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小红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养老、助残、文化、教育、医疗、环保、食品安全等民生关注应该由谁来买单?政府,企业,还是社会组织?这些社会治理的重头戏真的就一揽子堆到了社区,成为无法打通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社会企业是否真的能够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推动“政府驱动”模式向“多元供给”的转换?
四川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黉门宜邻”)给出了答案,“社会企业+社区治理”不只是空谈!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微型单元,随着城市居住格局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进步,逐渐将提供居民服务的思路由“问题解决”转为“多元需求供给”。实践表明,由政府主导的传统治理形式面临着“服务盲区”“缺位”等问题。即使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努力补齐短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依然受制于自身的“造血能力”。
十九大明确提出,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已转为决定性作用。这意在激励企业要充分发掘市场需求,运用商业思维激活经济发展潜力。不仅是企业,社区治理同样需要利用市场的力量,化解治理难题,以不断优化的服务质量、多元化的服务类型、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满足居民的多元需求,实现“服务有温度,居民有感受”的治理效果,让居民幸福指数持续上升。
在洞察到当前城市社区发展中凸显出的居民需求供给不平衡的普遍问题之后,成都市武侯区黉门街社区书记申民辉结合自身多年的社区治理经验,准确地把握住市场在社区服务领域的巨大潜力,在成都市大力扶持社会企业的政策背景下,2018年1月,创造性地成立了第一家社区企业——黉门宜邻。创始人申民辉始终秉持着“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初心,不断探索社区服务的痛点和难点。对于一三九项工作以外的养老、托小、生活便利等难以回应的居民需求范畴,他认为这完全可以借鉴社会企业的模式予以化解。
不同于传统企业,黉门宜邻通过“居民当股东”的融资方式,聚合社区资源,通过公司的公益项目和社区居委会入股的收益渠道确保经费保障,让社区居民成为利益相关者,从而使整个社区成为命运共同体,充分响应“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目标。申民辉说道:“居民通过参股,保证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打破自身的被动状态,从被动接受服务的末端转变为参与服务的前端,这意味着居民既是服务获得者,又是服务的提供者参与者。”由此,黉门宜邻完美搭建了社区治理的“微循环”架构。
同时,黉门宜邻也与国营企业不同。它倡导“轻资产、轻资金、轻原则、轻结构”的企业理念,通过赋权和扁平化的管理方式使社区服务过程具备灵活性和弹性,从而实现避免管理结构僵化的目的。尽管如今在职人员仅6人,但是黉门宜邻在清晰的企业发展规划中已经逐渐建立了完善的商业模式,达到收支平衡。它正在以巨大的潜力反哺社区发 展。
区别于企业和社会组织,黉门宜邻认为,于社会组织而言,社会企业是公益组织的革新;于企业而言,它是深化社会责任,倡导企业向善发展的初心回归;对政府来说,它是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载体。因此,社会企业需要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宗旨,提出明确的商业模式,并将部分收益奉献于社会公益。黉门宜邻作为社区型企业,坚持以“宜居和美、邻里为善”为价值取向,提出“公益+社会化+长效化”的运营模式,有效整合社区的社会资本和自有资源,通过与川投集团、川大华西医院、红旗连锁等行业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社区需要解决的养老、托小、居家生活等公益性的需求项目纳入公司的服务项目,并确定了大健康养老服务、文创产业服务、智能零售服务等3条社区服务产业主线。
目前公司已经成功实施的项目有7个,分别是:成都乐邻康养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小柏家护、城市森林读吧、智能书屋、红旗新零售和奶奶厨房。公司运用商业逻辑,使得居民需求项目不断健全,服务质量不断跃升,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投资。当前已有28名社区居民入股,实收资本50余万元。至此,公司顺利通过项目落地、盘活现金流等形式,为商业模式的长效性发展奠定了基础。截至2019年底,黉门宜邻的反哺社区公益基金达到10万余元,通过开展扶贫济困、养老助残、关爱儿童等公益活动,服务人群达5000多人,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企业在社区大好的发展前景。
黉门宜邻的创立并非偶然,而是成都市由上至下各层级有效落实落地社会企业培育政策的必然成果。众所周知,在社会企业发展方面,成都市在全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在国家尚未就社会企业做出专门立法前,成都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于2018年市级层面出台《关于培育社会企业促进社区发展治理的意见》《关于改革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加快社会企业培育发展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明确提出社会企业助推社区发展的政策导向。
接着,成都市工商局也陆续出台《关于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培育社会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都市社会企业评审认定管理工作试行办法》《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征集观察社会企业的通知》等系列配套文件。各区进一步采取了有效的执行办法,例如武侯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仅施行了《社会企业扶持办法》,还通过建立社会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给予辖区内社会企业资金、税收、场地、人才各方面的支持,加快社区社会企业的孵化进程。
总之,成都市从市级层面到各部门再到各执行层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创新构建了社会企业评定认证、扶持发展、监督管理等完备的工作体系,是目前国内系统性政策制度创新的典范。成都市的实践促进了资源的聚合,吸引国内创新人士和资本的聚集;促进了社会企业研学体系的发展,推动各高校和专业组织对理论经纬的探究;提升了社会影响力。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创新城市正发挥着示范效应,引导更多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回归社会责任的初心,重整行业生态。
黉门宜邻— —作为一家社区社会企业,通过专项基金反哺社区,实现社区的自我“造血”,将“当前商业企业不愿做,社会组织不专业,政府提供服务不充分”的服务领域纳入自己的服务范畴,将“社会企业+社区”的治理模式运行到极致,并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实践。纵观黉门宜邻创设的全过程,值得借鉴的除了当地完备的社会企业扶持政策及配套措施,还有企业本身高度统合的社会目标稳健性机制。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第一,全域化搭建社会企业的政策体系。“十年磨一剑”,如果从立法角度来规范社会企业发展,需要耗费较多精力。切合实际的扶持路径应该从各层级出台持续性、系统性的培育政策角度出发,为当地社会企业“量身定做”适合其发展需要的必要支持。同时,我国社会企业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鲜有成熟的参考模式。国外先进经验启示我们,要利用立法、战略、财政、投资、税收、认证等政府治理工具,为社会企业营造更积极的发展氛围。
第二,尽快确立社会企业的业务主管部门。最早认证社会企业的中国慈展会,以及当前北京市、成都市等都具备评审社会企业的资质,社会企业的业务主管部门目前仍然空缺。为了使社会企业规范发展,很多专家在结合我国当前的治理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可行性的提议,例如将其置于现有某一部委下面,作为专门的司局,行使主管权力,或直接隶属于党政部门的社会企业委员会,为社会企业与多个部门之间创造互动机会。
第三,深掘社区市场化运行的潜力。黉门宜邻密切结合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通过激活市场逻辑,有效地回应民生关切。即使各社区基本情况皆有所异,但商业模式往往潜藏在复杂多样的治理问题之中。社会企业应该深掘社区潜力,致力于将“最后一公里”社会治理问题消解在社区单元,向着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高度统合、决策方式和社会目标高度统合、不同社会价值间相互统合的社区社会企业方向发 展。
(参考文献略)