打破了的地域、国家、民族的限制,拥有各自的特点、风格。扬琴既有世界性,同时保留着不同民族的特色。它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出现,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存在。细细品味,自有感动渗出,那些不分地域的优美的琴声,任你聆听,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