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现伟
(中共滨州市沾化区委党校,山东 滨州 256812)
1938 年瑞士记者瓦尔特·博斯哈德来到延安,他吃惊地写道:“我们越接近红色首都,越能看到大量年轻中国人的身影,个个背着简单的行李徒步走到这里,希望能加入梦寐以求的八路军。”他将其称为朝圣之路,将延安比作为麦加圣城。并谈到“这一代人被战火从学校里赶出来,背井离乡,期望在延安找到新的信仰归宿。”此刻的延安究竟有何“魔力”惊艳了外国人,也让无数海内外人士义无反顾地奔赴而来?
延安精神不是凭空而来的,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延安精神产生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是发现、总结、培育、倡导延安精神的第一人。1942 年12 月他在高干会上,作了题为《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提出:“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完全是布尔什维克的精神”,延安精神正是伴随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是延安精神产生的实践基础。在延安,我们党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时期,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更加成熟和发展起来,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延安精神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在延安时期进行新的转化,促成了延安精神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延安精神产生的主体条件。延安时期,我们党重视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投身革命实践,领袖率先垂范,这些都是延安精神形成的重要条件。
延安精神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1935 年10 月到1938 年9 月是其的孕育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党倡导抗大精神、白求恩精神以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任务。“抗大”的全称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这是我们在延安时期培养高级军政干部的最高军事学府,为抗日战争储备了大量的干部,也形成了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抗大精神。创办抗大,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表现。毛泽东同志多次到抗大讲话,他对外来知识青年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通过在抗大的学习,“把那些小资产阶级意识——感情冲动、粗暴浮躁,没有耐心等等,磨他个精光,把自己变成一把雪亮的利刃,去创新社会,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1]。白求恩同志是一位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中为抗日活动做了突出贡献,后因病逝世。1939 年12 月,毛泽东同志专门写了《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其中高度赞扬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9月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他特别强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个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这既指导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又对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对延安精神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
1938 年9月到1945 年6月是延安精神的形成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是大生产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1939 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我们遇到了严重的经济问题。于是,中共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大生产运动开展起来,期间形成了著名的“南泥湾精神”,这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增强党性,保持党的先进性,1941 年5 月到1945 年4 月我们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这也开创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形式,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同时形成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整风精神。
1945 年6 月到1948 年3 月是延安精神的成熟期,以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为主要标志。毛泽东同志在七大上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对延安精神的理论概括,标志着延安精神的成熟。随后,延安精神始终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新的丰富和发展。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延安时期13 年,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下,能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如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党的七大路线,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和平的新中国。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灵活的战略战术。有了这三样东西,我们便能最后战败敌人。[2]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也是共产党人安身立本的灵魂和核心所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30 多所干部院校,几乎都是白手起家,我们培养了一支能打仗、懂经济、善管理的干部队伍,对日后顺利地接管各大城市和建设新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也成功解决了培养和造就什么人,确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不动摇的关键问题。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思想路线来之不易,我们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水平不够高,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差点葬送了中国革命,但是要从根本上肃清教条主义毒害,使全党坚定地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并不容易。针对这样的情况,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同志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实事求是”这一正面要求。此外,还严厉揭露和批评了那种脱离中国实际和苏联迷信的教条主义者的错误态度,经过种种努力,终于在全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宣示“为无产阶级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延安时期,“为人民服务”,成为了一个高频词。1944 年9 月5 日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的队伍完全是为解放人民,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党的七大上,他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规定为党的根本宗旨和共产党人言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更加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特点。延安时期执政经验告诉我们,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胜利之本。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这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最初体现。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面抗战以来,日军不断加紧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实行“三光”政策,抗日民主根据地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加之1940年后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层层将陕甘宁边区层层围控,一粒粮,一尺布都不允许进入边区,我们进入了抗战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但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气馁,提出:要么饿死,要么解散、要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们的战士“背枪上战场,荷锄斗田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同志,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正是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才战胜了重重困难,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有效地保卫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不断开创革命事业的新局面。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高度概括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一)延安精神对新时代进行反腐倡廉具有指导意义
延安精神实际上是一种彻底的革命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精神优势。延安时代政府的官员当官不像官,他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延安时期的党员干部就做到了“真学习,真检讨,真端正”。各级都有学委会,每天学习不少于两小时,领导之间、党员之间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端正人生观。南洋华侨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后说:“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五十元者革职,五百元的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3]之所以“只见公仆不见官”,就在于在政治上我们是真正民主的,共产党人和领导干部是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毛泽东同志也谆谆告诫:没有纪律是不行的。党是靠纪律“吃饭”的。现在,我们进入了新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部分党员干部,开始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加之自由化思想的影响,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及奢靡之风等问题的出现,一些干部由人民的公仆蜕变成了人民的罪人,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等等。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漠了,民主精神和公仆精神丧失了。所以,对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延安精神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当前廉政建设有着直接的现实效应。
(二)延安精神为新时代弘扬和发展艰苦奋斗精神提供动力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延安时期,我们从自力更生、开荒生产到窑洞工厂、窑洞大学,勤俭办一切事业。领袖人物以身示范,毛泽东同志住的是普通窑洞,用的也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也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才让他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出路。在当时的自然条件和客观环境下,能不能坚持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实际上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生死存亡,更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命运和前途。实践告诉我们,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里,没有“捷径”可走。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对做好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时代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动力。
(三)延安精神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食粮
延安时期,无论条件如何艰苦,我们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从未动摇过。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决不抛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矢志为实现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好的最高理想而奋斗。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理想迷茫、信仰丢失、政治方向偏移所致。因此,新时代共产党人要坚定理想信念,仍然离不开延安精神的汩汩滋养。
延安精神在我党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鼓舞、鞭策、激励和引领着广大党员干部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崇高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走实事求是的群众路线、艰苦创业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新时代,我们更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让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光芒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